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1983年的郭泰源到2008年的八搶三,中華隊的崎嶇奧運路

從1983年的郭泰源到2008年的八搶三,中華隊的崎嶇奧運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接下來,要回顧這二十幾年,我們那崎嶇難行,又充滿淚水與汗水的奧運之路。

文:一貫三

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棒球進入奧運項目,但那次是表演賽,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是第一次正式賽。從1983年開始,每一次的奧運資格賽之路,或許是亞洲盃,或許是亞錦賽,都無比扣人心弦。那每一次,都成了我們心中永遠的經典之役。

轉眼間,奧運不打棒球已經十多年。但好不容易2020年東京奧運再次列入正式項目,馬上開打的十二強,也將決定奧運資格。接下來,就要回顧這二十幾年,我們那崎嶇難行,又充滿淚水與汗水的奧運之路。

第一次,是1983年。那一年,用三個字就可以完結:「郭泰源」。

臺灣在預賽對上日本、南韓、菲律賓,還有澳洲,只有1:3輸給南韓一場,以三勝一敗晉級複賽。複賽第一場對日本,第一代國家四番趙士強,在九下兩出局滿壘4:4的時候,因為球場下雨,滑倒,漏掉了一個本應該輕鬆接殺的內野上方高飛球。

然後,你說呢?還有然後嗎?對,就是還有然後。

那一年是南韓主辦,因為下雨,臨時改規則,弄了一個方法。說戰績相同,就不再加賽,同列冠軍。但隔年的奧運怎麼辦?南韓讓自己的82年世界盃冠軍變成保送奧運的門票,然後亞洲剩下的那個名額,要台日加賽決定。

不懂沒關係,總之到了那一屆的最後一天,我們一定得先打贏南韓,然後才有跟日本加賽的可能。然後,就是郭泰源的封神之日,那是1983年9月13日。

南韓派上的是「無等山轟炸機」宣銅烈,我們推出劉秋農先發,不過誰先發不重要,反正有事隨時換莊勝雄跟郭泰源。三局上半,李志俊安打,盜壘成功之後,林易增打了一支二壘安打,我們先馳得點。

到了四局下,一個保送之後,教練團直接推出郭泰源。但是南韓趁著郭泰源剛上場,控球不穩,兵不血刃直接攻下兩分反超。結果,宣銅烈一路壓制到第九局。涂忠男靠失誤上壘之後,莊勝雄代跑。觸擊上二壘之後,吳復連打了一支二壘安打,終於追平。

對你沒聽錯,莊勝雄代跑,連莊勝雄都推上來代跑,但之後兩邊都沒有再攻下分數。到了十一局上,滿壘一出局,吳祥木打了一下暗號,李志俊竟然強迫取分。最戲劇性的是,為台灣滑進致勝分的,也是莊勝雄。下半局南韓三上三下,可以跟日本比了。

這場郭泰源後援八局,投了109球,除了四局下稍嫌不穩,其餘七局,他沒有再讓南韓越雷池一步。覺得這樣就結束了?還沒。

過了半小時,或是五十分鐘,台灣再度對上日本。先發投手是誰?對,就是郭泰源。然後,前面八局兩邊都被封得死死的。九局下,趙士強一上來就直接打了再見轟,收下奧運參賽資格。

郭泰源那天總計投了十七局,207球。第一場只被南韓打出四支安打,第二場更是兩安打一四死完封。其實Kaku(日文的「郭」)只有178公分71公斤,就算以亞洲人的標準來看,這樣的身材也算不上壯碩。但那宛若風中飄動的細竹,讓我們進了奧運。

接下來,把時間快轉到1987年8月29日,那一年亞洲盃的倒數第三天。預賽已經擊敗南韓,基本等於拿到漢城門票,但那一場是另一個人的封神之戰,他叫黃平洋

對預賽,他對南韓就已經8.2局失兩分。這次複賽對日本,他是在投了超過一百球,甚至只休三天之後,就再度披掛上陣。結果呢?完投九局,只被打出六支安打,還送出八張老K,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被中島輝士打了兩轟。後來跟他成為隊友的呂明賜,也打了一支兩分砲,終場9:3擊敗日本。

這一次或許是最輕鬆的一次。因為那一年,我們有正值盛年的黃平洋、陳義信、涂鴻欽,還有王光輝、吳復連、李居明、林易增。每個都在他們的當打之年,也成就了那一年的奧運之路。但隔年的漢城奧運,台灣卻三場預賽打包。

到了1991年,那次也是眾星雲集。投手有郭李建夫壓陣,還有林朝煌跟黃文博隨侍在側,內野組合是「王光熙+張耀騰+黃忠義+林琨瀚」,堪稱一代夢幻隊。

但那一年贏的依舊驚險,台灣預賽兩勝零敗,決賽要先打贏世仇南韓,再贏黑馬澳洲才能晉級。結果對南韓的那場,雖然先馳得點,但三局上因為外野手張文宗的判斷失誤漏接,反而連掉三分落後。

之後到第五局,兩邊你來我往,互有攻勢。南韓帶著5:4一分領先進入後半場,六局上半,南韓沒有得分。

六下,輪到九棒的張耀騰。那時一二壘有人,他大棒揮出,球乘著大順風,往右外野一直飛一直飛,就這麼飛過球場大牆,是一支三分砲!張耀騰後來中職生涯五年,打擊率不過.244,純長打率更只有0.068,是個十足的守備工具人。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打出這一槌定音的全壘打,他生涯也不過十轟。

終場,我們7:6打敗南韓。勝利投手是三局接手之後,一路投到九局,後面三局狂飆6K的郭李建夫。

休息一天之後,對上澳洲。林朝煌先發,結果他在二局下半,就被一支兩分砲打退場。台灣一路苦追,到第七局才靠著白昆弘跟黃忠義的安打,打回追平分。下個半局,澳洲先連續兩支安打,打退第二任投手卓琨原。郭李建夫中一日登板,澳洲卻神來一點,強迫取分得到超前分。

下一局,我們跟澳洲都沒得分。

我們的最後一個進攻機會,陳執信代打上場,打了一支安打,張耀騰犧牲觸擊推進成功。但是下一棒吳思賢被三振,再下一棒,輪到也是貧打的守備工具人羅國璋。結果他打出安打,送回追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