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地方》:阿拉巴馬的傳統——種族隔離姐妹會

《深南地方》:阿拉巴馬的傳統——種族隔離姐妹會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有兩位黑人女生成功通過白人姐妹會的第一關,最後她們還是遭到淘汰。這次則引發一片譁然。受到包括多名姐妹會成員在內的憤怒學生施壓,校長找來董事會與姐妹會的顧問,召開緊急閉門會議。隔天發表聲明,指出「我們這些希臘文社團的體系仍然是種族隔離的」,並懇求各方的包容。

一名旅人可以隨即融入美國南方生活的節奏中,
因為這裡有股簡單將人包覆起來的歡迎力量,堪比魔咒。」 ──保羅・索魯

以「洋基」身分,保羅・索魯驅車駛入美國南方的深處。
這裡有時看似寬慰,有時又狂熱決絕,變動的模樣攫取了旅人的心眼

籠罩在深南地方的是幾百年來,蓄奴、莊園、南北戰爭、種族隔離、3K黨、民權法案、槍枝管制等歷史。每一件事,都在南方人心中留下了烙印,而傷痛也從未弭平。得以維護他們尊嚴的是過往的榮耀,不管是生氣蓬勃的棉花交易、忙碌社交的莊園顯貴、井然有序的種族政策,深南地方的人們,以一種「守舊」的姿態,對抗外界對他們的不公。

因此,南方仍舊破敗荒蕪,連保羅・索魯都深感驚訝。工業生產幾乎都從這裡離開了。公路的截彎取直、大型超市的進駐,更完全滅絕了城鎮的生計。僅存的公路旅館、雜貨店、加油站,如今大多是印度移民的身影。這裡簡直就像亞非的開發中國家:資源匱乏的學校、不適合人居的公宅、仰賴政府支持的社造組織。若不是四通八達、維護良好的公路系統,你將不敢相信自己身在美國。

透過保羅・索魯橫跨四季的公路之旅,我們將看到這片背負歷史的大地,如何在不斷變動的當代社會中,戮力維護著自尊與生命,相信著,未來將站在他們這兒。

深南地方
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