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社會對移工好感度下跌,同工同酬引排外情緒

新加坡社會對移工好感度下跌,同工同酬引排外情緒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國人與移工是否該同工同酬,無論是台灣或新加坡,始終是敏感的課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過半的新加坡人認同過多的外籍移工會威脅到本土文化和傳統,可見新加坡人與外籍移工的隔閡之深

文:李國豪

編按:本文中的「本地」、「我國」是指新加坡,「國人」是指新加坡人,「客工」是指移工。

政府因此開始收緊客工政策?

本地究竟需要多少外籍客工、他們應該獲得什麼程度的待遇乃至國人對客工的觀感,一直都是國人熱切關注和討論的議題。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今國人對外籍客工的整體好感度較2010年有所下降。

這份主題為《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對外籍客工的公共態度》(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Migrant Workers In Japan,Malaysia,Singapore,and Thailand)的調查研究由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婦女署展開。

該研究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日本訪問了四國的4099名民眾,其中新加坡共有1005人受訪。

該研究透過各國民眾對外籍勞工的知識、態度和實際行為三個指標得出一個KAP(Knowledge, Attitude, Pratice)指數,分數越高,代表該國對外籍客工的整體支持度越高。

新加坡在本次的調查中獲得29分,較2010年調查結果的36分少了7分。換句話說,比起2010年,現在國人更不支持外​​籍客工在本地的存在。

20191219_kap_index
Photo Credit:國際勞工組織
新、馬、泰三國的KAP指數起落。 (報告截圖)

勞動力短缺但就是不想要外勞

報告指出,70%國人承認本地勞動市場面臨勞動力短缺,但只有25%國人認為上述缺口應該由外籍客工填補。

儘管如此,58%受訪國人同意外籍客工會對新加坡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比日本(34%)、泰國(32%)和馬國(30%)更高。

上述略顯矛盾的數據顯示,多數新加坡人體認到外籍客工對本地經濟的重要性,但基於其他理由仍傾向不開放更多外籍客工來到本地。

根據人力部今年6月的最新數據,本地共有近140萬名外國客工,包括25萬5800名家庭幫傭、28萬4300名建築客工及18萬9000名擔任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持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的外籍人士。

循著這個脈絡,紅螞蟻接下來抓出幾個可能導致國人比較排斥外籍客工的重點。

外勞導致犯罪率上升是一種迷思

報告稱,超過半數國人對外籍客工抱有客工比較可能犯罪的負面印象。 52%的受訪國人認為客工移入我國會導致犯罪率提升,不過報告強調這種刻板印像其實並沒有依據。

關於新加坡外籍客工和犯罪率的關聯並沒有太多數據可考。

根據《今日報》2008年的一篇報導,內政部提供的2007年數據顯示每10萬國人當中有435人因案被捕,相比之下每10萬外籍客工只有227人被逮捕。

上述數據說明單就2007年而言,外籍客工犯罪的可能性遠低於本地人。

必須特別點出的是,一年的數據並不足以彰顯全貌。持平而論,在相關數據缺乏的情況下,無論是客工或國人都不應該被視為犯罪率提升的罪魁禍首。

同時,儘管超過半數(52%)的國人認為外籍客工會提高犯罪率,但相關比例比起馬國(83%)和泰國(77%)並不算高,且和日本(51%)不相上下。

然而,這也有可能是由於新加坡和日本的治安水平普遍較好,使較多新加坡人和日本人對自己國家的治安充滿信心:

「諒你來了也不敢犯案。」

SINGAPORE - LITTLE INDIA - RIOT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圖為2013年發生於新加坡小印度的騷亂,新加坡人仍記憶猶新,但報告稱客工導致犯罪率上升並無根據。

新加坡人傾向認為客工會破壞本土的文化與傳統

報告顯示,多數國人(53%)認為外籍客工會威脅到本地長期以來的文化和傳統。

不過這並不表示國人對外籍客工充滿戒心。報告指出,只有32%受訪國人不信任外籍客工,覺得他們缺乏工作倫理。

同樣的,比起馬國和泰國,新加坡較少人擔憂外勞會破壞我國的傳統與文化,日本的情況則和新加坡相差無幾。

20191219_culture
Photo Credit:國際勞工組織
超過半數新加坡人擔憂外籍勞工會破壞當地文化和傳統。 (報告截圖)

但報告的另一項數據指出,只有41%國人認為客工應該擁有成為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管道,顯示國人並不熱衷於接納客工長居本地。

儘管如此,在多數國人認為客工會破壞本地文化與傳統及不應該獲得公民權或永久居留權的同時,仍有61%國人表示願意協助客工融入本地社會,同時也有54%國人會在他人歧視客工時站出來為客工說話。

日本有過半數國人(53%)同意給予客工申請公民權的機會,這比我國的41%來得多。但他們卻只有39%的人口願意協助客工融入社會,且只有26%日本願意在客工受辱時相挺他們。

這或許可以顯示本地國人儘管對客工成為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有所保留,但卻更願意協助他們融入本地社會及為他們發聲,前提是客工不會因此而獲得永久住在本地的權利。

大部份國人不支持客工和本地人同工同酬

相對國人在前幾項指標比較趨向溫和的態度,一旦說到工資,國人的負面感受暴增。報告顯示,大部份國人並不認同客工和本地人在從事同一份職業時,應該獲得相同的工資。

60%的新加坡人認為客工不應該和從事類似工作的國人一樣,獲得對等的工資和福利。

這項數據比馬國(58%)、泰國(52%)和日本(35%)來得高。

但報告的另一項數據則顯示,只有35%國人不認同客工應該享有和本地人一樣的工作條件。

也就說是,只要薪水和福利都比客工好,大部份國人沒有那麼怕輸,他們並不介意客工的工作條件是否和自己匹配。

幻土劇照
Photo Credit:聯影
圖為新加坡電影《幻土》中,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移工主角與南亞裔移工共舞。

互動減少導致新加坡人對客工好感度下降

說到底就是個「錢」字,綜觀上述數據不難發現國人最在乎的是外籍客工不應該獲得和本地人一樣的工資待遇。

整體而言,比起2010年,新加坡、馬國和泰國對外籍客工的整體好感度都減少了。報告稱,這是由於當地居民和外籍客工缺乏互動所致。

以新加坡為例,經常和客工互動的國人從2010年的59%下降至2019年的56%,完全沒有和客工互動的國人則從2010年的7%上升到今年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