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在離台灣最近的「歐洲城市」海參崴,見證俄羅斯的東方性格

在離台灣最近的「歐洲城市」海參崴,見證俄羅斯的東方性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軍港海參崴外表給人歐陸的氣息,但內在卻頗有東方人治色彩。車行途中,一度莫名遭俄羅斯警察攔下,藉機索賄已成不肖員警的「外快」之一。

由於我國國際地位特殊,外交成果取得不易,而讓國人荷包有感的「免簽」,便成為施政上的重中之重。

俄羅斯聯邦政府2019年6月18日在官網公告,增列海參崴自由港區入境簽證簡化政策適用國家,納入台灣。官方文告載明此新措施意在「活絡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及觀光和文化交流,並為遠東聯邦區吸引額外投資。」我國隨後投桃報李,於7月延長試辦俄羅斯旅客免簽來台,停留天數也放寬至21天。

由於台灣於冷戰格局加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敵對,因此與繼承蘇聯的俄羅斯關係並不熱絡,但海參崴在歷史課本中的名氣太過響亮,引我專程一遊。

俄羅斯遠東的第一印象

海參崴「真實姓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文表列為Владивосток,意譯為「統治東方」,海參崴則為華人地區俗稱。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大城市,為濱海邊疆區首府與俄羅斯太平洋岸唯一不凍港,更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戰略地位可想而知,因此遲至1992年才對外開放。

能造訪此地是場美麗的意外,天時地利人和下成就行程,我自中國東北搭上國際列車,經中俄邊境時杳無人煙,針葉楓紅,滿山遍野,相較於車廂外的蕭瑟,列車內可是熱鬧滾滾,由於俄羅斯輕工業落後,東北邊貿商人大批「跑單幫」,從事「平行輸入」,除了攜帶超大行李外,竟將上衣長褲等一件件像洋蔥般往身上套,再以透明膠帶固定以防脫落,為求生計不擇手段。

當然,俄羅斯旅客同樣大包小包,裝滿日常用品,不過客氣許多,穿著上沒太「層次」,但已讓我大開眼界。聽說還是因俄羅斯經濟發展遲緩,消費銳減,否則更是「盛況空前」呢!

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的「跑單幫」
Photo Credit: 高紹沖提供

離台灣最近的歐洲城市:海參崴

入海參崴由金髮碧眼的俄羅斯導遊接待,導遊來自聖彼得堡,因來海參崴就學,從此結婚定居。身為女性,她大談海參崴「性別不平等」。原來海參崴男女比例頗為懸殊,即便俄羅斯年輕女性因混血個個婀娜多姿,但陰盛陽衰下,離婚率仍居高不下,俄羅斯更是大男人主義橫行。

海參崴市區狹小,重要景點密集。此行首座景點為列寧雕像,列寧曾直言海參崴為俄羅斯固有領土,因此在蘇聯解體後獲青睞保存下來。再轉往海參崴陸港火車站,外觀是拱門石柱,冰刀屋頂的俄羅斯古典建築。推門而入,則見海參崴市容棚畫與吊燈,進入月台後,除了醒目的蒸氣火車頭,最讓我開心的是終於見到心嚮往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紀念碑」,俄國國徽雙頭鷹下標明9288的里程數。西伯利亞大鐵路自莫斯科東行,歷經七晝夜方能抵達遠東終點海參崴,更是俄羅斯統治遠東的鎖鑰。

西伯利亞大鐵路終點紀念碑
Photo Credit: 高紹沖提供

凱旋門是另一處有趣的景點,雖然規模遠不及各國凱旋門雄偉,但小巧反而有可愛的感覺,一旁還有優雅的俄羅斯少婦帶著好可愛的孩童在階梯上嬉鬧。東正教教堂緊鄰,在蘇聯無神論共產主義瓦解後,東正教如雨後春筍般復出,此教堂也同凱旋門般嬌小,但入內也是深厚的宗教情懷。往下走則是C56潛艦博物館,二戰時戰功彪炳,退役後改裝為海軍博物館,軍旗、戰爭照片點綴出俄羅斯海軍的風采,也代表了海參崴軍港的特色。

意料之外的悠閒城市

接下來是搭遊船遊三灣,阿穆爾灣、金角灣、烏蘇里灣簇擁海參崴,乘船在港灣中環繞,並將麵包撕成碎片拋向天空,任海鷗空中接食,看著海鷗與麵包齊飛,灣水共長天一色,雖然海風微寒,倒也心曠神怡。

再上遠東理工大學的鷹嘴峰,遠眺海參崴港與對岸的俄羅斯島,旁邊還有校內單軌列車,遠東理工大學地標亦為創製俄文字母的教士雕像。而海參崴的遠東國立大學乃俄羅斯第三優秀大學,且海參崴境內大學眾多,儼然是座遠東大學城。

海參崴行程悠閒,我們還在步行街散步到靠阿穆爾斯基灣的體育港沿海公園,港邊有座小小沙灘及遊艇碼頭,岸邊可見形形色色的小吃攤,知名的海女雕像也安靜地矗立海中,配合潮汐搖擺身軀,隨著夕陽蓋上漆黑面紗。不知為何,充滿軍事氣息的海參崴卻讓我無比放鬆,或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包容吧!

海參崴海女雕像
海參崴海女雕像|Photo Credit: 高紹沖提供

俄羅斯的東方性格

軍港海參崴外表給人歐陸的氣息,但內在卻頗有東方人治色彩。車行途中,一度莫名遭俄羅斯警察攔下,藉機索賄已成不肖員警的「外快」之一。導遊更口稱濱海邊疆區政府大樓、海參崴市政府大樓為大小腐敗樓,因俄羅斯公務人員取才依賴關係,對海參崴的治安與貪腐大表不滿。

而這種種難脫普亭(Vladimir Putin)作為,普亭透過權力打壓部分新興財閥,將資源等產業收歸國有,獲利於能源的價格高漲,使俄羅斯外匯飽滿,形成國家資本主義。

在2007年金融海嘯後,俄羅斯財閥更受打擊,陷入資金外流形成周轉缺口的窘境,普亭再度列出名單,僅支援以國家政策為方針的民營企業,融資的條件更在於接受國家派遣公務員進入管理階層,持續強化國家資本主義。

此外,普亭也拉攏東正教會。由於蘇聯共產主義崩潰,傳統的東正教會急速復興,一方面反應共產主義後意識型態的空白需要填補,一方面是俄羅斯進入資本主義世界,貧富差距拉大後亟需心靈寄託。普亭對東正教會示好,教會也回報支持其統治正當性,使普亭權力益加牢固。

普亭更大搞個人崇拜,致力打造俄羅斯重回軍事大國地位,上台後便大力提倡軍事教育與發展軍工產業,甚至於2014年悍然出兵合併克米亞半島


“西太平洋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