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讓台灣人理解香港2019年區選為何重要

一篇文讓台灣人理解香港2019年區選為何重要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半年來在街頭一次次衝撞、在和平示威中一次次呼喊的民意,將在11月24日受到檢視。

今年7月21日震驚全港的「元朗襲擊」發生後,元朗區議會的民主派議員提出動議,要求就元朗7.21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與記者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成立檢討小組等,動議遭到大比數反對票否決,反對票來自建制派以及親北京親建制的當地鄉事派議員。

區選為何重要?

由於香港的最高行政長官不是全民直選。能夠一人一票體現民意的地方選舉,就被視為政府施政滿意度的風向球之一。

2013年發起佔領中環——進而演變成雨傘運動——的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次區選的意義在於,選民藉此清楚表達反對政府的立場,並且透過選舉結果,對國際社會起到類近「公投」的宣示作用。

除了宣示作用外,因著香港選舉制度,區議員在立法會和特首選舉皆能發揮作用,這也是讓區選不容小覷的原因。

香港最高民意機關立法會一共有70個席次,35席由選區民眾一人一票選出,35席從職業團體(例如農漁界、旅遊界、醫學界)組成的29個「功能界別」中選舉產生。選民在投立法會議員時,會拿到兩張選票,一張是地區直選選票,一張是根據自己所屬功能界別的選票。

區議員議員和兩個功能界別有關,「區議會(第一)」界別有1個議席,由區議員互選產生,「區議會(第二)」又稱為「超級區議會」,有5個議席,區議員間互相提名,由不屬於其他職業功能界別的市民選出。所以區議員在立法會中能有6席。民主派要取得至少三分之一的議席(24席)才能對重大議案有否決權,形成足以抗衡建制派的實際能力。以目前立法會議席分布,建制陣營超過40席,民主陣營力圖守住重大議案否決權的席次數量。

區議員也事關特首選舉。香港特首是由1200名各界代表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這1200名選委由「四大界別」組成,根據制度,有123名選委是從區議員中產生,佔選委的10.25%。回顧上屆特首選舉,當選的林鄭月娥得到777票,聲勢第二高的曾俊華得票365,退休法官胡國興得到21票。一百多票的影響力不能小看。

AP_17085318969959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區議會選舉對立法會選舉以及特首小圈子選舉有舉足影響。

山雨欲來的區選

「選戰白熱化」在每次選舉中皆會發生,但這次區選的衝突來得更早,而且更加激烈。從九月以來陸續有建制派和民主派的候選人受到攻擊,競選辦公室遭到破壞。

擬爭取連任的元朗區民主派議員鄺俊宇遭人打傷;以反送中「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作為選舉口號的沙田區候選人岑子杰,當街被鐵槌襲擊,被打得滿身是血;25歲首度參選、被視為民主派的梁凱晴,在選區發傳單時遭路人投擲硬物傷及後腦;支持警方執法,被質疑和7.21元朗襲擊施暴的白衣人有關係的何君堯,在街上宣傳時被人持刀刺傷,多名建制派議員召開記者會譴責暴力。

鄺俊宇遇襲:

香港社運領袖、「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報名參選香港島南區區議員,選舉主任認為,黃之鋒和香港眾志的「民主自決」政見含有「港獨」成分,即使黃之鋒表明「不支持港獨為自決選項」,選舉主任仍認為黃之鋒的說法「非真心」,不符合候選人需擁護《基本法》的要求,裁定黃之鋒的提名無效。黃之鋒因而成為2019年區選唯一一位因政治立場未能成為候選人的擬參選者。

能抱多大改變期望?

在選民人數創新高、「沒有白區」參政氣氛熱烈的情況下,百萬人的街頭力量是否真能改變香港政局,還有待觀察。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日前接受《明報》採訪時表示,民眾對民主派選情太過樂觀。目前政治情勢讓民主派候選人認為是個好時機,有些人因此互不相讓,不想放棄這次政治氣氛下可能帶來的加分作用,太多人同區參選分散票源的情況下,原本有機會當選的選區可能失利。

不同於「相對團結」的建制派,民主派彼此協調或甚至商討如何配票的能力相形之下弱得多。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我們民主派不像中聯辦般,有一個居中協調的中央組織。在個別選區,大家因為各自考量各不相讓,卻是無奈,但也是民主選舉會出現的正常現象。」

這次區選,不只民主派、年輕人之間積極動員,一向在地方有綿密人際網絡的建制派也持續發揮影響力。對比2015年區選,2019年區選選民人數比例增幅第二高的族群是26-30歲的青年,增幅1.25%,但增幅最多的是66到70歲的中老年族群,佔1.39%。面對長期深耕地區的建制派,沒有錢也沒有權,第一次參選沒有多少街坊認識的網民素人,要如何一邊扛著「反送中」政治訴求大旗,一邊推出政見讓地方居民有感,進而投下一票,仍是一大挑戰。半年來在街頭一次次衝撞、在和平示威中一次次呼喊的民意,將在11月24日受到檢視。

(鄺俊宇同區另一候選人為譚煒霖;岑子杰同區另一候選人為黃宇翰;梁凱晴同區另一候選人為徐海山;何君堯同區另一候選人為盧俊宇及蔣靖雯。)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Kayue


“2019香港區議會選舉”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