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下,聽了一甲子的國歌終於推陳出新

新加坡人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下,聽了一甲子的國歌終於推陳出新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2月3日,新加坡推出了新版本的國歌。雖然新加坡是在1965年獨立,但國歌《前進吧,新加坡!》在1959年時已推出,當時是新加坡自治邦的邦歌。

文:陳姿潓

編按:以下「我國」、「本地」等用語,是指新加坡。

你聽出有什麼不同嗎?

作為「國家象徵」(national symbols)之一的新加坡國歌,向來代表著我國的獨立與繁榮。當人民高唱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Majulah Singapura)時,其實也在將愛國精神銘記於心,不忘先輩們的付出與犧牲。

為了讓國人更加容易理解國歌背後的含義,能夠懷抱著激昂的熱情去歌頌,與歌詞、節奏與旋律產生共鳴,一首重新錄製的國歌在12月3日亮相了。

其實,在新版國歌還未公諸於世之前,國人都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去等待的。新加坡國歌是由作曲家朱比賽(Zubir Said)在1958年寫詞譜曲。

2001年1月19日,本地音樂家兼文化獎得主潘耀田將國歌從原本的G調改為較低的F調,以適應大部分國人的音域,這就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錄製播放版,當年同樣也是由新加坡交響樂團演奏錄製。

在聆聽了3日首播的新版本後,眾人的滿心期待變得似乎有些失望卻又有些慶幸,因為新版和舊版區別並不大。

新加坡總統與總理在臉書推介新版國歌

重新由新加坡交響樂團演奏錄製的國歌版本還未上線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王瑞杰和總統哈莉瑪今天一大早就搶先在臉書上發文慶賀「國家象徵」推出60週年,為迎接「新版」《前進吧,新加坡! 》國歌的到來進行推介。

3日上午,約有40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國人聚集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面向政府大廈草場的階梯上出席了「國家象徵」60週年紀念典禮,參與了上午11時20分舉行的升旗禮。

他們包括國家文物局局長章慧霓以及來自新加坡武裝部隊退伍協會、新加坡運動團體、本地學校和機構的代表們。

作為紀念典禮的環節之一,新版國歌也在這一次的升旗禮中首次播放,並同一時間通過各大電台首播,這個版本是新加坡交響樂團於今年8月7日在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錄製的。

總理李顯龍隨後也在個人面書上發表一則帖文,表示非常期待能夠在下一次國慶慶典上聽到這首重新錄製的國歌,並貼心地附上新版國歌的音頻鏈接供點擊下載。

新舊版國歌的差別

相信不少蟻粉現在應該已經聽過新版本的《前進吧,新加坡! 》了吧?是不是也和紅螞蟻一樣,聽完後小小的腦袋裝滿了大大的問號呢?好像聽了幾遍,都沒感覺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啊。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以不變應萬變?

還沒聽過的蟻粉,可以點擊以下視頻:

一般網民在聽了新版國歌后,也和紅螞蟻的反應一樣:

20191203-no_difference
Photo Credit:紅螞蟻

不過也有一些聽覺靈敏的網民找到了不同之處:

20191203-shorter
Photo Credit:紅螞蟻

雖然重新錄製的國歌引起了諸多問號,但並沒有受到國人「嫌棄」,相反的還有不少網民根本不在乎聽不聽得出不同,聽完後都紛紛點贊,留下「我愛新加坡」的留言。

紅螞蟻后來在網上咬了咬,才發現原來重新錄製的國歌其實保留了原版曲調,只是加入了新元素讓國歌聽起來更加現代化、音質更好一些,在寬闊的場地播放,也能聽起來更有層次感,更加立體,僅此而已。

總理夫人何晶也在面簿上大大地鬆了一口氣Phew,因為新版本只是演奏得更好聽唱得更動聽悅耳,沒有亂改調(key)或變更節奏。她還感嘆到,耳熟能詳的國歌版本始終最讓人感到親切。

有意思的是,今年國慶慶典上由Ramli Sarip老先生演唱的「爵士版」國歌的最新MTV,也選在今天首推。和新版國歌相比較,這個「爵士版」似乎還更難以讓人接受。不少網民都認為,這個「爵士版」國歌過於死氣沉沉,一點也不振奮人心。

60年前的今天

1959年12月3日,也就是60年前的今天,同樣在11時20分,那時新加坡還未獨立,已故的新加坡自治邦首任元首尤索夫·伊薩(後來成為獨立後的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統)為國人揭幕了邦旗、邦徽和邦歌。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邦旗、邦徽和邦歌升級為國旗、國徽和國歌。新加坡人首次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象徵」。

不管是哪種版本的《前進吧,新加坡! 》,所歌頌的愛國精神及背後的深厚含義一甲子不變。

或許我們應該銘記於心的,不僅僅是旋律和節奏,更重要的是那些從第一天開口演唱,就已經深深刻入心裡,60年以來從未改變過的莊嚴歌詞,以及字裡行間的含義與精神。

想收聽2019年完整版的《前進吧,新加坡! 》,可點擊這裡

延伸閱讀:

本文獲新加坡紅螞蟻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