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記星洲受難記」,看新加坡網民如何從同情黃絲到支持藍絲

從「華記星洲受難記」,看新加坡網民如何從同情黃絲到支持藍絲
Photo Credit:Alex Yeung channel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新加坡人一開始是同情香港反送中運動抗爭者的立場的,然而隨著六月後的暴力升級,許多新加坡網民開始轉而批評香港人為暴徒。

11月20日,以鷹派言論著稱的華記茶餐廳負責人、香港人楊官華在離開新加坡前,於樟宜機場的星燿樟宜商場,錄製了一段長6分鐘的短片。前半段是以英語讚揚新加坡警察部隊在調查之後讓他重獲自由。從這段身陷囹圄的經歷,他看到了人性的「善」——那群在新加坡幫華記的人,與「惡」——很清楚看到落井下石人們的真面目。華記也不忘以「half past six」(當地俚語,意思為不標準)的英語來說這段話:

「新加坡是一個非常文明,治安法治非常好的國家。多謝新加坡。其實感激的説話是講不完,各位幫過我的朋友,我會記在心中!感激感謝感動。」

接著,楊官華在短片餘下的時間用了廣東話講述,除了重複影片前半段的談話外,還呼籲支持者星期日在香港區議會選舉,出來投給提倡非暴力的建制派候選人,以入主區議會。這位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輿論領袖)還不忘點名香港的黃絲帶,説支持者不能再讓「暴徒(手足)」傷害香港,不能再被包括民主派在内的反對黨政棍欺騙。香港已經遍體鱗傷,不能(再)承受這麽多的傷害。

楊官華與入籍新加坡的前港人陳文平,於10月11日在後者位於新加坡濱海灣商業中心内的日式居酒屋舉行的「於居住在新加坡的華人朋友表達下意見,對於目前香港的暴動事件看法」聚會後,被新加坡警方要求協助調查。警方是以兩人沒有申請准證舉行公衆集會為由,抵觸了《公共秩序法令》而調查了41天,最終楊官華被當局限制不能入境新加坡。而提供「聚會」場地的陳文平,也以被警告做爲結束。華記拿回了護照之後,馬上搭飛機回香港,陳文平的動向則是未知數。

這段爲期41天的「華記星洲受難記」到此結束。

楊官華來新加坡「與朋友聚會」,然後深陷觸法疑雲,這是新加坡人在香港爆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起的社會運動和暴動以來,第一次感受到香江的黃絲帶(簡稱黃絲)和藍絲帶(簡稱藍絲)兩大派系的鬥爭,竟然會從虛擬世界與香港,蔓延至新加坡社會。而楊官華的這趟獅城之旅,是否會為給飽受抨擊的黃絲--手足(勇武派)聯盟,在新加坡民間網絡言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呢?

要瞭解新加坡人對香港的認知以及民意,首先要知道獅城人對自身社會的看法。

根據美國籍印度裔社會學家與城市民族誌學家蘇蒂爾(Sudhir Venkatesh),為新加坡獨立傳媒米媒體Rice Media撰寫的評論《比較新加坡和香港之必要?》(Is There Even A Point To Comparing Singapore to Hong Kong?),他是這麽寫新加坡人和香港人,如何面對自己政府的心態:

「香港人每日都得保持警覺,警惕地觀察特區政府有沒有做出任何霸道或腐敗的行徑。新加坡人則低著頭過生活,累積對任何社會議題的焦慮,然後在每幾年大選來臨前,在心底為各個政黨打分。到了下屆選舉到來的時候,部分富有、學歷高的獅城人,以驚人的冷漠態度來表達,他們對於公民社會和民主議題的看法。」

最重要的一點,新加坡人是對暴力行爲是厭惡的。

雖然,新加坡有過抗爭的民運歷史。香港手足在這一場學生運動的所作所爲,除了向警察抛擲汽油彈和射弓箭之外,新加坡的學生們也曾經有著,與香港手足相同的行為。然後,自最後第二場暴動於1969年結束之後,政府花了44年的努力改善民生,獅城人有了不要暴力,只要麵包的思維。當300名移民工人在2013年12月8日,爲了一場致命的交通意外,而引發了騷亂,那令新加坡人驚嚇的程度是可想而知。

SINGAPORE - LITTLE INDIA - RIOT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2013年12月8日新加坡小印度騷亂發生後,在現場戒備的鎮暴警察。

新加坡人的民意

這就是爲什麽香港人在6月9日之前,由「和理非」主導的運動,在新加坡網絡輿論空間是得到支持的。當時獅城人是秉持著這樣的概念:儘管你們香港人有分歧,需要尋求中立的空間與人來進行對話,不能以暴力去解決問題。

從那一天起到寫這一篇文章的11月22日,港人那一份追求公義的訴求,被手足們的破壞社會行爲給掩蓋過去。舉凡有香港示威的新聞,無論由英語或華語新聞社交媒體發佈的,是用真名或沒用真名註冊的新加坡網友,連同網絡大軍,一起譴責手足。更有一些人在英文新聞媒體的留言處,發表了令運動支持者心寒的留言:

「支持坦克開進香港。」

「支持駐港解放軍進香城維持治安。」

米媒體(Rice Media)委托了一間私人民意咨詢公司Millieu Insight,針對新加坡人對於香港示威議題的看法,於10月16日發表了文章《新加坡人是如何看香港?一起去看數字吧》(What Do Singaporeans Really Think Of Hong Kong? Let’s Look At The Numbers)。這項針對1055名新加坡居民和永久居民所進行的普查當中,在對於誰最該為香港示威局勢升級負責任的問題中,只有4%的受訪者認爲是香港警察,21%認爲是香港政府,認爲手足的有24%。

然而,隨著本月發生在香港的兩間大學的兩場清場行動中,由於有手足向表達親中的人士淋油點火,以及大肆地破壞大學校園和公共設施,由此新加坡網民對支持手足的民意會再度出現下滑的情況 。

這箇中緣由,或許與受民意調查者的閱讀習慣看出。上述的民調也指出,有99%的知道或者閲讀過任何有關香港的新聞與議題,但其中36%的受訪者對香港議題持著沒有意見,13%受訪者認爲他們對同樣的議題沒有充分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