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用人性與科幻電影解讀「路易莎 vs. 星巴克」的咖啡之爭

用人性與科幻電影解讀「路易莎 vs. 星巴克」的咖啡之爭
Photo Credit: IMD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星巴克毫無個性的裝潢,就像是千篇一律的無聊科幻電影,缺乏了想讓人探索的動機,路易莎咖啡在連鎖體系下,准許了靈魂用自己方式呼吸的空間,就像在未來的科幻故事裡,人性的溫度不見得要完全被犧牲。

文:老爹談影

即便距離《銀翼殺手》上映以經38年過去了,民生社區大部分還是併排的五樓公寓,即便增添紙醉金迷的信義區,莊敬路與吳興街還是保留了十幾年前的樣貌。那個高聳入雲的大廈並沒有取代熟悉的風景。

面對社會秩序的制約,我們愈渴望人性的保留。

路易莎咖啡廳遍地開花,擠壓了咖啡龍頭星巴克的存在。雖然不少人主張是價格優勢使然,但我認為路易莎咖啡館雖然是連鎖店,但每家分店都有自己的風格,暖色系的木製傢俱,保留紋理的石灰牆,星巴克比較像是統一出場的系統家具,布置都有統一的規格,其實感受不太到居家般的放鬆感。

站在消費者立場 路易莎成功搶客(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咖啡連鎖品牌路易莎(Louisa)強調平價也能喝到好咖 啡,站在消費者立場思考,進一步提供多元服務。學區 附近的輔大門市,就有不少學生喜歡到店內自習、討論 ,因此門市內引進長桌,並廣設插座,客人停留時間變 長,同時也提升客單價。 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08年4月5日

面對制度加諸在己的壓迫,我們更渴望脫離冰冷的框架,想要在都市叢林裡感受自己的存在被重視。四十幾年前的科幻,總是表達人際關係愈疏離,但四十幾年後的現在,人們卻主動想要拯救瀕臨消逝的連結。

每個人喜歡科幻的理由不一樣,有人因為影像中的科技奇觀而著迷,也有人愛上蘊藏奇觀影像下的哲學糾葛,我個人則是喜歡日常生活在未來延伸的真實感,若科幻裡有太多超乎我常識之外的事物,我會比較沒有安全感。

現在最引人著迷的科幻,主題都圍繞在對抗機械化社會制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能被用各種方式保留下來,若要達到這種目的,就必須跟周遭的人產生積極的連結。

咖啡館某種意義上,就是抵抗機械社會化制度的存在。我認為一間咖啡館要開的好,你個人要懂得生活,懂得如何充實自己的生命,因為一間咖啡館裡的角落跟擺設,都會暴露出經營者的生命痕跡,喜歡電影跟喜歡烹調的人開出來的咖啡館絕對不會一樣。星巴克毫無個性的裝潢,就像是千篇一律的無聊科幻電影,缺乏了想讓人探索的動機。

星巴克,舒茲
Photo Credit: AP/ 達志影像

科幻電影裡出現的百層大樓,究竟是因為我們希望它出現而出現,還是恐懼它的出現而出現?幾十年下來,有些科幻場景沒有被實現,或許之所以讓它們在電影裡出現,是顯現對於它的存在的恐懼,就像我們或許會喜歡《機器戰警》裡酷炫的機器人,但我們應該不樂見現實有人除了大腦之外其餘都被改造成機械,因為電影裡的生化機器人,象徵著人類被資本主義活生生的解構與重組,我們的靈魂困在冰冷的算計跟體制裡,我們外在的身分要因應世界的規則做替換。或許《銀翼殺手》裡高聳入雲的大樓,並不是希望未來能出現這樣的高樓大廈,而是象徵著我們害怕與別人失去連結吧?

MV5BMjM3NDQ5NjM2M15BMl5BanBnXkFtZTgwNTI3
Photo Credit: IMDb

我喜歡的科幻電影,並不是那些刻意把未來描寫的愁雲慘霧的類型。擅長拍攝科幻電影的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並不會讓悲觀論占據整個未來的世界。

《阿凡達》雖然也有用戰爭科技征伐外星民族的場面,但另外一群科學家卻藉由科技,努力地與納美人產生善意的交流。人類的文明從會使用火開始,但人類會因為火災而停止使用火嗎?或許最有趣的科幻故事,是著墨於如何用科技保持人性這件事吧?

MV5BMTAwNDUyMTU2NDVeQTJeQWpwZ15BbWU3MDQ1
Photo Credit: IMDb

路易莎咖啡在連鎖體系下,准許了靈魂用自己方式呼吸的空間,就像在未來的科幻故事裡,人性的溫度不見得要完全被犧牲。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