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石虎不哭!部分國有地開放保育認養,苗栗認養案最快明年1月底簽約

石虎不哭!部分國有地開放保育認養,苗栗認養案最快明年1月底簽約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替台灣的生物保育盡一份心力,財政部國產署將國內部分國有地開放給保育團體認養。在近年引起許多關注的石虎,則由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申請苗栗通霄的土地認養,預計最快可以於明年1月底簽訂認養契約。

為了替台灣的生物保育盡一份心力,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簡稱「國產署」)將國內部分國有地,開放給保育團體認養。目前已有包括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高雄市野鳥學會等團體認養成功。而在近年引起許多關注的石虎,則由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申請苗栗通霄的土地認養,預計最快可以於明(2020)年1月底簽訂認養契約。這也是自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三讀以來,另一個石虎保育的重大突破。

石虎保育國有地認養案,將於2020年初簽約

(中央社)為石虎保育盡一份力,財政部國產署日前盤點合適國有地,開放保育團體認養,石虎保育的首宗認養案預計最快在2020年1月底簽約,地點位於苗栗通霄,將與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攜手,為石虎打造安心成長棲地。

財政部國產署表示,國有土地面積廣大,經管的國有非公用土地高達22萬公頃,其中有不少位於海岸地區、濕地、埤塘或山區的邊際土地,基於促進生態保育,今年1月30日訂定「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開放保育團體可來申請認養國有邊際土地。

針對石虎保育,國產署也特別尋求林務局協助,找出石虎出沒熱點,在石虎頻繁出現的苗栗、南投、台中淺山地區,盤點出具延續性的塊狀國有地,提供清冊供保育團體認養。

國產署指出,日前已有兩件認養案成功簽約,一件申請團體為高雄市野鳥學會,認養嘉義布袋鹽田國有土地約91公頃,另一件申請團體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認養台南七股鹽灘國有土地約361公頃。

國產署官員說,從12月26日起,與上述兩協會展開為期6年的認養契約,目標為維持當地鳥類生態環境保護,同時推廣環境教育,盼能向下扎根。

國產署官員指出,第3宗認養案的審查會議也於日前召開完成,主要致力於石虎保育,申請人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認養地點位於苗栗縣通霄鎮楓樹窩段266-1地號國有地,面積約520坪,預計最快明年1月底、最晚2月就可簽訂認養契約。

國產署官員說明,認養國有地面積雖不大,但位置夾在私有地中間,跟據掌握,保育團體已與周遭私有地地主取得共識,會併同一起進行石虎保育,合起來面積就放大不少;周遭大多種植水稻,初步規劃輔導農友轉型更為環境友善的耕作模式,搭配體驗活動,進行保育及環境教育。

國產署官員表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已表示,希望擴大認養標的,國產署也正配合提供國有地清冊供參考,樂見未來能有更多合作認養案件,歡迎各界保育團體來進行認養。

從挫敗中爬起,苗栗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保育單一物種自治條例」縣市

根據台大科教中心的資料,亞洲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一種廣泛分佈於東亞及南亞淺山森林的小型貓科動物。依照骨骼形態、毛色、體型大小等型態差異,可以再細分為12個亞種。

依照這套12個亞種的分類方法,台灣和香港、新加坡、日本及中國(東北地區除外)等地的亞洲豹貓,都屬於中華豹貓、也就是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sis)。自從2015年台灣雲豹正式被學界認定野外絕跡之後,石虎遂成為台灣唯一現存的原生貓科哺乳動物。

石虎保育雪上加霜  監測相機遭竊又傳路殺
Photo Credit: 中央社
苗栗縣曾發生38台監測野生動物的紅外線自動相機遭竊的情況,讓石虎保育工作雪上加霜。圖為苗140縣道發生的一起石虎路殺事件。

然而石虎在台灣的生存並非安全無虞,在2008年7月2日,石虎被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調整至「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也就是從二級保育類,變成一級保育類。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2011年到2019年1月20日,全台共有75筆石虎路殺紀錄,其中苗栗縣有54筆。路殺熱區包含苗29線、苗128縣道、苗52線,以及苗140縣道。

被視為石虎保育指標的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於2018年遭縣議會退回。苗栗縣府修正部分條文後在今年再度送交縣議會審查,但6月時又遭到否決,被視為石虎保育法制化的一大挫敗,亦引起注重保育民眾及相關學界的重視。當時台灣石虎保育協會便曾表示:「保護我們的美好環境,居然是那麼困難的事情。」

至今年12月,苗栗縣有議員再度送交《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提案,在跨黨派議員支持且達成共識下,條例順利通過三讀,終於讓苗栗縣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保育單一物種自治條例」的縣市。

除了條例通過之外,苗栗縣政府亦在今年獲農委會核定補助辦理「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透過獎金鼓勵民眾一起參與石虎保育。從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分為友善石虎農地獎勵金、自主巡護棲地獎勵金、棲地出現石虎獎勵金;使配合調查及保育的養禽戶、農民及社區都可以申請獎金。透過公私協力,共同守護台灣的環境及生活於其上的各種生物。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