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假聖地」馬爾地夫,薪資福利、交通、環境也一樣夢幻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景色跟天堂一樣美不等於工作也一樣夢幻,現實是殘酷的,會這樣潑大家冷水是希望各位冷靜一點,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仔細思考到底這樣的生活跟工作是否適合你,才能做出更適合的決定,而非才剛踏出國門一步就決定回頭,畢竟都是下了破釜沈舟的決心。
繼上次的如何在馬爾地夫工作的文章後,大家都在熱烈討論如何踏向夢幻天堂,卻有許多疑慮想獲得更多資訊,想必大家都很想親身體驗在天堂工作的滋味,這裡就來分享一些實際生活面吧。
語言
馬爾地夫有兩個官方語言,迪維西語與英文。當地人從小學英文,人人都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只要具備初中級英文即可,工作經常使用的內容及對話上班幾天就自然熟悉,亦是練英文的好地方。身邊幾個朋友都是在那邊短短幾個月聽說讀寫都大幅提昇,但不代表說你整天對著中文員工講中文就能進步喔。
住宿
每個島有靠海跟島中央陸地範圍,客人房間或餐廳等設施通常是比較外圍,夢幻水屋景觀好,中間就是員工區域,不一定有窗戶但反正也看不到風景,可不是水屋或小別墅唷,別把網路上那些奢華房間錯當成你的。員工宿舍通常是2-4人房上下鋪含衛浴,曾看過幾個房間,有的舒適有電視冰箱,有的則是基本床鋪,書桌跟衣櫥,如果室友生活習慣不好,跟地獄差不多永遠水深火熱。從來沒有住過宿舍的,請仔細考慮,這可能令你生活極度不適應。
衣著
日常生活的洗衣洗碗這些都有人作,不用作家務整個很輕鬆,完全沒有獨立生活技能的人也零門檻。飯店提供制服,上班期間都是穿制服,下班或休假隨意,我在那裏時都走休閒風,記得遮蓋大腿跟肩膀,不能小背心跟短褲。大多數的飯店有提供免費洗衣機跟洗衣粉跟烘衣機,福利好一點的會有專門的洗衣部門來協助,衣服交過去,隔天摺好燙好拿到手。
餐食
公司包三餐下午茶點心跟宵夜,全部是自助放題員工餐廳,好像蠻好唷,那來講講菜色吧,員工三到四成是馬爾地夫及斯里蘭卡人,印度跟孟加拉人約五成,其他的是歐洲或亞洲,考慮到員工口味,過半的菜色是印度式咖喱,不是日本也不是泰國是印度!湯湯水水的咖喱,卻不是北海道美味湯咖喱。台灣是美食天堂,台灣人天天美食太好命,人在福中不知福,一出國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最好吃的東西在台灣。
口味養刁了,猶記第一次去馬爾地夫時,初期適應不良,經常整天只吃水果,西瓜還不甜,不是想走健康路線,是因為其他餐點光看就反胃,口味不服,幸好有時餐廳會把前一晚客人自助餐的多餘的食物轉到員工餐廳,才有機會吃到水餃或炒飯這類的亞洲餐點。每到用餐時間都左右為難,不吃沒力氣,吃了也好不到哪裡去。小島上連買碗泡麵都很奢求,常常夜裡飢腸轆轆,殘念的是櫥櫃打開,什麼家鄉食物都沒有,出門在外遇到同鄉請隨意餵食,過了好幾個月終於習慣當地食物而且耳濡目染下還能跟著用手抓。
薪資福利
外國員工的基本福利是滿一年有一個月有薪年假,包吃包住,免費來回機票,薪水發美金還有小費拿,記得是合約做滿才有,中途落跑什麼都沒,沒賠錢就不錯了。
薪水是月薪加上服務費,有些會有額外補助津貼或獎金。月薪就是每個月的薪水,每個部門職位薪水不一樣,服務費則是人人平等,去過馬爾地夫的人就知道,帳單會有一筆10%服務費,這筆錢是給所有員工,每個人領一樣金額。服務費看當月營收,旺季跟淡季可能相差三倍。零零總總加起來平均月薪一~兩千美金,沒有很好賺,只是賺到玩。好處是無論賺多少,島上沒有街甚至連網拍也沒得逛,若不抽煙不喝酒,只是買買零食點心飲料,薪水大約能存九成,像我這樣愛旅行的,也能輕鬆存下一半以上。
交通
島上通行是走路或用類似高爾夫球車,大的島還有腳踏車。想踏出島得搭船或水上飛機,之前經常看到整艘船每個人都臉色慘白吐到懷疑人生,上島後連走路都沒力氣得叫其他員工載回宿舍,雨季時一個月有可能一半日子大風浪,怕暈船的人請做好心裡準備。
搭水上飛機也是一個方法,聽似不錯可惜永遠排後補位,出島進島都很煎熬,等了一整天最後通知你明天才能離島也是常有的事,我也曾等過五天才終於等到位子,那幾天電話24小時暢通,只為等補位通知,每天早上都要先打包行李,方便一補到就能立刻帶著行李去機場,若已經排好後面的機票或行程,只能哭訴還求償無門。
娛樂
生活悠閒空閒時間很多,自己要找事情做,多數員工是打電動或看電影,我喜歡攝影拍照,會早起拍日出,下班拍日落,平常沒事拍風景,中間休息去玩水上活動,我就是因為在馬爾地夫時間太多,得找一些事情做便開始學風帆跟SUP(立式槳板運動),後面還開始寫書寫文章,算是另類的娛樂休閒。
環境
很多飯店是嚴格劃分住客與員工區域,越高級越嚴格,非工作是不能進入任何住客區,不只是房間,連公共區域如餐廳或咖啡廳也一樣,可以去玩水上運動或潛水,但須從指定地方上下岸,島的面積已經很小,還切幾刀,剩下一小區能活動。有限制的自由,這是很多人覺得馬爾地夫是座美麗的監獄的主因,也是待不久的原因之一。
也許你滿腦疑惑,為什麼這麼沒自由我還待了很久甚至熱愛,因為雙語潛水教練,在馬爾地夫屬於高專業技術人員,少數飯店會視同高階主管職等,上班時間固定,不用輪夜班,能夠享受更好的福利與自由,能在客人的高級餐廳用餐,島上到處暢行無阻,工作是往無邊無際的海洋跑,輕鬆又自在,其他部門可就沒這麼好命。
每個國家跟工作都各有利弊,多問些人多找些資訊,意見才比較全面,別一面倒只聽我,適合我的不見得適合你。景色跟天堂一樣美不等於工作也一樣夢幻,現實是殘酷的,會這樣潑大家冷水是希望各位冷靜一點,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仔細思考到底這樣的生活跟工作是否適合你,才能做出更適合的決定,而非才剛踏出國門一步就決定回頭,畢竟都是下了破釜沈舟的決心。若你決定「此生必去馬爾地夫」,衷心祝福你,希望你跟我一樣都是能享受如此美麗夢幻的工作環境幸運兒。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