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聖地」宜蘭2020立委選舉,藍綠都面臨分裂危機

「民主聖地」宜蘭2020立委選舉,藍綠都面臨分裂危機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藍綠各有推出呂國華與搶連任的陳歐珀,但國民黨面臨脫黨參選的黃定和與民眾黨越走越近,民進黨除了陳定南基金會的董事蔡慧玉多有動作,在「老面孔」中尋求中間選民以及所謂的「藍綠肚爛票」。

文:林享

綠營經歷了2018年地方大選在宜蘭的創傷後,面對即將到來的中央大選,目前看起來仍沒有明朗的布局。但在這樣的狀況下,藍營卻率先分裂。

首先,是宜蘭縣議員黃定和宣布脫離國民黨參選,黃定和為宜蘭市藍營重點人物,卻與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多次於宜蘭拜票掃街,合作之勢已然成形,但是否加入民眾黨黃定和卻一直未表態,並表現無黨無派的形象,但的確似乎沒有這樣的意思,可見黃定和未來仍有望披藍營戰袍繼續在宜蘭深耕。而藍營老將,宜蘭國民黨大老的前縣長呂國華,再披國民黨戰袍,雖乘著2018大勝的氣勢,卻在初選後,無法和黃定和整合成為憂患,而且人氣和媒體聲量皆不如黃定和,而且在初選過程中,呂國華的民調結果僅險勝1.117%。

當然回國藍營歸隊的狀況,以及韓國瑜未可知的後續結果,但對於呂國華來說,是否能在最後鞏固基本盤以及擴大泛藍選民的認同,就要看呂國華團隊後續的努力了。

綠營現任立委優勢卻有許多隱憂

藍營的分裂看似對於綠營有絕對的優勢,尤其宜蘭在過去一直都是綠大於藍的板塊情形。但是否真的對陳歐珀有優勢就有待觀察了,初選陳歐珀雖挾著現任以及全縣優勢通過,但卻造成了縣內新潮流以及部分基層綠營的不滿,因去年縣長綠營的分裂就開始,陳歐珀成說出「選縣長不選立委」的說法,卻在今年登記初選而食言。

雖說這樣反覆的說法在台灣政壇非常常見,但很難說地方基層綠營是否買單。

綠營此次的布局,派出了前縣長林聰賢擔任主任委員,似乎想讓外界看到宜蘭的派系整合團結的情況。不過看似團結的綠營,卻不斷傳出有地方大老有意派新人出戰陳歐珀,可見綠營內部暗潮洶湧。而近來這個人曝光,似乎是陳定南教育基金會董事蔡惠玉,而前陣子更有宜蘭民眾接獲民調電話更加驗證,可能成為陳歐珀強近的對手,而前幾日更有《自由時報》報導指出,蔡慧玉表態有在考慮。雖然時間有點晚了,剩下七十多天,但很難說是否對陳歐珀造成影響。而綠營的分裂,也將一觸即發。

賴清德訪宜蘭陳定南園區 張昭義陪同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小黨是否參選成未知變數

從年初開始,時代力量就從中央到地方不斷表態,不會缺席宜蘭2020大選,雖說去年的選戰並未有結果,但透過從2015年林正芳首次參選開始,宜蘭就不斷有時代力量在基層擾動,2016年的政黨票也有不錯的表現,從去年的選票結構來觀察,2016年時代力量有望在宜蘭拓展更大板塊,尤其宜蘭長期的藍綠傳統政治板塊,因一直以來都是熟悉的「老面孔」而無法得到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因此,新人的出線,將有機會極大化中間選民以及所謂的「藍綠肚爛票」。

時代力量向來被視為「泛綠政黨」,對陳歐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同樣的,黃定和的因為和台民黨的合作是否會影響時代力量的支持度,這就有待數據證實了,可以想像的是,蔡惠玉的參選是否會與時代力量合作成為關鍵,如果有機會合作,蔡惠玉將有可能吸收到更多不同族群的選票,至於是否合作就看未來的發展了。

這次的宜蘭選情從年初初選開始就有許多的未知數,過去宜蘭對於政治的參與熱烈度相對高於其他縣市,但從去年2018年縣長選舉開始,宜蘭對於政治的參與冷清了許多,更在許多所謂的第三勢力參選失利後沉寂,可見宜蘭人對於政治的失望與無奈,導致於不願意參與。尤其至目前為止,三位明確表態的參選人,都已經是宜蘭「看到膩」的老男人,如果有全新素人擁有足夠的爆發力,很難說宜蘭的選情會有不一樣的發展。

素來有民主聖地美名的宜蘭,下一步將會面臨怎麼樣的發展,值得大家繼續觀望。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