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車不分戲裡戲外:五位愛重機成癡的好萊塢巨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些明星的愛車事蹟傳遍大街小巷,以下就來看有哪些好萊塢巨星是愛車成癡的吧。
在好萊塢電影中不乏出現機車奔馳在路上的場面,電影中出現的機車追逐場景更是常常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許多明星在電影裡騎著機車的帥氣模樣也都變成了他們的經典畫面。一些明星的愛車事蹟更是傳遍大街小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五位好萊塢巨星們是如何愛車成癡的吧!
Ryan Reynolds 萊恩雷諾《死侍》
「I love the fact that when you’re on a motorcycle, riding a motorcycle is the only thing you’re doing.」這句話意指熱中於一件事,就是在當你騎車時,認真騎是唯一你能做的事情。
萊恩雷諾曾表示,在繁忙的演藝工作及家庭生活中,常常得在忙其中一件事的同時,還需兼顧其他事。但如果是在騎車,雙手只能抓緊握把,腦內的思考迴路都是跟著引擎的節奏運作著。
當你對於一項東西夠熱愛,你會希望有那麼一樣世界上獨一無二專屬於你,在摩托車的世界也是如此,若能有一台獨家訂製車款該有多美好。

Tom Cruise 湯姆克魯斯《不可能的任務》
1986年出演《捍衛戰士》一片,扮演F-14戰鬥機駕駛員的湯姆克魯斯,一舉成為全美家喻戶曉的青少年偶像,其中最讓機車迷津津樂道的一幕,便是阿湯哥騎乘著KAWASAKI GPZ900R奔馳在機場跑道上的畫面。

多年來阿湯哥的機車狂熱魂屢屢出現在各個影視作品中,奔馳在戲中的車款在電影殺青後更常納為阿湯哥車庫內收藏品,其中《不可能的任務》系列出現的TRIUMPH Bonneville Scrambler是為電影特別打造,最後在拍賣會上被阿湯哥以29,295美元買下。

Tom Hardy 湯姆哈迪《猛毒》

從《瘋狂麥斯:憤怒道》裡,Tom Hardy騎乘大幅改裝的YAMAHA YZF-R1於沙漠中奔馳,到被外星生命體寄生的《猛毒》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特技動作的DUCATI Scrambler 1100,都可以看到Tom Hardy與機車的交集不止於工作上。

來自英國的品牌MUTT,過去專注HARLEY-DAVIDSON等復古車改裝,長年經營的風格都是傳統英國Scrambler,目前聚焦於小排氣量車款,從125c.c.至250c.c.不等,其最特別的是量產車卻有著如同手工打造般的風格,而Tom Hardy本身就擁有MUTT Blackest Sabbath 125。
除此之外,Tom Hardy也收藏了英國車廠TRIUMPH車款,其中包括Street Scrambler、ThruxtonR等車,可見這位英國硬漢對於復古車款有多麼的沒抵抗力!

Brad Pitt 布萊德彼特《史密斯任務》
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男星之一Brad Pitt收藏了為數眾多且稀有的車輛,包括DUCATI 696、S4R等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DUCATI車款莫過於DUCATI Desmosedici RR,Desmosedici RR是Desmosedici MotoGP工廠賽車的限量生產道路合法版本,隨後僅限量製造1,500台,而Brad Pitt就是其中的買主之一。

Keanu Charles Reeves 基努李維《捍衛任務》
「When I don’t ride a motorcycle, I go through withdrawal. It’s not good for my health.」意指當我不騎機車,整個心情就會很鬱悶,這對我的健康很不好。如此形容之下可知,基努李維對於機車有多麼的痴狂。
每個熱愛摩托車的騎士們都會有一輛啟蒙性的機車,當然基努李維也不例外。他的第一輛是KAWASAKI 600 Enduro,當時是在德國慕尼黑片場有位年輕的女子,總是騎著KAWASAKI 600 Enduro,某天基努李維便讓女子教他怎麼騎車,一切的開端就從這開始。
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到「那你現在還保留著這台車嗎?」他回答道:「很遺憾的,某次借給朋友後,停在他家的屋子前就被偷走了。」隨後基努李維回到洛杉磯,便購入了人生的第二台屬於自己的車1973 COMMANDO 850 MK2A NORTON。從小到大基努李維都特別的喜歡NORTON的設計,如上翹排氣管、英製雙缸、Featherbed frame等細節。

延伸閱讀
本文經Moto7專業機車資訊網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