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柯P一再強調的家庭功能,是國家為了擺脫照護責任的話術

柯P一再強調的家庭功能,是國家為了擺脫照護責任的話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柯文哲的意思其實是,所有單身的人都是社會國家的負累,是這個社會所不欲的。一再強調家庭的照護功能,是國家為了擺脫、推卸照護責任的話術。

文:V太太

柯文哲改口了,然後也終於說出了他心裏的右派真正在想的事情:

「不結婚已經變成國家問題了,這些人如果繼續不結婚,老了以後,會造成國家社會福利很大的壓力。」

只是,難道只要把這句話的主詞改成男女皆通,這句話就沒問題了嗎?柯文哲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所有單身的人都是社會國家的負累,是這個社會所不欲的。一再強調家庭的照護功能,是國家為了擺脫、推卸照護責任的話術,是繼續把婚家當成治理之術,以愛的勞動之名,行政府卸責之實。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倘若單身的老人需要國家照顧,難道有家的老人就不需要國家的支持和協助嗎?看看台灣有多少失能家庭,在長照服務缺乏以及「家庭是福利最小單位」這種咒語的壓迫之下,因為國家從照護服務中缺席,必須由家庭自身承擔老人與失能者的照護工作,不敢不願也不能使用社福服務(因為也沒有多少社福服務可以用)。

而社會上有金錢、有資源的人,可以利用外籍照護者或是其他私人服務,獲得喘息,一般人卻只能咬緊牙根,實踐「愛的勞動」。然後更別提這些照護工作往往會不平等地落在女性照顧者身上…

如果我們有好的退休金制度,有好的長照制度,有好的公共住宅制度,有友善的老人社區,那麼單身的老人為甚麼會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說到底,柯文哲認為所謂「社會福利」是一個非到萬不得已不能拿出來用的東西,是只有社會上的失能者、不及格的大人、才會用到的東西。

但社會福利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國家的「責任」

另外一方面,一些婦女團體與論者連日來指出,女性不婚乃是因為家務分工的不平等,並鼓勵女性在大年初一回娘家,鼓勵男性在除夕夜,幫忙準備年夜飯。然而,拯救「痛苦女人」的藥方是創造「新好男人」就夠了嗎?婚姻制度裡的不平等,難道只有分擔家務或是過年回誰家而已嗎?

當然,凡事都得從小事做起,每一步的改變都是珍貴且重要的,但與此同時,我們能不能看到更大的圖像?我們願不願意徹底反省婚家的意義,理解婚姻和家庭中的不平等,並非憑空而生?

例如,如果男女薪資始終不平等,如果已婚女性就失去了升職的機會,如果公共托育是一個不可及的夢想,那不管怎麼宣導,請育嬰假的終究只有女性而已。

如果血緣、宗族、資本繼承繼續是建立與鞏固家庭的元素,那不管大年初一回誰家,家庭恐怕就會一直是剝削的場域。

讓我分享一個親身經驗。

我是一個已婚者,當年為了順利旅居國外,而選擇和我的外籍丈夫登記結婚。結婚的第一年簡直是人間地獄,從國族的適應到家庭生活的不平等都讓我非常的痛苦,導致家中戰火不斷。

然後有一天,我的丈夫跟我說,「我又不偷吃,又不打老婆,你到底還有甚麼不滿意的?」聽到這句話時,我可以想像我的頭頂上立刻爆出了五彩繽紛的煙火,把我炸得七葷八素。

原來對他這樣一個男性來說,認真工作、性忠誠、不家暴,竟然就代表了一個「理想的」婚姻狀態嗎?

雖然我們在後來漫長的溝通過程中,總算一點一滴地改變了這樣的想法,但我總是懷疑,有多少男性(甚至是女性)的想法如他一般呢?而從此我更對這種用女人的苦痛與制度的不平等建造出「新好男人」形象的話術與做法感到非常的驚恐。

講得更刁鑽一些,為什麼男性是在「幫忙」做家事或準備年夜飯呢?如果這本來就是你的責任之一,何來「幫忙」之有?我想我擔心的是,過個幾年(好啦可能不會這麼快),我們的政治人物會不會改口說:

「現在男人都會『幫忙』做家事了,女人你還有甚麼不結婚的理由?」

柯P你錯了!「一個人」依舊可以實踐生命的意義
婦女新知:沒有性別意識的政治掌權者 才是國安危機

本文獲queerology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 SungHsuan Wang @Flickr CC BY ND 2.0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