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京都美學考》:現代商業廣告之始——看板、暖簾

《京都美學考》:現代商業廣告之始——看板、暖簾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板的起源似乎是作為標誌而豎立的木頭以及高掛起的幡旗。但是我認為暖簾是基於以下目的出現的,包含防風、遮陽、宗教性質的結界、區劃空間以及遮蔽視線等。

本文摘錄自《京都美學考:從建築探索京都生活細節之美》,遠足文化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吉岡幸雄
譯者:吳昱瑩

日本國寶級染色大師
以美學之眼探究構築千年古都的傳統設計
320張照片 聚焦構築古都風情的13項空間細節
走入千年底蘊的美學殿堂

窺見自然、人文淬鍊而成的京都魅力,
一場跨越千年歷史的京都美學究極探索就此展開。

  • 玄關、障子、窗、引手、釘隱、欄間……看似不經意的細節所蘊含的設計巧思
  • 夏座敷、台所、坪庭、祇園會……敬畏神靈,找到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
  • 門、塀、垣、屋頂……表達自我主張、意識他人的建築外觀
  • 看板、暖簾……現代商業廣告之始,展現老舖風骨
  • 路地、辻子、小徑、橋……聚集人們的奇妙空間,讓人不知不覺走入其中

原來,這些生活結晶正是京都俯拾皆是的千年遺產。
一踏入京都,即身在「美」之中。

畢生生活在京都的染織史家吉岡幸雄,以深厚的美學素養細數存在於京都的設計細節,旁徵博引《源氏物語》、《徒然草》等經典文學作品及《洛中洛外圖屏風》等國寶級繪畫作品,探究建築與美學元素的根源。搭配攝影師喜多章使用自然光與室內光線所拍攝的珍貴照片,窺見留存在京都建築中的懷舊風景與妝點京都街道的日本傳統設計。讓我們發現,這些流傳千年的意匠設計是如何歷久彌新,至今仍不斷帶給我們新的感動。

記錄面臨消失危機的美麗日本傳統風景

本書書寫背景來自泡沫經濟、整個日本飛黃騰達的時代。當時以東京為中心,地價快速上漲,舊而良好的木造建築不斷地遭受破壞,變成四角方塊混凝土造大樓,「拆」與「建」的速度進行地飛快。而京都,也在這個時代背景當中面臨了改變。因此可說是為了記錄這些趨於消失危機的美麗日本意匠與這些美麗的古都風景而寫成的作品。

這些風景,在京町家接連改建為飯店的今日,顯得彌足珍貴。

本書特色

京都中毒者不容錯過的京都美學私旅

  • 收錄超過320張專業攝影照片,典藏古都風情,看見細節中的京都之美
  •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建築用語集」,從住宅形式到佛寺、茶室等建築特色,56條建築相關名詞釋義,快速了解日本傳統建築
  • 裝訂採用裸背線裝,書冊可180度攤平,完整呈現照片中的每個細節
(遠足F)京都美學考_立體300dpi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