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下雨了!澆熄32處森林大火,但可能造成其他「災害」

澳洲下雨了!澆熄32處森林大火,但可能造成其他「災害」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地燒成的灰燼也可能被大雨衝進自然水系,小則污染水資源、影響民眾的飲用水衛生;大則可能巨幅降低水系的含氧量與酸鹼值,嚴重破壞河川溪流的自然生態。

澳洲野火延燒災情慘重,不過遭叢林野火蹂躪的澳洲東部部分地區包括雪梨、墨爾本與布里斯班等地都天降甘霖,傾盆大雨已經幫忙澆熄新南威爾斯州的32處叢林大火,16日(週四)早晨大火的數量,已經從120處減少到88處,火勢稍微獲得紓緩。不過氣象專家也警告,短暫且密集的大雨可能引發暴洪。

(中央社)就持續時間和密集度而言,對澳洲來說都是前所未見的這場大火,至今已奪走28條人命,也讓估計十億隻動物喪命。持續的炎熱天氣加上受災地區非常罕見的些微小雨,加劇了大火危機。

災情最慘重的新南威爾斯州當地氣象局報告,當地部分火場今天清晨降下「相當的雨量」。該州鄉村消防局(Rural Fire Service)在社群媒體上寫道:「新南威爾斯州各地一些正在打火的消防員可以喘息一下了。」貼文還附上燃燒的森林降下大雨的影片,「雖然這場雨不會撲滅所有大火,不過對於控制火勢絕對大有幫助。」

野火產生的煙霧13日到昨天也籠罩南部城市墨爾本,干擾下週澳洲網球公開賽的準備作業。不過昨天晚間的雷雨將這股煙霧洗滌而去,水氣接著東移,朝南部維多利亞州的火場而去。明天和週末預計也會降下更多雨水,若預測準確,會是去年9月野火危機爆發以來持續最久的濕漉天氣。

《中國時報》報導,澳洲氣象局預估自16日至18日之間,在新南威爾斯州東部可望有30至80mm的降雨量,而澳大利亞首都特區與農作物早已飽受3年乾旱之苦的新南威爾斯州西部,也預測將有20mm至40mm的雨量;澳洲墨爾本南部地區也測量到半小時內下了77mm雨量,為近期一個月內的雨量。這些好消息讓與惡火交戰3個月之久、早已精疲力盡的消防員可稍作喘息,替盡快撲滅野火添加一絲希望。

密集雷雨也可能帶來其他災害

不過根據《路透社》報導,官員警告,短暫且密集的雷雨可能會導致暴洪,閃電也存在引燃新火場的風險。

《中國時報》報導,低氣壓帶來的暴風雨,仍有可能讓野火死灰復燃,例如位於維多利亞的大奧德威爾國家公園(Great Otway National Park)15日因閃電而重新著火。澳洲氣象局資深氣象專家表示,「暴風雨如同雙面刃,它可能帶來豐沛雨量,也可能導致土石流」。

澳洲氣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資深氣象專家菲力普斯(Jake Phillips)告訴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電台:

「接下來至少4、5天都是不穩定的天氣型態。部分地區降雨可能有幫助,其他地區雨量可能只有1、2毫米。這樣的天氣是存在風險的,不盡然是好事一樁,尤其如果雨下得很快。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穩定的大雨。」

《轉角國際》報導,「雨下太小不行,下太大也要命。」新南威爾斯州的州立消防救難總署表示,降雨如果低於25mm,只會造成泥濘濕滑、影響重機具救災;但像現在的80~100mm,在被燒光植被的災後火場,不僅可能造成洪水、土石流,林地燒成的灰燼也可能被大雨衝進自然水系,小則污染水資源、影響民眾的飲用水衛生;大則可能巨幅降低水系的含氧量與酸鹼值,嚴重破壞河川溪流的自然生態。

像是新南威爾斯州沿海的麥克利河(Macleay River),目前就出現流域水生動植物大規模暴斃的通報;而供應雪梨都會區的幾個大型水庫,亦緊急架設攔截浮網、試圖阻擋沖瀉而下的火場泥灰,影響都會區百萬人的民生用水。

「我們當然很擔心下雨雙面刃的衝擊災情。」新南威爾斯州鄉郊消防局局長費茲西蒙斯(Shane Fitzsimmons)對《ABC》廣播電台表示:「但比起這些,能天降甘霖滅掉這場惡火,對於前線的我們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聯合報》報導,根據環境組織說法,澳洲野火可能已導致約10億隻動物死亡,迫使許多物種瀕臨滅絕。儘管澳洲東部大部分地區16日出現暴風雨,當地得以喘息,但氣象預報顯示,澳洲稍後將恢復高溫乾燥的天氣型態。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