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韓、罷韓遊行後,「長鏡頭」新聞照片、「大型布條」成為討論焦點

挺韓、罷韓遊行後,「長鏡頭」新聞照片、「大型布條」成為討論焦點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遊行人數被視為韓國瑜支持度的指標,而格外受到關注。中央社一張挺韓遊行照片,使用長鏡頭拍攝,街景看起來格外緊密,這引起國民黨籍游淑慧對「新聞照片」使用方式的質疑。

昨(21)日,高雄分別舉行挺韓及罷韓遊行,遊行人數被視為韓國瑜支持度的指標,而格外受到關注。中央社一張挺韓遊行照片,使用長鏡頭拍攝,人潮看起來格外緊密,這引起國民黨籍游淑慧對「新聞照片」使用方式的質疑。而韓國瑜則質疑,罷韓遊行團隊用「巨大布條」湊數,質疑主辦單位宣布的50萬人只是假像。

罷韓遊行照片用「長鏡頭」,有沒有違反「紀實攝影」的倫理?

昨日,高雄分別舉行了罷韓團體發起的「WeCare台灣大遊行」及韓國瑜陣營發起的「南方崛起高雄光榮大遊行」,由於兩場意見相反的遊行在同一天、同一地區舉辦,遊行人數也被是為韓國瑜支持度的指標。

「1221WeCare台灣大遊行」主辦單位估有50萬人響應,《中央社》報導,「南方崛起高雄光榮大遊行」主辦單位則稱參與人數逾35萬。若雙方主辦單位估計屬實,罷韓遊行比挺韓遊行多了15萬人。

兩場活動也讓各家媒體爭相報導,但中央社一張罷韓遊行的照片,卻引發台北市國民黨籍議員游淑慧的質疑。

游淑慧今日凌晨在臉書發文,貼上一張中央社的照片,質疑:「其中道路狀況和路標,好像把道路的長度壓縮。」她甚至貼出該地Goolge map街景圖做比對,指出:「路標不一樣,比例也不一樣」「中央社照片所顯示的道路狀況似乎不太可能。這麼密集的間距中,好像『路口』都不見了。」中天快點TV也以游淑慧的貼文為主題,撰寫了一則報導。

對此,中央社特別發布啟事、公開照片資訊強調,「照片中路牌格外集中,是長鏡頭拍攝的壓縮效果」。中央社也説,對於游淑慧在臉書質疑中央社攝影記者新聞專業、暗示照片並非呈現真實情況,以及中天快點TV的報導,中央社要求游淑慧與中天撤文道歉,否則將提起告訴。

對此,游淑慧中午則在臉書反擊:不是質疑中央社造假,而是質疑這張照片增加人群聚集密集度的效果。游淑慧也要求中央社說明:「昨天中央社拍攝挺韓遊行的攝影技巧為何?有無也利用這長鏡頭攝影?」「昨天中央社發布挺韓和罷韓遊行的新聞則數、字數、照片等比例為何?」

游淑慧也更新自己的原先的貼文表示:「若是個人的攝影展,攝影者想要用怎麼樣的照相技巧來呈現自己心中的畫面,那些都是藝術的自由⋯⋯但若是媒體的攝影者,他的工作應該是『呈現真實』讓讀者了解,尤其中央社是國家的機器。媒體攝影記者,若利用其攝影技巧,來特別塑造一個場景感,我認為有點怪怪的。」

根據《報導者》「看看攝影」對談,在討論「蔡英文勘災照片遭裁切」的案例時,攝影師黃建亮曾指出,「每一個記者,我們在現場看到了整件事,我們對於那件事,做了一些判斷後,我們決定了那件事是怎麼樣,所以我們用那種方法去拍。」這個判斷會決定攝影師如何框圖、如何裁切。不過他也提到,照片有「證據性的功能」,因此多數攝影記者都很戒慎恐懼,擔心個人意識型態影響拍攝時的判斷。

韓國瑜質疑罷韓遊行用「大布條」來擴充人數,主辦單位發影片反駁

針對罷韓人數比挺韓人數多出15萬,《中央社》報導,韓國瑜今天前往台北市、新北市,替多名國民黨立委參選人輔選時,除了批評罷韓團體動員不是高雄市市民、沒有罷免權的外國人來湊人數,也對罷韓遊行中,常210公尺、寬12公尺的大型布條提出質疑:「這麼長的一塊布,號稱50萬人⋯⋯我說這塊遮羞布,這麼的長,完全沒有人想到,會用這種障眼法、這種遮羞布的方式來擴充人數,造成假象,比這個劉謙變魔術還厲害。」並批評「罷韓團體這種演出,完全是政治上的鬥爭,看不出正當性。」

對此,主辦團隊Wecare高雄透過臉書發布影片和照片證明,布條下也有許多罷韓民眾。《聯合報》報導,「罷韓四君子」之一的台灣基進新聞輿情部副主任張博洋表示,人數並非是用布條長度去算,50萬的人數是根據在一定比例和空間之內塞滿多少民眾來推估,韓陣營一定也一樣。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