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打造台灣人的「迪士尼」,魏德聖「豐盛之城」BOT啟動、2025完工

在台南打造台灣人的「迪士尼」,魏德聖「豐盛之城」BOT啟動、2025完工
Photo Credit: 台南市政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魏德聖當年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的電影場景,都吸引不少人氣與觀光收益,這次斥資135億元在台南打造主題樂園,未來成績備受外界期待。

台灣導演魏德聖籌備多年、備受矚目的影城樂園計畫,終於在今(1)日正式底定,魏德聖與台南市長黃偉哲簽約,將與台南市政府合作重現400年前的台江內海樣貌,斥資135億在台南打造「豐盛之城」歷史文化園區,預計2025年完成,場景將永遠保留。

導演魏德聖新片《台灣三部曲》正在籌備中,為了在片中重現400年前荷蘭人初到台灣的景象,劇組將在台南烏樹林糖廠北邊118公頃土地上,挖出一片「台江內海」,搭建永久性場景,並保留轉型為「豐盛之城」歷史文化園區,預計2025年完工。

「台灣三部曲歷史文化園區」於去(2018)年6月獲行政院正式核定為國家重大文化建設計畫,今日正式與台南市政府簽署園區BOT案合約。魏德聖致詞時表達團隊開啟這項計畫的初衷:「我們在這片土地出生、長大、死亡、埋葬,用一百多公頃的土地來紀念臺灣這位大地之母,一點都不浪費。」團隊希望建造一座讓臺灣可以被國際認識、被後代永遠紀念的園區。

「豐盛之城」BOT案為50年,可續約20年,總預算135億,採取分階段籌資,現階段至2020年底的籌資目標為20億,將在2021年開始動土,並鎖定荷蘭人來台400周年的隔年2025年暑假開園。魏德聖在11月1日與台南市政府公開簽約,並正式對外募資,並進行環評、水保以及土地變更等程序。

上百億的壓力往自己身上掛

《自由時報》報導,魏德聖表示,這幾週壓力真的非常大,「很緊張、很猶豫。因為我知道今天這個約一簽下去,就是把上百億的壓力往自己身上掛上了。」不過他也表示,「2024年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急迫的年份,正好是台灣400年整,是西拉雅族、明朝漢人、以及荷蘭人在這邊匯聚的時間點,這是我們生命源頭的那個年份,特別覺得那個時間點應該被紀念下來」。

《ETtoday》報導,魏德聖透露,在寫完《賽德克巴萊》劇本的最後一天,突然內心想著:「我的歷史呢?」因此開始構思《台灣三部曲》,分別是首部曲《火焚之軀》(講述西拉雅獵鹿勇士沙喃)、二部曲《鯨骨之海》(講述漢人海盜郭懷一)、三部曲《應許之地》(講述荷蘭傳教士楊恩)。三部曲皆以荷蘭侵台開場、鄭成功攻台收尾,用3種不同的觀點說故事,還有延伸動畫片《達娜米》、紀錄片《尋找福爾摩莎》。

依照《台灣三部曲》主要場景規畫的「豐盛之城」,將以台灣400年前為時空背景,打造1片海洋、2座城堡、3種文化、4個主題村,以1比1的規模,重建台江內海、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大灣市鎮以及赤崁漢人聚落、海盜村以及西拉雅部落

魏德聖說明豐盛之城歷史文化園區計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不讓台灣電影場景只有7天壽命

為何重金也在所不惜,就是要打造17世紀的台南景色?魏德聖表示,他「想要讓全台灣的人看看,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它剛出生的樣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魏德聖日前受訪時表示,拍完《賽德克巴萊》之後,覺得台灣電影產業像是「毛毛蟲」,花了很多時間孵化成為蝴蝶,卻只有短短7天的綻放時間,他不希望變成這樣,而是把夢的餅做大,讓電影拍完可以有東西留下來,還有可以長久放映的地方,也希望因為這3部電影,帶動台灣社會對於藝術、文化的重視,未來包括外國人,都一定要來這裡「感覺一下,什麼是台灣的開始」。

《遠見雜誌》報導,魏德聖當年的《海角七號》,讓「阿嘉的家」遊客紀錄最高一個月達到52萬人次、恆春的產值一年達到40億元,當時還有各種電影套裝行程;而《賽德克巴萊》的霧社街,當年在拆除之前開放了半年,就吸引了38萬人次,光門票收入就高達7500萬元──因此「豐盛之城」的效益,勢必能有非常可觀的成績。

魏德聖認為,在整個亞洲,光迪士尼樂園就遍佈於東京、香港、上海,環球影城也在大阪、新加坡有據點,這密度讓台灣已經「不需要再有相同的遊樂園」。他期盼未來「豐盛之城」完工後,能「不要摩天輪、不要雲霄飛車,我想用更有文化的東西創造歷史,台灣要的不是迪士尼樂園,而是最能代表這塊土地的回憶。」

▶ 豐盛之城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