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東南亞週報】越南拚觀光延長對日韓等八國免簽|泰未來前進黨恐遭解散引示威|伊斯蘭合作組織不滿大馬召開吉隆坡峰會

【東南亞週報】越南拚觀光延長對日韓等八國免簽|泰未來前進黨恐遭解散引示威|伊斯蘭合作組織不滿大馬召開吉隆坡峰會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向來簽證政策嚴謹的越南為拼觀光,宣布延長日韓等八國免簽證措施;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伊斯蘭合作組織,不滿日前馬國政府召開討論世界伊斯蘭問題的「吉隆坡峰會」。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鍾依吟(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45期,為讀者挑選2019年12月14日至20日期間,有關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寮國與新加坡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越南 | 延長日韓等八國免簽證拚觀光

越南延長八國公民免簽證可入境停留至多15天的政策,適用國包含俄羅斯、日本、南韓、丹麥、挪威、瑞典、芬蘭、白俄羅斯。政策自2015年起實施,原訂今年底失效,但越南政府在本周決議延長至2022年。另外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公民,免簽證政策亦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

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南韓和日本是目前越南觀光客主要來源。在2019年,中國來越人數最多,有超過500萬人;而來自南韓人數今年成長了44%,將近有350萬人造訪,位居第二。日本則為第三,有超過80萬人訪越。挪威、芬蘭等歐洲國家則是越南瞄準的潛力市場,越南觀光產業表示樂見政策延長,但對於歐洲國家來說,15天的免簽證停留期間仍然太短,希望放寬至30天

此外,越南在11月通過「外國人入境、出境、過境與居住管理法」修正案,開放外國人免簽證入境部分沿海經濟特區,可停留不超過30天,自2020年7月起生效,以鼓勵觀光與帶動投資,開放的特區名單由政府決定後公告。

越南是東協中簽證政策最緊縮的國家之一,目前僅對24個國家實施旅客免簽入境制度,包括東協成員9國等。其他東協國家則相對寬鬆,如印尼對169個國家實施免簽、新加坡158國、馬來西亞155國。

RTX6DJ73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2018年6月,越南峴港知名度假勝地巴拿山上的「黃金橋」天空步道對外開放,其建築設計就像一雙巨手雕塑撐起橋體。

泰國|未來前進黨恐遭解散 引發五年來最大示威

泰國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遭選舉委員會指控違反資金募集規定而面臨解散危機,其黨魁他納通(Thanathorn Juangruangruangkit)號召支持者上街,引發自2014年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政變上台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

選舉委員會指稱未來前進黨收受他納通達1.91億泰銖的貸款屬不法獻金,違反政黨法第72條規定,進而於12月11日向憲法法院提請解散該黨。若憲法法院裁定違法屬實,該黨包含塔納通、秘書長Piyabutr Saengkanokkul及發言人Pannika Wanich在內的15名領導階層人員都將被禁止參政,也不得在未來10年內註冊、成立、管理或參與新政黨的組織工作。

他納通於是在社群媒體發出快閃活動訊息,呼籲「受夠現狀的人們」挺身而出,短短一天的時間內便成功號召數以千計的支持者於12月14日在曼谷市區集結,其中又以年輕族群為大宗,「從推特到街頭」親身響應示威以尋求改變。他納通並向帕拉育喊話,「這次示威只是暖身,真正好戲將在下個月登場。」

儘管此次示威活動和平落幕,當地警方表示事前並未接獲集會申請,故將對他納通或未來前進黨追究非法集會的相關責任,包括在未知會當地主管機關的情況下組織抗議活動、未經允許使用大聲公、反抗執法人員等三項刑事控告

2018年3月成立的未來前進黨是泰國國會第三大黨,黨魁他納通上月才因媒體持股案遭撤銷國會議員資格。

RTS2UVCQ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泰國未來前進黨黨魁他納通

馬來西亞|馬哈迪召開吉隆坡峰會 伊斯蘭合作組織不滿

馬來西亞12月19日至21日召開伊斯蘭吉隆坡峰會,共有56個回教國家近450名代表參與,出席領袖包括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卡達國王塔米姆、以及伊朗總統羅哈尼。不過領導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OIC)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全球第二大回教國家巴基斯坦缺席該峰會,其中OIC認為吉隆坡峰會將造成回教徒分裂。

主導吉隆坡峰會的大馬首相馬哈迪於19日開幕式指出,他不想談論宗教,而是想針對伊斯蘭世界內的穆斯林事務做進一步討論,包括難民、內戰、政府失能、領土佔領、以及全球常見的伊斯蘭恐懼症等議題。馬哈迪說舉辦吉隆坡峰會就是希望能探討這些問題的背後原因,並找出解決方針。

不過1970年成立、擁有57 會員國與覆蓋16億人口的OIC,對於馬哈迪在OIC外舉辦吉隆坡峰會表示不滿。OIC秘書長尤索夫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OIC以外的回教國家峰會皆不符合回教國家利益,因為此舉將削弱OIC的行為,且同時削弱回教與回教徒。馬哈迪在峰會前曾解釋,召開吉隆坡峰會不是要取代當前機制,而是希望實際改善全球穆斯林的生活。但他認為OIC沒有提出任何方法來解決伊斯蘭世界的問題,因此希望吉隆坡峰會能在一些議題上實質推動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原積極呼籲召開吉隆坡峰會的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最後一刻決定缺席該峰會。路透社報導指出伊姆蘭汗可能是受到盟友沙烏地阿拉伯的壓力,才選擇收手。如從大馬國內政治觀點出發,有專家認為馬哈迪有意藉著舉辦吉隆坡峰會與OIC分庭抗禮,以凸顯大馬為回教國家的重要領袖之一,或將助於抵銷巫統與伊斯蘭黨長期以來對大馬回教徒的影響力。

AP_19352340088733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馬國首相馬哈迪接見出席吉隆坡峰會的伊朗總統哈桑·羅哈尼

印尼|向WTO申訴歐盟棕櫚燃料禁令

印尼在本週針對歐盟逐步禁用棕櫚油生質燃料的決定,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歐盟在2018年3月以種植過程砍伐大量林地、侵害人權為由,將棕櫚油列為非永續性產品,並決定在2030年前,逐步禁用棕櫚油作為生質燃料。印尼與馬來西亞占全球棕櫚油生產量的85%,決議一出即引發兩國的強烈反彈。

除了這項禁令,歐盟在本月9日已對印尼國家補貼的生質柴油課徵關稅。印尼表示歐盟對其重要出口品棕櫚油採取「歧視性」政策,向WTO提出申訴。貿易部長蘇帕曼托(Agus Suparmanto)在聲明中表示,印尼已於9日正式向歐盟提出諮商要求,希望歐盟立即改善這項政策。針對歐盟對棕櫚油產業的看法,印尼已進行科學研究,並與產業的利害關係人召開多次會議,可見其對歐盟禁令影響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