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家報告:中國透過平台控制海外媒體,馬國人逾6成有微信帳戶

自由之家報告:中國透過平台控制海外媒體,馬國人逾6成有微信帳戶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當全球警戒中國因素對民主政體的影響與媒體的滲透,自由之家發布《北京的全球擴音器》,影響範圍遍布全球,也包括東南亞國家。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4日發布研究報告《北京的全球擴音器》(Beijing's Global Megaphone)分析自2017年起中國共產黨(CCP)與各個政府部門,對於外國媒體和公眾輿論的控制,馬來西亞擁有2000萬用戶的社交軟體微信(Wechat)會過濾數十億則含敏感字眼的訊息、菲律賓媒體赴中學習「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

報告的作者為自由之家資深研究、分析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專長為中國、香港和台灣研究,也曾出版中國審查機制的相關報告。他在《北京的全球擴音器》點出,北京透過三個手段:審查機制、政治宣傳、控制海外的內容發送系統,達成中國觀點的宣傳。範疇遍及全球,從大眾媒體到社群媒體,從影響產製過程到控制媒體內容,該國的媒體、政策、科技業及公民社會層面都會受到影響。

中國過去主攻海外華文媒體,如今轉而針對各國主流媒體。2017年時,學者David Shambaugh估計,中國每年花費100億美元增進軟實力(soft power),國家媒體的發展只占其中一部分。中國的目的包括,在重點地區增進中國和習近平的形象、限制中國經濟政治方面的負面媒體內容、在中文媒體中建立主導權、在不受到歡迎的出口地區重振經濟雄風、推廣中國媒體控制的威權模型、破壞國際規範與民主治理。

被報告點名受影響的國家涵蓋全世界,《當今大馬》根據報告指出,馬來西亞也是其中一個受到中共政權形塑有關中國的媒體內容的國家。也特別指出Wechat在馬來西亞的影響,「離散的社群、非英語使用者的Wechat帳戶逐年增長,包括馬來西亞、蒙古、澳洲到加拿大,這創造了強大基礎,以便中國共產黨介入選舉。」

馬來西亞統計局宣布,截至2018年12月止,馬來西亞人口3260萬人,微信(Wechat)在其中就擁有2000萬左右用戶;在泰國有17%人口是微信的用戶;緬甸臨終國邊界的撣州(Shan State)商人則必須使用微信來交易。GDI Foundation研究者Victor Gevers2019年4月時揭露,微信會透過關鍵字過濾數十億則訊息,包括中國境外的使用者,習近平、中國共產黨 、1989、圖博,都是敏感詞。

在社群媒體方面,在全球發揮影響力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旗下有央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人民日報、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報告指出,2019年9月,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頻道在臉書上擁有9000萬追蹤數。中國也著重在發展中地區,包括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在Facebook上投放許多中國的正面廣告,包括熊貓、長城、高速列車的影像、中美貿易戰中習近平的談話、推廣一帶一路。

菲律賓之星》根據這份報告指出,中國提供包括菲律賓在內75個國家的媒體訓練,違反新聞自由的民主原則。2018年5月,菲律賓媒體機構和知名的媒體人前往中國開始2週,學習「新媒體發展」、「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杜特蒂政府主導之下,馬尼拉與北京關係良好,中國也努力推廣非奠基於民主精神的新聞學。

報告中也舉出干涉當地媒體、記者的案例,中國在利馬開採許多自然資源,當地媒體卻少見相關環境、勞工權益相關的討論。一名來自利馬的調查記者說,「中國的審查機制不再明顯可見,改以其他形式發揮作用,即使有關中國的醜聞被刊載出來,也會被淡化到不滿100字,以至於淹沒在報紙裡,並且從來不會登上封面。

報告也指出,習近平在推廣中國形象上確實達成顯著的影響,同時也招致許多反彈。報告在最後也提供解維護新聞自由的方案:提升透明度、加強對逾矩中國官員的罰則、注意來自中資公司的審查機制和掌控、加強傳播法規、支持獨立中文媒體、討論民主的因應方式。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徐卉馨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