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斜槓生活:用小商號和音樂節,串起富里的生活新想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帶著熱情返鄉常常要「從零開始」,蹲點一段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因此,過去在都市累積的經驗或學習專業,自然地成為富里返鄉青年在地方生存的重要武器。
近年,青年返鄉和地方創生形成一波熱潮,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打拼,原因不盡相同,然而,懷抱熱血踏上回家之路不足以成事,真正能留下來的人才是關鍵。回家面對的是一場扎扎實實的生存戰,畢竟,剝去理想的外衣,滿腔的熱血很難填飽肚子。
在鄉下,能選擇的職業有限,有些人回家繼承家業,有些人務農,也有少數嘗試在家鄉發展新事業,從事創新與再造,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台灣東部,類似的青年返鄉和移居故事從未間斷。
如何讓更多人根留家鄉?或許對於返鄉青年而言,找到自己的舞台,在家鄉成就夢想,實踐在地美好生活的想像才是關鍵。究竟要如何做到呢?花蓮富里,一個別具風情的里山聚落,故事正悄悄上演。
有工作才有生活,有生活才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吸引更多人留下
斜槓思維,返鄉青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態度
在花蓮富里,幾乎每位返鄉青年都身兼多職,身懷不同絕技。「在鄉下不像都市一樣可以專業分工,沒有人力,什麼東西都要自己來,什麼都要學,久而久之,就什麼都會了。」富里有機米品牌「天賜糧源」的創辦人鐘雨恩說道。
除了負責「天賜糧源」品牌的推廣外,鐘雨恩同時也是富糧稻米運銷合作社的理事主席以及富里音樂節的總召,是村里的斜槓青年代表。一轉眼,回到家鄉近9年,鍾雨恩從組織對土地有相同理念的農友開始,慢慢將觸角往外延伸,開始號召富里其他青年做不一樣的事。綠禾體驗農家的金佩茹、磚窯居的徐尉傑、邊界花東民宿及鳳成商號的陳律遠、陳宣帆兄弟,一個拉一個,慢慢組成「富里983」的核心團隊,共同籌劃穀稻秋聲——富里山谷草地音樂節。
「富里983」每位核心團隊成員也都不只有一個職業和身份。像是鳳成商號的經營者陳律遠,白天是種植稻米的農夫,在田間走跳,晚上則回到自己經營的空間「鳳成商號」,擔任咖啡師。這個空間也反映了陳律遠的多元身份和興趣,不僅是在地農產品展售中心,也是咖啡廳兼鎮上的藝文活動中心。
「為什麼鄉下不能有文青咖啡廳?如果沒有,那就自己創造一個吧!在鄉下生活,不一定就得犧牲生活品質。」對家鄉美好生活的想像,讓陳律遠藉由所學及創意,打造出自己喜歡的空間。而這個空間不僅乘載了他的生活理想,也乘載了富里返鄉青年之間的情誼。「富里晚上沒有什麼娛樂,我希望能打造一個舒適的空間,讓返鄉青年晚上也能有地方可以好好放鬆交流。」陳律遠笑著說。

而身為三寶媽的富里媳婦金佩茹,原本是個連大灶都沒見過的台北囝仔,在唸研究所時,因緣際會來到羅山做田野調查,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就這樣移居落腳富里。現在的她,不僅可以熟練的用大灶生火煮菜,也順利接手婆家的泥火山豆腐體驗事業。「不會就努力學,沒有學不會的事。」在和夥伴籌辦音樂節的過程,金佩茹白天接待泥火山豆腐農事體驗的客人,晚上回家也不得閒,小孩入睡後,就開始「富里983」社群小編的工作。「由於懷孕的緣故,沒辦法跟其他人到處跑,只好在電腦前幫忙寫文案。原本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後來就當作寫日記一樣,嘗試紀錄富里發生的大小事,沒想到越寫越有成就感。」

不論是從離家到返鄉,從異鄉到落地移居,對於富里的關懷和熱愛,讓這群青年秉持「斜槓思維」和「不會就努力學」的學習精神,不停的實驗、學習和成長。
都市累積的經驗和本事,成為返鄉生存戰致勝的武器
一開始帶著熱情返鄉,常常要「從零開始」,蹲點一段時間,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因此,過去在都市累積的經驗或學習專業,自然地成為富里返鄉青年在地方生存的重要武器。
國立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徐尉傑,不同於班上多數同學投入科技業,畢業後毅然決定返鄉,協助父母打理磚窯居民宿。化學專業背景的他,將所學知識應用結合當地生態,開發新商品,利用園區種植的香草植物,萃取精油,製作米糠皂等商品,設計DIY體驗,為民宿引進多元經營方式。
而熱愛咖啡的陳律遠,曾於台中學習手沖咖啡,回到家鄉後,將咖啡食味精神帶入米食推廣,從稻米品種、脫穀到烹煮,嘗試各種煮飯器具和方式,致力研究如何煮出最好吃的米飯,讓自家栽植的米能呈現百分百的風味。

想在家鄉站穩腳步,在都市生存的本事不可或缺。過去在城市累積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富里返鄉青年發展新事業重要的養分,跨域串連,將逐漸凋零的傳統產業注入新思維,展現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串連資源,「打群架」思維取代「單打獨鬥」
一場音樂節的舉辦,讓點頭打招呼的鄰居,成為並肩打拼的創業夥伴
每年金黃稻穗收成時,是富里最熱鬧、最具活力的時刻。 藉著舉辦穀稻秋聲音樂會,富里983團隊的年輕人集結了富里農家的亮點,手打棉被、泥火山豆腐、部落體驗等,共同行銷、合作,用團隊力量擴展地方品牌價值,每個農家都能發亮並匯聚成一股力量,村民之間的情感也更為緊密。
穀稻秋聲音樂節至今邁入第五年,原本在富里各自發展的青年,現今已是情感緊密的創業夥伴,而長輩們和外地工作的青年也藉著音樂節回鄉團聚,甚至有喜愛富里的外地人借著一期一會的音樂節,回到富里與地方好朋友相聚。
一場音樂節,凝聚了在地情感,集結了富里的美好,同時帶動地方的生氣與生機。

圖片來源:富里983粉絲團
眾人齊心,打造家鄉未來願景
「希望更多人感受富里的魅力,來當真正的富里人。當有更多人留在富里,地方發展就有更多的可能性。」聊到對富里的願景,幾乎所有受訪的富里返鄉青年都不約而同地提及。他們懷抱對風土文化的深情,在山海之間,凝聚串連,利用不同的專業技能以及創新思維,共同努力打造有工作、有生活且有文化的理想家鄉,期盼吸引更多人來當富里人。
“地方創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0-01-06 從東京看「地域力」(下):地域振興協力隊之父的三個故事
- 2019-12-30 從東京看「地域力」(上):公務員該用什麼心態發展地方創生?
- 2019-12-02 農村斜槓生活:用小商號和音樂節,串起富里的生活新想像
- 2019-11-25 西林部落的「綠金」產業,重新連結山與原住民的關係
- 2019-11-18 老紳士的地方創生之道:相信友善農業價值,為年輕人開一條回家的路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