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現在的他,照顧未來的你」 大廚棄高薪轉任失能照顧服務員

「幫助現在的他,照顧未來的你」 大廚棄高薪轉任失能照顧服務員
Photo Credit: 伊甸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新北區長何天元表示,「幫助現在的他,照顧未來的你」,盼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以及二度就業的男性可以投入照顧服務。

新聞摘要 / 董奕君

51歲的劉君翰原本是月入十餘萬元的熱炒店老闆兼大廚,3年前收起生意,改當伊甸基金會三峽服務中心的照顧服務員,從關懷弱勢和協助病患的工作中,同樣體會到服務社會的樂趣。

中時報導,「我了解他們說不出的痛!」劉君瀚說,收掉餐廳,專心照顧臥病在床的雙親,看到失能者需照顧、陪伴,卻礙於面子說不出口,容易因溝通不良產生齟齬。

聯合報導,劉君瀚說,工作內容除換尿布、幫忙洗澡,最重要的就是忍受服務對象的情緒發洩;服務對象因久病臥床,家人無法隨時在側,心中會產生不安全感,因此得把他們當成自己家人愛護,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才能了解與轉化他們的情緒。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我國長期照護需求推估及服務供給現況》報告顯示,台灣失智、失能人口,每5年以20%成長率快速攀升,推估115年將達90萬人,但國內完成照顧服務員培訓者約8萬人,卻僅1成實際投入照護工作,比例嚴重失衡。

自由報導,伊甸基金會新北區長何天元說,目前三峽服務中心服務超過600名失能個案,若每5位需配置1名照顧服務人員,需120位照顧服務員才夠,但目前三峽服務中心只有68人,其中較能擔負粗重體力的男性服務員只有8人,服務中心人力調度不易。

他也指出,從過去的服務經驗中也發現,有些男性雇主因自尊心、體型龐大,甚至為避免男女肢體接觸等,希望由男性服務員協助照顧工作,但男性照顧服務員數量卻僅占女性十分之一。

伊甸基金會新北區長何天元表示,「幫助現在的他,照顧未來的你」,盼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以及二度就業的男性可以投入照顧服務。

失能者數量攀升 照顧人力不足(中時)
大廚變身照顧服務員 辛苦也值得(中時)
廚師變照服員 把長輩當爸媽顧(聯合)
熱炒店大廚轉任照服員 助人為樂(自由)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伊甸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