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圖表】第三勢力與他們的產地:最不被「藍綠綁架」的地方在哪兒?

【資訊圖表】第三勢力與他們的產地:最不被「藍綠綁架」的地方在哪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的17個小黨在政黨票的總得票率首次超過三成,表示不願投給藍綠的選民越來越多。我們分析台灣基進、台灣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的主要票倉,試著找出「最不被藍綠綁架」的選區,並且進一步發現民眾黨與時力票倉有著正相關的關係。

只有兩個區域在本屆的得票率退步超過1個百分點,分別是花蓮縣光復鄉(少3.9個百分點)、豐濱鄉(少3.5個百分點),很可能的原因是,時代力量在2016年不分區提名高潞以用為第一名之後得票率「特別高」,她是光復鄉人,而她在2019年因其國會助理涉違反利益迴避原則一案被開除黨籍、喪失立委資格,該助理涉嫌補助的其中一個地方協會就位在豐濱鄉。2020年該區回復「正常」支持度而退步了。

時代ver4

進一步分析2020的政黨票得票分佈會發現,時代力量最主要的票倉也是以六都為主,不過相較民眾黨更為平均、都落在7-8%之間,而在六都共獲得共59萬7627票,也只佔全台得票的五成四。

此外,也可以注意到幾個明顯得票率偏高的地區,像是新竹縣的竹北市(12.04%),以及拿到全台最高政黨票11.5%的新竹市其轄下的東區(12.46%)、北區(10.71%)、香山(10.54%),還有苗栗縣的頭份市(11.43%)和竹南鎮(11.3%),這幾個地方的支持度較高可能和該黨在2018年勝選的幾席市議員有關:

  • 新竹縣第一選舉區(竹北市)議員:連郁婷
  • 新竹市第一選區(東區)議員:蔡惠婷
  • 新竹市第四選區(北區)議員:林彥甫
  • 新竹市第五選區(香山區)議員:廖子齊
  • 苗栗縣第五選區(頭份、三灣、南莊)議員:曾玟學
  • 苗栗縣第四選區(竹南、造橋、後龍)議員:宋國鼎

眼尖的讀者可能也有發現,屏東枋寮的得票率也特別高(12.4%),猜測是因為黃國昌長期關注枋寮「樂樂養雞場」問題,居民多年抗議都無解後,終於在去年遭屏東縣府勒令停業,許多居民在選前還自發幫時代力量打廣告所致。

4. 第三勢力的「共同票倉」在哪兒?

看完上述三個小黨的分析,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除了基進主要票倉在中南部,民眾黨和時代力量在全台的得票分佈其實滿相似的。如果再細看,就發現還有一個明顯的共通點,就是竹北和新竹市的得票率都偏高。

進一步把民眾、時力兩黨在全台各區鄉鎮市的得票率以「XY散佈圖」呈現會發現,藍綠之外的國會第三、第四大黨的民眾黨和時代力量是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地區,如果民眾黨的得票率高,通常時代力量的得票率也較高,反之亦然。

而民眾黨和時代力量此次共獲得快2成的政黨票,是台灣最主要的兩個「第三勢力」小黨。換個角度,也可以說,在民眾黨和時代力量的得票率都比較高的地區,也是全台灣比較願意投票給「第三勢力」的地區,也就是最不容易被「藍綠綁架」的地方:

民眾黨與時代力量相關ver2

為什麼這兩個區域最不容易被「藍綠綁架」可能需要進一步分析,不過新竹縣竹北和新竹市東區有幾個特點:「

  1.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竹科)主要就在新竹市東區,光是園區就業人口就多達15萬人,但新竹市區腹地狹小,許多移居人口以竹北市的重劃市區為暫居地,後又轉移到東區的關埔特區居住。
  2. 竹北每年人口淨成長5000人上下,到2019年5月竹北市設籍人口已超過19萬,竹北也是全縣13鄉鎮人口數最多的區域。新竹縣政府統計2017年的流動人口更有25萬人,其中有50%都是外來人口。(蘋果報導
  3. 內政部統計,2018年台灣本島只有5個縣市人口正成長,新竹市(10.2%)、新竹縣(8.7%)分別拿下第2、3名,而大新竹人口數也已突破100萬人。(蘋果報導
  4. 據主計處2014年統計,新竹市已追過台北市,成為全台每戶所得收入最高的城市,新竹縣則位居第3名。(圖表分析顯示: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市東區、苗栗縣的竹南鎮和頭份市都是該縣市村里收入最高的地方)
  5. 內政部地政司2018年發布「哪一縣市的房屋所有權人最年輕?」統計,全國年輕屋主比率最高縣市是新竹縣,40歲以下屋主占比達27.3%。
  6. 年齡分佈上,20~39歲的選舉人數,新竹縣和新竹市的佔比分別是全台第二高(37%)和第三高(36%),即便到40~49歲的區間,兩個縣市都是全台第一高(22%),可見這裡的選民明顯比較年輕。(資料來源:中選會
  7. 在「分裂投票」(總統票和政黨票)最嚴重的縣市中,國民黨的第四高和第五高分別是新竹縣和新竹市,都掉了7個百分點以上;民進黨的第一高市新竹市(掉了快27個百分點),新竹縣則是第六高(掉了23個百分點)。(聯合報導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