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資訊圖表】2020「第三勢力」得票創新高,哪些小黨的立委當選了?

【資訊圖表】2020「第三勢力」得票創新高,哪些小黨的立委當選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而今年選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和沒有那麼亮眼的民進黨名單,以及不少覺得驚艷的小黨不分區名單,最後到底哪些人進入立法院呢?

今年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多政黨角逐不分區立委的一次,共有19個政黨、216人搶占34個不分區席次,扣掉國民黨和民進黨還有17個「小黨」,就是一般俗稱的「第三勢力」。因為從2008年改為「單一選票兩票制」後,小黨要在區域立委下來下席次難度太高了,搶攻「政黨票」(34席不分區立委)就成了第三勢力的主戰場。

近三屆的立法院113席,除了國民兩黨之外,所有小黨加起來從2008年的5席(無黨團結聯盟3席、親民黨1席、無黨籍1席),2012年的9席(親民黨3席、台聯3席、無黨團結聯盟2席、無黨籍1席),成長到2016年的10席(時代力量5席、親民黨3席、無黨團結聯盟1席、無黨籍1席)。

上屆(2016)年超過5%門檻的政黨僅有國民黨(26.91%,11席)、民進黨(44.06%,18席)和親民黨(6.52%,3席)、時代力量(6.10%,2席),時代力量也成了立法院藍綠之外第三大黨。而本屆超過5%的政黨則有民進黨(33.9%)、國民黨(33.3%)、台灣民眾黨(11.2%)、時代力量(7.7%)。

如果不只看席次(只有政黨票過5%的小黨有席次),再看「得票率」的話更可以發現,藍綠以外的得票率從2008年的11.9%、2012年的20.8%,到2016年已經達到29%,很明顯不斷在成長。而今年更一舉衝到了32.8%。

而今年選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和沒有那麼亮眼的民進黨名單,以及不少覺得驚艷的小黨不分區名單,最後到底哪些人進入立法院呢?

graphic

選前的各種封關民調中,親民黨、台灣基進、綠黨和新黨的政黨票大多在1~5%之間徘徊,最終得票率不到5%(無法獲得席次),但超過1%的政黨有:親民黨(3.6%)、台灣基進(3.1%)、綠黨(2.4%)、新黨(1%)、一邊一國行動黨(1%)。

雖然無法獲得席次,不過依據《選罷法》,在立委選舉的「政黨票」部分,得票率只要超過3%,即可得到「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超過2%,下次可以直接提名不分區名單(不用先提10名區域立委、200萬保證金);超過1%的話,至少政治獻金可以抵稅。

graphic_(1)

相關報導:

核稿編輯:楊之瑜


“2020台灣立委選舉”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