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家報告:中國透過平台控制海外媒體,馬國人逾6成有微信帳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當全球警戒中國因素對民主政體的影響與媒體的滲透,自由之家發布《北京的全球擴音器》,影響範圍遍布全球,也包括東南亞國家。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4日發布研究報告《北京的全球擴音器》(Beijing's Global Megaphone)分析自2017年起中國共產黨(CCP)與各個政府部門,對於外國媒體和公眾輿論的控制,馬來西亞擁有2000萬用戶的社交軟體微信(Wechat)會過濾數十億則含敏感字眼的訊息、菲律賓媒體赴中學習「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
報告的作者為自由之家資深研究、分析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專長為中國、香港和台灣研究,也曾出版中國審查機制的相關報告。他在《北京的全球擴音器》點出,北京透過三個手段:審查機制、政治宣傳、控制海外的內容發送系統,達成中國觀點的宣傳。範疇遍及全球,從大眾媒體到社群媒體,從影響產製過程到控制媒體內容,該國的媒體、政策、科技業及公民社會層面都會受到影響。
中國過去主攻海外華文媒體,如今轉而針對各國主流媒體。2017年時,學者David Shambaugh估計,中國每年花費100億美元增進軟實力(soft power),國家媒體的發展只占其中一部分。中國的目的包括,在重點地區增進中國和習近平的形象、限制中國經濟政治方面的負面媒體內容、在中文媒體中建立主導權、在不受到歡迎的出口地區重振經濟雄風、推廣中國媒體控制的威權模型、破壞國際規範與民主治理。
被報告點名受影響的國家涵蓋全世界,《當今大馬》根據報告指出,馬來西亞也是其中一個受到中共政權形塑有關中國的媒體內容的國家。也特別指出Wechat在馬來西亞的影響,「離散的社群、非英語使用者的Wechat帳戶逐年增長,包括馬來西亞、蒙古、澳洲到加拿大,這創造了強大基礎,以便中國共產黨介入選舉。」
馬來西亞統計局宣布,截至2018年12月止,馬來西亞人口3260萬人,微信(Wechat)在其中就擁有2000萬左右用戶;在泰國有17%人口是微信的用戶;緬甸臨終國邊界的撣州(Shan State)商人則必須使用微信來交易。GDI Foundation研究者Victor Gevers2019年4月時揭露,微信會透過關鍵字過濾數十億則訊息,包括中國境外的使用者,習近平、中國共產黨 、1989、圖博,都是敏感詞。
在社群媒體方面,在全球發揮影響力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旗下有央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人民日報、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報告指出,2019年9月,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文頻道在臉書上擁有9000萬追蹤數。中國也著重在發展中地區,包括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在Facebook上投放許多中國的正面廣告,包括熊貓、長城、高速列車的影像、中美貿易戰中習近平的談話、推廣一帶一路。
《菲律賓之星》根據這份報告指出,中國提供包括菲律賓在內75個國家的媒體訓練,違反新聞自由的民主原則。2018年5月,菲律賓媒體機構和知名的媒體人前往中國開始2週,學習「新媒體發展」、「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杜特蒂政府主導之下,馬尼拉與北京關係良好,中國也努力推廣非奠基於民主精神的新聞學。
報告中也舉出干涉當地媒體、記者的案例,中國在利馬開採許多自然資源,當地媒體卻少見相關環境、勞工權益相關的討論。一名來自利馬的調查記者說,「中國的審查機制不再明顯可見,改以其他形式發揮作用,即使有關中國的醜聞被刊載出來,也會被淡化到不滿100字,以至於淹沒在報紙裡,並且從來不會登上封面。
報告也指出,習近平在推廣中國形象上確實達成顯著的影響,同時也招致許多反彈。報告在最後也提供解維護新聞自由的方案:提升透明度、加強對逾矩中國官員的罰則、注意來自中資公司的審查機制和掌控、加強傳播法規、支持獨立中文媒體、討論民主的因應方式。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Malaysia under China's growing media influence, says Freedom House report(當今大馬)
- US think tank wary of China-funded training for Filipino journalists(菲律賓之星)
責任編輯:徐卉馨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菸品陳列不納管加熱菸載具,恐成新興菸品管理破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在今年2月15日總統公告「菸害防制法」以來,國健署陸續預告修正多項配套措施,除了「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之外,還有2月24日同步發布的「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菸品尼古丁焦油含量檢測及容器標示辦法」、「菸品資料申報辦法」等,預告期同樣縮減至7天。跨黨派立委也在3月2號的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中,再次質疑衛福部如此匆促預告為圖利菸商,並要求應召開全台公聽會、落實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立委林為洲甚至於臉書表示,薛瑞元部長已口頭允諾,法案預告期過了還是可陳述意見,他很樂意協助大家送件。
載具不受販賣場所限制 民團憂心成吸睛工具
在「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中,要求業者不能行銷加熱菸之「載具」,但未限制不得行銷「載具品牌」,引起各方譁然。專家示警,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不同於傳統紙菸,要吸食加熱菸,必須以加熱菸載具搭配菸彈一起使用。菸防法修法期間,國健署就曾因僅將載具視為一般3C產品、不與菸彈共同納入健康風險評估,而飽受各界批評。儘管後來國健署改變立場、納管載具,然預告的「管理辦法」中,仍未將載具菸品納入管理對象。以管理辦法第五條為例,規定「菸品展示,不得以電子螢幕、動畫、移動式背景、聲音、氣味、燈光或其他引人注意之方式為之」,但是因為加熱菸載具不屬於「菸品」,所以並不適用此一條例。
這意味著在新版的菸害防制法正式上路之後,只有販賣菸彈的場所會受到規範,而載具則可以在任何實體店鋪、網路上,以任何手法為其廣告、宣傳、行銷,甚至成為推廣加熱菸的手段和工具。簡而言之,未來超商可直接陳列載具販賣,讓未成年消費者得以輕易接觸、購買。

針對新興菸品對未成年者所造成的潛在危害,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我認為這次修法,應該是要以保護未成年的孩子們為前提。我們這一代,或者上一代吸食傳統紙菸的人,基本上會願意去嘗試新興菸品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他們都習慣傳統紙菸了,新興菸品對他們沒有吸引力。但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的好奇心、對新事物的新鮮感、同儕之間的誘因,這一切都有可能提高未成年者去嘗試加熱菸、電子煙的可能性。但現在我們的新法完全沒有起到保護、預防的作用,真的很令人憂心。」
日韓不納管加熱菸載具 青少年使用率暴增
以日本為例,2016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日本開始普及。三年後的2019年,日本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加熱菸載具市場之一,其中約有20%的吸食者年齡在20歲以下。根據日本醫學研究機構的數據,在2019年,加熱菸載具的使用在青少年之間呈現爆炸性增長,而且日益趨向年輕化,同年有逾1200例因加熱菸載具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其中不少是青少年。
在韓國,加熱菸載具的普及也帶來了類似的問題。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的數據,自2018年以來,由於加熱菸載具的使用而導致的健康問題在該國激增,尤其是在青少年中。截至2020年,韓國有約40%的加熱菸載具使用者年齡在20歲以下。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也指出,由於加熱菸載具的健康風險和成癮性,青少年吸食加熱菸載具將導致將來的健康問題。
加熱菸載具管理不同調 可能加重地方違規稽查、業者等各方負擔
菸害防制檢舉項目分11大類,包含販賣菸品之方式、菸品容器之標示、促銷菸品或為菸品廣告、販賣菸品場所標示及展示、營業場所為促銷或營利目的免費供應菸品、未滿18歲吸菸、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於禁菸場所吸菸、禁菸場所未設置明顯禁菸標示或供應與吸菸有關器物、於非吸菸區吸菸、室外吸菸區標示及設置。在販賣場所稽查上,皆針對「菸品」本身,加熱菸載具卻不受此限,未來可能形成「一(加熱)菸兩制」情形。
根據聯合報報導,菸防法查緝多仰賴縣市衛生局人員來進行,且過去查緝違規情形不普及。董氏基金會主任林清麗表示,如果將載具比照菸品管理,地方衛生局稽查人員即可比照菸品管理來執法,但現在加熱菸跟載具定義不同,執法面更增難度;民眾難以確保購買地點是否合法;網路購物難控管,要限制未成年不能購買更難以落實。
黃正銘理事長更進一步質疑,縮短公告期限、倉促實施新法,如果已成既定事實,那麼政府稽查人員對於稽查的標準、措施,甚至這些菸彈、載具品牌的辨識,都做好訓練了嗎?能真正的從源頭為人民把關嗎?如果載具又不納管,誰知道當它跟菸彈結合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有人能負責嗎?
為民眾健康站出來,菸防團體、朝野立委呼籲政府落實本土菸害管控
有鑒於載具不落實管理,將對青少年身心造成深遠影響,同時加重稽查難度,遺害深重,民間反菸團體屢次向國健署提出建言,卻得不到回應。因此,由170個團體組成的台灣拒菸聯盟也再次呼籲,懇請出身公衛界的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出面阻止,不要讓明明是吸食加熱菸必要元件的載具,被當成單純的3C零件來另外管理。
雖然菸防法配套法令預告期已過,但推動反菸不遺餘力的林為洲委員,日前公開表示將繼續將為大家的陳述意見送進衛福部,同時呼籲政府應立即查緝現在市面上這些未經健康風險評估、違法的新興菸品。除此之外,國健署草擬的健康風險評估漏洞百出且未召集專家討論,他認為衛福部應立即召開北、中、南、東至少四場公聽會,蒐集各方意見作為修法參考。陳椒華立委也在質詢薛瑞元部長時提到,現在的健康風險評估根本是紙上談兵,並且提出要有「本土健康風險評估」的訴求。
新版菸害防制法即將上路,但仍然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和挑戰。在可見的將來,除了期待政府願意為了保障公眾的健康和利益,繼續強化反菸政策的執行,從立法、稽查、行政措施等多種手段,來限制吸菸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國人也需要更加自覺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認識吸菸危害的認識,提高警覺性,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