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地表最強國文課本》陳茻:我們不要去神佛的世界,只要做一個血肉飽滿的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到第二冊,陳茻從更黑暗、失敗的面向,進行中國古代人文經典的解析,在如此時機看來恰恰有濃烈的亡國感,不管是因於在清朝為官、被視為人格染污的吳偉業及他筆下〈圓圓曲〉裡的吳三桂,或是詩聖、詩史杜甫在唐朝的顛沛與漠視,乃至老子對遠古自然社會的嚮往,無不是動亂大環境裡飄盪的個人心事。
他坦承寫作時,帶入自己的情緒與當時的環境氛圍,「不過,實際要出版時,我盡可能刪掉過多自己的想法,希望它更自然。寫第一冊,我就像宇宙的翻譯官,帶著如實呈現的使命。但第二冊時,感覺不太一樣,動機比較不強烈,也比較接近天然。我相信,創作是向自然宇宙致敬,是人類可以用語言與文字做到的宇宙魔法。」
陳茻甚至直言道:「比起前一冊,這一本更沒有想要跟誰溝通的意願,它回復到更本質的部分,重要的是誠實地面對自我,裡面帶著許多我的心情。看似是在說古人身心安頓的變化,但其實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
是啊,在所有人都居住在失敗裡的時代,要維護身心健康是何其艱難啊!

拒絕標籤化的對待、單一化的世界
陳茻一開始是陳莽,筆名的由來是唸起來挺順又滿好聽,但從莽到茻則是因為王莽,「我算喜歡這位政治家,他因為篡漢被批,但這不正就是受家天下觀念毒害的影響嗎?」但也因為會讓人太容易聯想到王莽,他遂找了通莽的茻。有趣的是,王莽是一名實行周朝古制的書生人物,跟想要重設周公禮樂制度的孔子,甚至是返回農耕社會以前古老文明的老子,甚至在當代鍾情於人文經典探索的陳莽,或都是不合時宜的同類吧。
而《地表最強國文課本》起初是為了直面中文系的弊病而寫,「經典的價值應該在經典本身,而不該用可愛吉祥物的奇怪風氣來包裝。」陳茻寫此一系列的文章,一則推翻固有的錯誤印象,一則也深沉探究經典與當代的對照關係。另外,陳茻也霸氣地說:「中文系長久以來累積的懶廢習氣太重,很多人根本就是混文憑的學術廢物,完全沒有研究的熱情,自身都有問題,如何教學傳授古文?」
就讀建中的陳茻在同學眼裡,國文超強,他提到一件趣事,有一回同學們要去國文補習班試聽,他很好奇也跟著進去,櫃臺員工問陳茻要不要一起試聽?「我的同學就在旁邊冷笑,說我不可能會聽啦,有一個還囂張地補一句他都可以當老師了。」實際上,課本他一天就能讀完,「而且,我覺得高中教科書根本不夠應付聯考,有太多問題根本沒辦法回答。我高三時就讀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因為他有辦法講清楚那些知識。」
再往前倒推,問他何時對國文產生興趣?陳茻想也不想就說是受中學國文老師的影響。「我國中時滿常打架鬧事,每天都在混,甚至有一次幫我弟出頭,還被少年隊追過。那時候認識的朋友,後來的際遇大概分成兩種,有錢的就開店,或繼承家裡的產業,沒錢的只能走犯罪的路,有幾個現在都被關了。」他認為自己差一點就會變成那個世界的人,他分析沒有的原因,其一是眼睛比較弱可能也救了他,其二是天生會讀書,最後則是國文老師的鼓勵,「他跟我說,你是個特殊的小孩,不需要把自己變得跟他們一樣。」這壓根就是麥特.戴蒙跟羅賓.威廉斯主演的《心靈捕手》啊。
陳茻雙眼放光,「我一直在等有人跟我說這句話。因為他說了,才讓我接受我的特殊。」對陳茻來說,老師是個典範,「我很崇拜他,所以一心想要走中文系的路。」因為有這名老師,國中時期陳茻過得很快樂,再加上老師說他應該上建中,「我就認真地當一回事,國三開始留晚自習,後來就考上。」聽起來好像建中是隨便就能讀的感覺?總之,陳茻沒有踏進流氓不歸路,反而走上後來的思想學術之路。
陳茻為何異常厭惡單一評價呢?這個又要再推回到他在士林國小的痛苦遭遇,「我是數理資優生,其實後來自己當然瞭解,我就是過了一個門檻,並不是真的數理能力高到怎麼樣。」但確實他是個有點特殊的孩子,卻沒有遇見足夠能理解他的老師,例如從來沒有誰能夠說服他一定要寫作業的理由。而因為有資優生的標籤,他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們的冷眼對待,「幾乎每一天都被罵,不管是導師、美術老師還是英語補習班老師,感覺非常不快樂。他們也都不喜歡我的誠實,只想維護身為老師的權威。」唯有自然老師會用珍重的態度回應,願意承認他不知道答案,但他也沒有能力解決陳茻的疑問。原本喜歡美術的陳茻,再也不想畫畫,英文也從此一路爛到大學,研究所就因為英文過不了低標,連續三年落榜台大研究所。
反倒是在社子國小,在被判斷為數理資優生之前,他的小一、小二美術班生活更快樂,「我們陳家的小孩全部都有奇怪的繪畫天分,我爸、我姑姑、兄弟姊妹全部都是,莫名的就是很能掌握線條和色彩。我記得,老師上課時說明明要畫海洋世界,但我就是想畫恐龍,老師也沒有反對,還稱讚我畫得很好。」他的畫作經常在學校展場亮相,甚至被送出國比賽得到特優,「那段時間有點像電影《魯冰花》的情節啦。」他笑著說。
陳茻自言,在小六就已經在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文言文版,這是受父親愛讀書的影響,「據說我小學前喜歡躺在父親肚子上陪他一起看書。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會發光的。何況家裡有面牆全部都是書,很自然就會讀。」

所有的創作,無論是哪一種形式,最終其實都是在面對、處理「自己」,諸如生存問題、心靈問題,或是自己與時代之間的相對位置等;即使是書寫一般人覺得八股到家的國文課本也不例外。陳茻透過詮釋古文,深入理解自我存在的根本命題。隨著一步步回溯他的人生,似乎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他會在書裡屢屢強調如「人類的文明本不可能靠一人之力大幅推進,種種制度也不可能一夕而成,每一個文化、文明的演變,都是人們生活長久積累的結果。」這樣的字句了。
延伸閱讀
書籍介紹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