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暗網》:孩子的「線上名譽」受影響,來自於父母的目光短淺

《暗網》:孩子的「線上名譽」受影響,來自於父母的目光短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父母總是很常沉迷於在網路上分享孩子各種令人驕傲或不這麼體面的時刻,卻沒有意識到,或完全瞭解這樣行為的長期影響。

文:蘇珊.麥可林(Susan McLean)

孩子的線上名譽

人們在網路上搜尋你的孩子名字的時候,會找到什麼?Google或其他搜尋引擎上存取了什麼?

孩子的社群網路檔案、頭像、圖片或發佈的評論,甚至是他們在網路上的「朋友」(不管是否真實),學校電子報、運動俱樂部的網站、舞蹈比賽、運動競賽或獲得的獎項?如果用 Google 圖片搜尋,是否會找到他們難堪或私密的照片?

孩子在網路上做的事、參與的活動、發佈的內容,都可以反映出他們的特點。然而,當電子郵件地址成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時,人們會對他們有什麼看法?

這些對於未來的他們,無疑更加重要了。

就像先前探討過的,網路是恆久的,當某樣東西被放在網路上,就幾乎不可能刪除。於是,孩子的數位足跡便形塑了他們的線上名譽。

什麼是數位足跡?

「線上名譽」這個概念在十年前根本就還不存在,但當時大家使用網路的時間,並沒有久到可以留下足跡。

而現在,線上名譽的建立根本不需太多時間。

電子郵件、履歷或線上申請表、社群網站的頭像,如:Facebook、Instagram或推特、社群網站上的朋友(罪惡關聯的謬誤),孩子的數位足跡,可在網路上很多地方找得到。

從網頁上「讚」的次數,到用他們的名字在Google 等搜尋引擎(電子報文章、期刊、部落格或評論)搜尋到的內容和圖片、瀏覽的網站,包括部落格,和他們曾經(現在)擁有的不同帳號、手機上的藍芽顯示名稱、WiFi熱點名稱等等……你可以看得,出數位足跡是多麼容易被留下。

自MySpace於2003年問世以來,社群網站即開始蔚為風潮。

Facebook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社群網站,每個月有二十二億個活躍用戶。現今流行的App,也包括推特、Youube、Instagram、Kik、Snapchat、WhatsApp、Yubo、Sarahah和Melon,再加上使用網路攝影機的App, 如 Skype、YouNow和live.ly,更不用說孩子在線上玩的各種遊戲。

孩子的一舉一動、圖片、文章、評論和通話都被這些應用程式儲存下來,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數位足跡」,無法消除。

這些年來,我與一些企業、菁英運動團體、媒體和學校等各種組織均有合作。

他們告訴我,比起從前,現在更常搜尋申請人的資訊。

對他們而言,能力和技術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申請人是否給人正直、明智、靠得住、和誠實的印象。

這些潛在雇主在決定是否給予你的孩子機會時,他們會先在線上搜尋你的孩子的資訊。若他們不喜歡找到的資訊,這個機會就會給與那些線上資料較為正面的人。換句話說,人們對孩子的印象,直接取決於孩子在網路留下的東西。

你大可爭論這個決定的公平性,抑或抱怨人們過於主觀、急於下結論,但不論如何,這就是現實。對於現今的孩子和青少年來說,他們在未來爭取機會的成敗,端看他們的線上名譽。現今職場更加競爭,遠不是幾個有力的推薦人說幾句好話,就夠了。數位足跡相對良好且正面的人,相對可以贏得更多的實習、見習的機會。

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

某個八年級的女孩,去面試某項音樂獎學金。

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是證明她的音樂才華,她輕鬆通過並晉級下一階段。當參加下一輪面試前,她被告知:「下次來之前,先上網搜尋妳自己,把網路上所有跟妳相關的搜尋結果印出、並帶過來。我們也會做同樣的事,而且,我們預期兩份結果會一樣。」

僅僅八年級的女孩,就已必須因自己在網路上的行為受到評斷。你應該去想想自己在網路留下的痕跡,並想想必須採取什麼行動來清除這些行為,因為做這些事永遠不嫌早,也永遠不嫌晚。若等到要爭取機會的時候才開始思考自己的數位足跡,實已無益。

你的孩子,他們的名譽

大多數孩子的數位足跡,並非從自己開始建立。

對於孩子和青少年而言,光是在線上發佈資訊之前需要先想一想,或許已經不是件很樂意的事了,當他們長大成青少年時才發現其他人,實際上已經給他們建立了數位足跡,並且,他們不能輕易地用刪除鍵擺脫那些不想要的東西,這件事,才會讓許多青少年感到恐懼。

那麼這些數位足跡長什麼樣子?它又能如何塑造孩子的線上名譽呢?

這個現象,很有可能肇因於父母

  • 你是否會發佈未出世孩子的超音波照片?
  • 你是否把孩子生活的各個面向,都寫在部落格上或對之做出評論?
  • 你是否會在網路上分享孩子生活的各種時刻?
  • 你是否會與全世界分享孩子有趣(難堪或尷尬)的時刻?

當說到孩子的數位足跡時,父母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即便稍早提到的研究,指出了很多父母的目光短淺,可愛寶寶的洗澡照在直系親屬間總是很受歡迎,但這張照片,如果被儲存在網路色狼的電腦裡,就可能導致邪惡的聯想。

同樣地,當一個可愛的小寶寶長大成青少年時,他們會喜歡自己洗澡裸露的照片,被放在網路上給所有人看嗎?

很多父母總是很常沉迷於在網路上分享孩子各種令人驕傲或不這麼體面的時刻,卻沒有意識到,或完全瞭解這樣行為的長期影響。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與其歐洲孩童網路研究計畫(EU Kids Online)的一項研究發現:很多未滿九歲的孩子,在出生之時就在網路上留下了最初的「數位足跡」。

這些年輕的孩子,將會是終生受到數位時代積累影響的第一代。

他們會繼承從父母開始就已建立的數位檔案,這些父母通常認為這些訊息仍然保有發佈當下的隱私和安全性,或是他們在發佈孩子的超音波照片或醫生報告時,根本沒有想過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