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變量》:深入觀察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三個慢變量,就能判斷中國未來的趨勢

《變量》:深入觀察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三個慢變量,就能判斷中國未來的趨勢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你觀察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只要去看三個最重要的推動力就行: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我們似乎對這三個推動力已經非常熟悉,但很容易低估它們的潛力和複雜性。

文:何帆

快變量和慢變量

在十九世紀的英國,有一位致力於為英國立傳的歷史作家,他就是著名的輝格黨人湯瑪斯・巴賓頓・麥考萊(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1st Baron Macaulay, 1800-1859)。他的《英國史》(On British History)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一六八五年詹姆士二世即位到一七○二年威廉三世逝世這十七年的歷史。這十七年是千年英國的命運樞紐,是諾曼第登陸以來傳統命脈的繼承,也是大英帝國未來榮光的發軔。麥考萊的著史風格自成一派。他說,最佳畫作和最佳的歷史著作用的方法都是「展示真相的裙角,卻能窺見真相的全貌」。

我的書繼承的是麥考萊的著史傳統。我為你「窺見真相的全貌」的方法是在慢變量中尋找小趨勢

接下來,我來解釋一下慢變量和小趨勢。先說慢變量吧。

歷史是由快變量決定的,也是由慢變量決定的,但歸根結柢是由慢變量決定的。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信息大多是快變量。不幸的是,信息增長的速度明顯超過了真理增加的速度,於是,在信息的增量中,噪聲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我們這個時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對信息的篩選。對快變量的迷戀,讓我們迷失在光怪陸離的世界裡,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全域。慢變量看起來沒有變化,看起來離我們很遠,看起來與我們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容易忽視慢變量,但慢變量才是牽引歷史進程的火車頭

我來舉例說明什麼是快變量,什麼是慢變量。天氣預報能告訴你颱風即將登陸,海上會有大浪,但是,只看天氣預報,你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海上會有波浪。導致海上有波浪的真正原因是有月亮和太陽。月亮和太陽的引潮力引發潮汐現象。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也就是朔日和望日,月亮和太陽的引潮力方向相同,會產生大潮,也稱朔望潮;每逢農曆初八和廿二,也就是上弦和下弦,月亮和太陽的引潮力互相削弱,會產生小潮,也稱方照潮。天氣是快變量,月亮和太陽是慢變量。

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Robert J. Gordon)教授是一位觀察慢變量的寂寞高手。他在二○一六年出版了一本厚達七百多頁的著作《美國增長的起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11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在微軟的全球CEO(首席執行官)峰會上,你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這本書。《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談到過這本書,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談到過這本書。你能注意到他們在談論這本書的時候臉上那種古怪的表情,他們說:「戈登教授的書寫得非常好,但是……」

為什麼湯馬斯・佛里曼和比爾・蓋茲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因為戈登教授的觀點讓他們坐立不安。我們聽過很多技術樂觀主義者的預言:科技會讓人類的明天更美好,未來的經濟增長會比現在更強勁。這些「先知」像擠在狂歡節人群前排的觀眾,興奮地告訴我們下一輛遊行花車上都有什麼稀罕玩意兒,只有戈登教授站在沿街的摩天大樓頂層落地大窗戶的後面,注視著下面渺小而喧鬧的群眾。

戈登教授向我們提供了一種觀察人類進步的「上帝視角」。我們看到的技術進步是快變量,他看到的技術進步卻是慢變量。戈登教授說,美國在一八七○至一九七○年間出現了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濟「大躍進」。美國這次的經濟「大躍進」是由影響了我們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創新帶來的:從電到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空調和電梯,從汽車、輪船、飛機到城市化,從電話、電報到新聞、零售。那麼,二十世紀九○年代由電腦引發的「新經濟」呢?戈登教授說,對不起,這只是一次小規模的「迴光返照」。從歷史的大尺度來看,電比電腦更重要。

戈登教授讓我們注意到很多司空見慣的事物原來如此具有革命性。假如有一棟中世紀歐洲貴族的城堡和一套二十一世紀的公寓讓你選,你選哪一個?當然是選二十一世紀的公寓。雖然中世紀的城堡巍峨壯觀,但它沒有和其他房屋互聯互通,沒有給水、排水,沒有電燈、電話,沒有Wi-Fi(無線網路)。假如有一個十九世紀的農莊和一個二十世紀的超市讓你選,你選哪一個?你應該選二十世紀的超市。雖然十九世紀的農莊不用化肥和農藥,產出的都是有機食品,但沒有食品工業的發展,食物無法保質保鮮,你很可能會吃壞肚子,甚至可能會餓死。那麼,我再問你,抽水馬桶和智慧手機,如果只能選一個,你選哪一個?我選抽水馬桶。

慢變量是一種一旦打開就無法合上的趨勢。戈登教授指出,在一八七○至一九七○年這一百年裡,後五十年(也就是一九二○至一九七○年)的經濟進步比前五十年的更大。等一下。前五十年的美國經濟躍進我們可以理解,畢竟,從電燈到電話,從汽車到火車,這些發明都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一九二○至一九七○年?請你回想一下美國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一九二九年爆發了股災;三○年代是大蕭條;三○年代末美國被拖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五○年代和六○年代美國是管制經濟,並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場經濟。遇到了這麼多的阻礙,美國居然在一九二○至一九七○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