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途》導讀:在台灣同婚專法制定,天沒下紅雨之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同婚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勢將成為未來各界關心的重要議題。而這本書正可以為我們帶來各方面的解答。
文:王鼎棫(網站「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東吳大學及靜宜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導讀】台灣的侶途:在同婚專法制定,天沒下紅雨之後?
先回顧一下,台灣同婚議題走到哪了?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大法官用釋字第748號宣告民法不讓同性戀者結婚的規定違憲,命相關機關要在解釋公布日起兩年內修法或立法,才能平等保障同性伴侶的婚姻自由。而為了避免相關立法沒辦法及時在兩年內完成,大法官更宣告若逾時未完成修法或立法,同性伴侶就能直接用本號解釋登記結婚。
此外,本號釋字更大力為同志除去污名與歧視,像是在解釋理由書清楚指出:過去同志被社會傳統及習俗給排斥,長期禁錮於暗櫃之中,受到各種事實上或法律上的歧視,況且性傾向是一種難以改變的個人特徵,來自於生理與心理因素,觸發於生活經驗或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大法官更引用各國際衛生組織與重要醫學組織的資料,確認「同性性傾向本身並非疾病」,鄭重宣告性傾向是人類的正常表現,既非精神疾病,更不是人格發展缺陷,並沒有治療的必要性。
二○一八年初,反同婚團體為了防止同婚進入民法體系,提出三項公投,多方限制同婚發展,像是「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等提案。挾著強大的組織動員,這波公投取得了六成以上的得票率,並全數獲得通過,賦予行政院提出法律修正案,立法院定期完成審議的種種義務,這樣的結果可說是反同方扳回一城的表現。
公投開票的那一夜,讓許多挺同人士非常沮喪,長久以來的抗爭成果,彷彿在這一刻完全凋謝,社會氛圍也讓挺同方一時難以面對。
時序跳到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四日,適逢「國際不再恐同日」,既然公投確認了制定專法的方向,立法院只好趕在立法時限之前,五月十七日通過了《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並定於同月二十四日正式生效。通過之際,立院外3萬多名的同婚支持者爆出如雷掌聲,不少同性伴侶相擁而泣;也許這結局不夠完美,但也意味著從生效日起,年滿十八歲的台灣同性伴侶終於可以依法前往戶政機構登記結婚。
《BBC》、《CN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衛報》(The Guardian)都在第一時間,在網站上發布「台灣通過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法」的新聞,肯定台灣同婚運動的發展。

《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保障「相同性別之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的永久結合關係」,使得無論何種性別,都能依法登記結婚。開放登記首日,全台有不少新人趕往當地戶政事務所辦理,知名圖文作家厭世姬也和劇作家簡莉穎在信義戶政事務所完成登記,許多媒體守候在各地戶政事務所,透過鏡頭,記錄台灣歷史性的一刻。
同一時間,反對同婚的「下一代幸福聯盟」則痛斥立院罔顧民意,台灣民主已死,並將號召民眾在二○二○年大選,「下架」違背民意的立委與總統。
面對風雨欲來,行政院也隨即發布釋字748號懶人包,除了解釋此次立法的主要內容外,也對不實謠言進行闢謠,特別強調本法並未開放「近親結婚、多P、外遇、亂倫、雜交、人獸交、性解放」等行為,更指出「孩子不能夠叫爸爸媽媽等情事」純屬謠言,孩子對爸媽的稱呼絕對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爸爸、媽媽」的稱謂本來就非《民法》所定,民眾依舊能夠繼續使用。
婚姻平權作為同志運動長期奮鬥的象徵,凸顯出同志人權運動與各方勢力的競逐,將會一直持續下去。而同婚之路的演進,簡單來說,就是把同志進入家庭的訴求,向社會尋求支持,並透過公權力予以承認,走向制度化的一系列過程。
當世界各國媒體紛紛盛讚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台灣同志權益發展,似乎隨著婚姻平權的達成,跌跌撞撞也來到階段性高峰。同婚對於台灣社會與文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勢將成為未來各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而這本書正可以為我們帶來各方面的解答。
該如何閱讀本書呢?
如同經典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提及:圍繞關鍵字的論述,通常就是作者的重要論點。所以接下來你只需要把作者散佈在整本書的論點集合起來,自己做成筆記,最後就能生出「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也就是說「閱讀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動的事…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這個讀者比另一個讀者更主動一些,他在閱讀世界裡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強一些,收穫更多一些。」所以閱讀的目標,就是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
因此基於我們法律白話文團隊的精神,以下導讀將把本書章節及討論議題,依照本文關心的主題重新排序,使用較為通俗的字彙,帶領讀者們進入該書作者的世界。
簡單來說,作者在世界各地尋找證據,試圖發現賦予同性婚姻或近似婚姻的權利將對社會帶來什麼效果,觀察人們在文化上對於同志的認識可能會有什麼改變。
而這樣用傳統法學以外的方式,實際把法律當作社會系統的一環,觀察制度的實際運作,不只提醒我們注意法律對各社會領域所造成的影響,也會注意法律現象往往跟許多政治、文化與社會關係交織。這樣的觀察,無疑能提供我們一個分析框架,幫助我們理解同婚法律在台灣社會的後續發展。
看不清楚的路,試試跟著外國月亮走?
- 同志為何要進入婚姻?
例如本書訪問兩對未婚的伴侶表示,他們對於這段關係是否能長久感到懷疑,這也影響了他們對婚姻的想法──正因內心有疑慮,他們選擇了註冊伴侶制,一方可以取得公民權,他方對外也不會被貼上「已婚」的標籤。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