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時代力量迂迴的「進步本土第三勢力」路: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時代力量迂迴的「進步本土第三勢力」路: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浴火重生後的時代力量,脫去了側翼小綠的外殼,在可預見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挑戰,大概有以下幾點:

文:林邑軒

不分區7.75%得票率,1,098,100張選票;新竹市在藍綠黃三角戰局下,高鈺婷拿下28.61%、73,770張選票,這是經歷過退黨風波、一度幾近滅黨的時代力量,在2020立委選戰交出的成績單。

這是一個說不上勝利,但遠遠不是大敗的結果。時代力量在確立「不當小綠」的自主路線後,以公平正義、不被收買、最強的監督力量等訴求打出的第一戰,雖未能拿下預期的席次(四席不分區+一席區域立委),卻也站穩了腳步,凝聚了一批經過「純化」的時力支持者。

這些經歷了民進黨側翼、網軍不斷地拷問、淘洗,卻仍選擇時代力量的選民,勾勒了時力當下的現況,也預見了未來的可能發展與挑戰:

1. 不當小綠的進步本土路線成形

時代力量在創黨之初,高舉進步本土大旗,希望在後國民黨時代,形成兩個本土政黨相互競爭的政治態勢。然而,民進黨在2015年底就意識到,讓另一個本土政黨壯大來與自己競爭,明顯違背了民進黨自身的政黨生存邏輯。

於是,從2016年選前的集中選票,2016年後國會的競合到對抗,側翼政黨、網軍圍攻黃國昌以割裂時代力量的戰略布局,無不指向這個過於早發的威脅。民進黨的戰術是成功的,在林昶佐、洪慈庸相繼退黨後,時力的支持度一度跌落至5%以下。

然而歷史是弔詭的,恰恰在擺脫小綠路線後,時力提出了尚稱亮眼的不分區名單,以公平正義的主訴求,吸納了總統票投蔡英文,卻對民進黨內政多有不滿的選民。浴火重生後的時力,脫去了側翼小綠的外殼,留下了一條進步的本土路線。結果證明,這是一個更堅實、穩健的形貌,比2016年獲得了更多選民的認同。

2. 輕黨派意識年輕世代成為支持者主力

從最常見的藍綠光譜(G1最藍~G9最綠)來看,時力的支持者,已經逐漸從G7~G9向G4~G6位移。但是,光從藍綠光譜來看,恐怕會導致一種過於簡化的誤導:時力支持者逐漸由深綠轉向淺藍、淺綠。更細緻的說法是,整體的藍綠光譜已經發生質變,G1、G9兩端的深色選民逐漸減少,取而代之是中間淺色地帶的增加。時力的支持者,主要來自於這些增加的淺色地帶。

光譜的稀釋,主要來自於選民年齡結構的變化。40歲以下,特別是20~29歲這個年齡層,身處多元的資訊環境,接收訊息量大,反省、思考頻率快,容易養成對事不對人/黨的彈性,不易形成固著的黨派意識。這是時代力量,同時也是民眾黨大有斬獲的世代。從高中生、大學生的模擬投票,可以看到同樣的結果。

3. 科技產業衛星都市成為時力和民眾黨票倉

進一步觀察時力政黨票大有斬獲的地區,除卻不分區候選人的故鄉(新北汐止、嘉義竹崎)、特殊議題(屏東枋寮)外,大多集中在科技產業聚集的衛星都市,例如新竹縣的竹北、寶山,新竹市的東區、北區、香山,苗栗縣的竹南、頭份等地。這些區域,除了有縣市議員的耕耘、區域立委候選人拉抬選情的因素外,時力的訴求與整體不分區候選人的品牌形象,也獲得科技業上下游從業人員的支持。從民眾黨在各鄉鎮市區的得票,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28tldv1gr6vauiaz48zm4bj5cmqayn

這足以說明,除了政治路線、世代分層兩大軸線外,產業聚落形成的相似產業就業群體,已經逐漸形成另一個決定政黨票分布的重要因素。

立基於這樣的現況,時代力量在可預見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挑戰大概有以下三點:

1. 議員席次可望大幅成長

此次不分區的得票,在雙北、桃園與竹竹苗都拿下8%以上的選票,台中、台南、高雄也都有7%以上。這些區域,共有超過100個縣市議員的選舉區,多數區域的當選門檻並未超過7%。因此,可以樂觀的預期,時力在2022年的議員選舉,可望從當前的15席,大幅成長至40席以上。在六都、竹竹苗縣市議會成立黨團,成為地方議會的第三大黨。

2. 區域立委、行政首長選舉仍面臨重大挑戰

然而,從此次新竹市立委選戰結果來看,時代力量在藍綠皆提名的情況下,要在區域立委、行政首長脫穎而出,順利當選,仍需以縣市議員作為基層組織,才能與藍綠兩大黨候選人一較長短。

對於時力而言,除了已有厚實基礎的新竹市、全國媒體曝光度最高的台北市以外,在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規模較小的鄉、鎮、市長選舉,相較於縣市長選舉,可能是成本較低,也較能夠容許失敗的練兵場所。

3. 與民眾黨的競合關係

最後,未來四年時代力量的生存課題,最主要還是在於與民眾黨的競合關係。這次的總統選舉,投給民眾黨的158萬張選票,最保守估計至少有六成~七成、至少100萬張的總統投給蔡英文。這就是時代力量的進步本土路線,應該爭取的另外100萬張選票,也是2022年能夠在區域立委、行政首長攻城掠地不可或缺的助力,也是應避免的阻力。

這些選票如何挪移,如何在一定的共識下,支持共同的候選人,這是時代力量未來的課題,也是台灣能不能有一個堅持進步本土路線的第三勢力的答案,期待時代力量,在未來能交出一張不一樣的成績單。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