【大人學】你的職場焦慮,來自於看不懂局

【大人學】你的職場焦慮,來自於看不懂局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懂局,了解團隊單位的遊戲規則。如果你看不懂,一味的埋首自己的任務,悶頭做自己覺得對的事,結果所有人都不配合,久而久之,職場新鮮人開始憤世嫉俗,心理扭曲,認為職場太黑暗。

文:姚詩豪

前陣子在中國上專案管理課,課後一位剛從學校畢業、頂多20出頭的小女生,一臉焦慮地來向我求助。

她雖然以專案管理開頭,其實卻是不折不扣的職涯困境:她在某個商會工作,我猜是類似產業工會的機構,因為剛成立,最重要的專案就是「召開社員大會」,必須招募超過數百位的會員。

她告訴我,她是整個商會裡唯一領薪水的正職員工。那其他人在做什麼呢?這個商會主要是由政府單位鼓勵民間企業組成,所以,主要關係人是政府官員及成立商會的大老闆們。大老闆們分別掛名商會的理事長、秘書長、執行秘書。最讓她痛苦焦慮的是,她積極地想要用課堂中的專案管理技巧,把這個專案做好,可是她只是一個行政人員,不僅需要很多資料,也需要很多的大老闆主管們來領導協作。

可是,每次請求協助時,大老闆們都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不動手也不給資源,甚至連資料也要不到。她沮喪地說:「老師,你的專案管理方法非常好,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大佬們的配合、資料和資源,只單憑我一個人,是沒辦法做完的。您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

我一聽心裡就有數了!雖然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我的內心話:「妳現在面臨的,不是專案管理的問題,而是一個組織的問題。如果你是真心想要做事,想學會專業技能,現在這個工作並不適合妳這樣的新鮮人。也就是說,我建議你應該離職換環境。」

那個女生眼睛瞪得老大,大概是心想:「老師怎麼會講出這麼直接的建議?」,

成立商會背後的局是什麼?

我繼續說:「我覺得這個商會為什麼會組成?為什麼這些在政府上班上得好好的官員,或者這些拚命賺錢的大老闆,會想要花時間、花精力,甚至花錢來組成這個商會?而且,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是正職員工?為什麼真正有權力的人只掛個牌卻不來上班呢?」

「老師,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對所處的環境欠缺了解,這正是很多年輕上班族的罩門(當然,年輕時的我也沒好到哪裡去)

多數員工總覺得,老闆交辦我們工作,使命必達、努力把它做好,這樣才是稱職。可是,我們很少去想,今天所在的這個組織,其整體結構是什麼?緣起為何?為何大家會來辦這個組織?這中間牽涉到很多不同人的動機,還有他們之間利益的交換,如果不能稍微理解的,就很容易陷入這位小女生的困境:想要努力,卻總是白費力氣。

我繼續分析給她聽:「你所在的商會,很顯然對政府單位有好處。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政府單位也有KPI,比方說促進「業界發展」或「振興市場」之類的。所以,公務人員就得做點事,商會就是其中一種具體的指標。如果這個政府官員在他的任內籌辦了商會,有人來參加,他就能和其他人交差:『你看,當初承諾的,我都做到了。』」

那麼,那些企業大老闆又為何加入呢?因為官員們無法獨立籌措商會(需要錢跟人手),肯定需要業界幫忙。你想想,某個大老闆的公司很賺錢,為什麼要花時間來投入這個商會。原因很簡單,大概有兩種。

第一,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不管在哪個國家,更別提在中國,今天要做生意,必須符合許多政府的法規及監管,或者申請許可跟認證,這些都有賴和公務員的協調,事情才會更加順利。所以,商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場域,能讓大老闆和政府官員有密切交流。簡單講,這樣的商會,就是不同角色之間的協作,也是建立人際關係和親密度的好方法。

除了成就人際關係,還能幫助政府官員完成KPI?這真是一件魚幫水、水幫魚的好事,大家都有好處。下一次,老闆們想快點通過某個規定,或想加速申請什麼許可,自然就會方便得多。

第二個是社會地位的建立。很多企業家大老闆他們白手起家,過去沒有社會地位,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錢、建立了公司,接下來就會想要「名」。如果能參與社會上有頭有臉者的聚會或派對,甚至在雜誌上被寫上「某某協會理事長」、「某某協會秘書長」,這樣的頭銜,跟他們做生意的頭銜截然不同,觸角更廣,他也可以因此出入更多場合。比如說政府辦的研討會、或者一些商界的聚會等等。自此之後,他就是XX協會的理事長,而不再只是「某個廠商的老闆」,其間差距是很大的。

基於以上這兩點,當政府想要辦商會時,大老闆們一定會傾力相助,這樣的商會只要註冊成立並辦了最基本的活動後,這些大老闆和官員心中的目標,已經完成80%。

至於這個商會之後想做大,想蓬勃,想拿下成千上萬人的會員,擁有龐大的影響力,固然也是好事。可是妳想想,當妳滿足了80%的目標後,其他小目標還會趕著完成嗎?自然也就慢慢來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商會成立後,只雇了一個人當正職的原因。

你的職涯問題為何?

「商會」聽起來是個穩定又光鮮亮麗的職場環境:周圍有赫赫有名的大老闆,單位的名稱也氣派。但實際上,其價值只有一個「閃亮的殼」。你只要維繫商會的基本運作和名聲,也就完成了大老闆和官員80%的需求。小女生手上的專案肯定無人重視。

可是,剛畢業的她自然是滿腔熱血,想要展現抱負,不免會面臨難堪的情境:這個專案不會對任何人有實質的好處,包括她自己。可是她卻以為,這是當下最重要的事,並當成是她進入這個公司後的最大目標,她要把他做得又快又好。她在沒有了解局的狀況下,變成最在意這個雞肋專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