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拿下817萬票,對未來台美關係的三層意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美關係度過風光的2019年後,小英總統亦以817萬破紀錄的高票順利連任,2020的台美關係發展會是如何?對台灣來說,將是穩健力求不失分為原則,雖不致悲觀,但2020的台美關係絕對較2019年有更多客觀挑戰及未知變數。
2019年為台美關係的旗艦年,在台灣關係法40週年的光環加持下,台灣對美的外交工作無論是行政部門或是國會部門都非常順利。
以對美國會工作為例,許多重量級友台法案相當具指標性意義,例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台北法案》)等。對美行政部門的外交進展部分,最具意義的當屬美國在台協會(AIT)內湖新館的啟用,以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2020年初公開恭賀蔡總統連任並稱呼小英為「總統」。
在台美關係度過風光的2019年後,小英總統亦以817萬破紀錄的高票順利連任,2020年的台美關係發展會是如何?我個人認為,對台灣來說,將是穩健力求不失分為原則,雖不致悲觀,但2020年的台美關係絕對較2019年有更多客觀挑戰及未知變數。
美中台三角關係宏觀態勢
最大的變數是2020年11月美國的總統大選。
對川普總統而言,首要之務為力求連任。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川普在中西部農業州的票數大有斬獲,這也是他當年勝選的主因之一。但在中美貿易戰中,這些農業州的損失慘重,農民抱怨連連。
站在川普的角度而言,中美貿易戰的首要止血點,在於農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必須趕快恢復。這也是我們看到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中國同意在2020年及2021年分別向美國採購125億美元及195億美元的農產品的原因。
貿易協議當然接下來還有第二階段,核心內容包括中國對國營企業的補貼等非關稅貿易障礙等。這些談判結果,將是川普據以向選民爭取連任的重大政績。在這個國際局勢下,台灣議題是不是會成為籌碼?極有可能。
一個很好的參照點是香港。香港反送中議題在2019年延燒大半年,但觀察美國對香港議題的發言,絕大部分來自國會部門,行政部門的發言相較謹慎且保守許多,且川普本人鮮少發言。觀察家認為,香港議題某程度上成為美中外交戰的籌碼,川普政府為求在美中貿易戰儘速取得談判成果,刻意在香港議題上保持緘默。
以此脈絡觀之,我認為台美關係的2020年的發展,會受限於美國總統大選的客觀條件。許多重大推案,都有可能因此延宕。

台美關係實質議題
最棘手的是美豬及美牛議題。美牛議題在過去因為萊克多巴安(瘦肉精)緣故在台灣引起政治風波,最後終於部分開放。美豬議題將比美牛更為棘手,其中一個原因是豬農數目遠高於牛農,背後代表可觀的中南部選票,其二是因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豬肉的消費遠高於牛肉。
台灣政府顯然已經準備面對開放美豬的艱鉅挑戰,所以行政院在2019年底核定將設立駐美代表處農業組,且編制高達四人。可以預期的是,小英政府在面對美豬議題將會十分謹慎,如果真要推動此議題,可以想像在野黨將大作政治文章。
另外在重啟台美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議題上,也是台灣長期努力的目標。未來在面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區域夥伴全面經濟協定》(RCEP)兩大區域經濟板塊的夾擊下,台灣勢必積極爭取重啟台美TIFA談判甚至簽訂台美FTA。
817萬張選票的意義
對美方而言,小英在這次拿下817萬張選票的意義,事實上有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是,既然小英擁有如此高的民意,理應能夠以此民意在台美重大議題上作出決定,例如美豬議題。
第二層意義是,美方認為小英總統的高民意,某程度上「受惠」於美方在過去四年於台美關係上所釋出的善意,這些美方善意成為小英總統在外交戰場上的「政績」。既然如此,美方有可能期望在小英總統的第二個任期在例如軍售等議題回報同等善意。
第三層意義是,隨著首投族投票意向一面倒支持本土派政黨,美方應當對於台灣年輕選民的投票意向了然於心。 2022年將會有另一批百萬首投族,沒有意外的話,台灣每兩年一次的中央及地方選舉週期都會看到越來越多所謂「台派」選民,這將成為美方對台政策的重大調整依據。
美方將了解到,雖然維持現階段兩岸現狀符合美方最高外交利益,但長期而言,台灣已越來越不可能接受「統一」這個選項。這項民意,也會成為美中談判台灣議題時不可忽視的註腳。
結論
2020年的台美關係將植基於2019年的良好基礎持續發展,在「台美關係為40年來最好」的前提下,小英政府將在穩健中力求突破。台灣旅行法於2018年通過後,小英過境美國的規格尚未有明顯提升,在2020年倘有再次出訪,過境規格預料仍然持平。川普在連任的壓力下需要政績,小英政府能打出什麼牌作為回應,將是2020年台美關係的基調。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講究機能與美學,LG OLEDevo系列電視令人心醉神迷的三大黑科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LG OLEDevo 系列電視三大黑科技,包括雙重國際認證的護眼效果、AI 智慧優化與聲控系統,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超輕薄機身。講究機能與美學的你,必須認識這款電視。
現代人講究極致的娛樂體驗,尤其疫情時代讓居家時間變長,電視的地位恐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一台好的電視,能讓居家空間化身為重要的視聽娛樂中心,甚至把客廳打造成一座藝廊;凝聚家人在此齊聚享受視聽饗宴的時刻,也為整體空間做出現代科技感的華麗點綴。
韓國科技大廠 LG 全新 OLEDevo 系列,作為結合視聽享受、極致美學、智慧簡約的存在,將是此時此刻市場最需要的優質電視。不少人想為家裡添購新電視,或是為長輩汰舊換新,尋覓一台簡易好上手、又能保護視力健康的電視。那麼,LG 全新 OLEDevo 系列的三大黑科技,將是消費者不能錯過的精彩選擇。

LG OLEDevo 黑科技之一:雙重護眼認證的 OLED 面板
LG OLEDevo 全系列搭載 LG 獨家最新一代「OLEDevo」面板技術,運用「自體發光像素技術」的有機材料,控制每一像素的顯示品質,提供極為精準的顯色能力與絕佳的高對比度;不只視覺效果遠遠超越一般市售常見的 LCD 面板,LG OLED 面板還具備「護眼雙認證」,友善長輩與兒童,讓家人能安心追劇、減少眼睛負擔。
針對電視產品的護眼認證,主要是判斷「抗藍光」功能。藍光屬於一種「高能量光線」,若長時間大量接觸,可能會對視網膜產生影響,進而傷害視力。為了讓消費者可以安心觀賞電視,LG OLED 電視將藍光影響降至最低、僅發射出 29% 的藍光,遠低於眼睛舒適度的最低 50% 標準,護眼效果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德國萊因 TÜV 護眼認證、美國 UL 低藍光顯示認證等認可。
此外,LG OLED 藍光只有同等大小液晶螢幕的 60%,大幅降低眼睛的負擔。也就是說,LG OLED 電視讓消費者能比以往更加放心地享受大螢幕,盡情玩遊戲或看電視。


LG OLEDevo 黑科技之二:AI 技術讓電視更好看,也更方便看
另一個令人驚豔的黑科技,則是 LG OLEDevo 系列機種非常善用 AI 人工智慧。首先, LG OLEDevo 系列電視採用了 α9 第四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能運用 AI 優化影像與聲音品質,呈現最卓越的視聽效果,包括:
- 影像強化:內建 AI 技術擁有規模超過百萬組的視覺資料點數據庫,能識別影像內容,進行降噪與圖像優化程序。全新「場景檢測」功能還能進一步分析顯示場景類型,並支援優化。
- 音效強化:α9 第四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還具備超過 1,700 萬個音頻資料點作為學習基礎,能識別語音、音效與音調頻率,依照不同的風格優化聲音音效,甚至自動調整音量,確保高均值的視聽感受。
此外,LG 也導入 AI 語音辨識系統、家電物聯網技術,讓電視搖身一變成為家電物聯網系統的主控台,打造聰明駕馭的智慧居家功能,包括:
- AI 語音控制電視:聰明的 AI 語音辨識,讓長輩能聲控電視,迅速執行轉台、調整音量等功能。使用 Netflix、Disney+ 等 OTT 串流平台時,也不必費時打字搜尋,直接語音輸入就能迅速找片。
- 家用物聯網裝置:OLEDevo 系列還有物聯網功能,電視可作為儀表板來控制家電設備,串連智慧滑鼠遙控器的 AI 語音控制功能,輕鬆聲控家電。


LG OLEDevo 系列黑科技之三:零間隙壁掛超窄邊,打造藝廊等級外觀
LG OLEDevo 系列全名 LG OLEDevo G1 的「G」,隱含「Gallery」(藝廊)的精神,也充分反映外觀設計的精神。憑藉 OLED 面板獨有的極輕薄特質,再加上零間隙壁掛的超窄邊框設計,讓 LG OLEDevo G1 看起來就像是一幅畫作。換言之, LG OLEDevo G1 不只能提供電視娛樂,也可也作為空間佈景的一部份,增添藝術氣息與科技感。


LG OLEDevo 系列符合新世代電視主流需求,配備 4K UHD 解析,無論是 4K 藍光影音、線上串流影音平台、各大遊戲主機(PS5、Xbox Series X)等都能享受高品質視聽。
目前全系列分別有 55 吋、65 吋、77 吋三種規格,一般家庭房間建議選用55吋、客廳建議選用 65 吋;若是展示空間、會議室或喜歡劇院感受者等,可考慮更大尺寸的 77 吋。追求極致視聽、體驗智慧便利,就從 LG 全新 OLEDevo 系列護眼電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