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年菜影片,看完你還有藉口不回家過年嗎?(最後有洋蔥)

2分鐘年菜影片,看完你還有藉口不回家過年嗎?(最後有洋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Eric Wong

春節,對於世界各地的華人而言,是一個特別具有意義的節慶,也是家人團圓的重要時光,尤其對長輩而言,一年最盼望春節全家團圓,小輩則期盼領春節紅包,視為增加零用錢的好時機。

2015春節將近,你計劃回家吃個年夜飯了嗎?馬來西亞余仁生(Eu Yan Sang)通過兩分鐘影片,要告訴你春節喜慶時分,熟悉的方言、色香味俱全的年菜及出現家中的我們是不可或缺的。

大馬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溯回唐宋時期的文化與商業交流。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多次停留在馬六甲,許多漢人便就此常居與馬來文化融合,並衍生出新的族群——峇峇娘惹。直到二次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北京條約》,外國商人遂能招募中國人出海工作,因此便有許多華工隨殖民者移居大馬,形成現今的大馬華人。

大馬華人雖遠離了中國本土,但通過教育的傳承,大馬華人文化與中華文化並無差異,此外更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且更加重視,畢竟這是維持大馬華人團結的支柱之一。

每逢春節,整個家族在除夕夜一定會回阿公阿嬤的家,吃個年夜飯,準備倒數活動。年初一、年初二,作為晚輩的定來回父母的老家,並四處拜年,討個吉利紅包,一般來說,已婚的則不收紅包。

你知道如何用大馬華人,是如何用家鄉話來介紹春節吃到的年菜嗎?每個地區人們所吃的年菜又是什麼呢?

東南亞華人大部分來自中國南部沿海鄉鎮,因此馬來西亞華人圈中流通的方言主要以閩、粵、客為主,主要籍貫有福建人(佔馬來西亞華人最多比例)、客家人、廣府人、潮州人、福州人、海南人、廣西人。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02538

在馬來西亞,客家人多居住在東馬沙巴州,過年最喜歡吃豬腳醋,放老薑、辣椒乾、醋、水來燜煮。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11263

潮州人以東馬的美里居多,過年必吃潮州蒸魚,且一定要放紅番茄與鹹菜。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22888

廣府人則聚集大馬中部,過年必少不了炸蝦,還一定要炸得香脆,而粵語也是大馬唯一與普通話抗衡的方言,新一代年輕人亦逐漸向港式粵語靠攏。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32773

廣西人聚集地則是在彭亨州的關丹,過年一定要煮味念雞,味念醬含有芫茜(香菜)、蔥和薑。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42342

福建人多集中馬國北部、南部以及中部的巴生地區,過年愛吃炒白粿,又必放黑醬油來調味。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56461

海南人則在瓜拉登嘉樓居多,新年一定要吃雜菜,做法是將黃芽白(大白菜)、木耳、紅蘿蔔和冬粉一起煮。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63726

福州人主要集中在東馬的詩巫和西馬的實兆遠,年節傳統是煮酸辣魚鰾湯,而魚鰾湯一定要夠酸夠辣。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77504

鏡頭最後,各種美味年菜佳餚擺上餐桌後,唯獨缺少的,就是家人的陪伴。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084728

儘管年菜再怎麼好吃,少了家人的團聚必定乏味許多。也許,長輩們過年不一定要有年菜,全家團聚才是不可或缺。長大離家出去打拼的我們,是否會憶起小時候,那每逢春節,在擠滿人的廚房裡,婆婆、媽媽、阿姨、姑姑聚集一堂,絡繹不絕的炒菜聲、談話聲,熱鬧氛圍絕不輸客廳的溫馨記憶?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100166

影片最後,鏡頭延伸至房屋外,只見牆壁上寫著「開心老人院」及車門上的「歡樂孤兒院」,許多感觸瞬間湧上心頭。少了家人陪伴的老人們、失去父母的小孩們,只有在春節時分,才能透過家鄉的方言與年菜,使平日孤單的他們度過幸福洋溢的時光。

回頭想想自己在家的父母長輩,也許你有工作太忙、私人問題、怕麻煩等等藉口而沒有回家過節,但面對父母長輩,應是沒有任何藉口來阻止你回家過春節不是嗎。

試問,你今年還有藉口不回家過春節嗎?

2015公益广告: 别让年菜和方言,遗失在时空里.mp4_000147052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