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球王費德勒遇上化石燃料爭議,如何把「形象壓力」轉化為助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瑞士信貸提供570億美金投資化石燃料,摩根大通、富國銀行與花旗銀行則超過1200億美金以上的投資金額,在這些天文數字所代表的,不僅是加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也成為金融業在邁向永續發展,轉型過程中的阻礙。
文:吳玗恂、倪茂庭(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2020年第一個大滿貫——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 Open)開打之際,氣候變遷與職業網球運動間產生了不小的火花。原因來自瑞典少女桑柏格(Greta Thunberg)於twitter上轉發倡議「化石燃料撤資」的350 Europe推文[1],推文抨擊前世界球王「瑞士特快車」費德勒(Roger Federer)的贊助廠商之一,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至今仍不願意撤除加劇氣候變遷問題的「化石燃料投資」,並認為這與費德勒長期以來的形象不符合,並以 #WakeUpRoger 希望他不要再接受瑞士信貸銀行的贊助(350 Europe, 2020)。
一時之間,氣候少女批評網球天王成為新聞焦點,此番軒然大波也引起許多討論。面對批評,費德勒也迅速回應,表示他對氣候變遷問題相當重視,作為運動員以及他所承擔的責任,期望與贊助商能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2]但批評這則推文的人認為,不接受贊助的倡議過於理想化,職業運動員賺錢天經地義。
不過,這些要求針對「大人們」成效不彰的減碳,反對者卻要「為氣候罷課」的青年們「現實一點」,究竟誰對誰錯?
只是打網球有這麼嚴重嗎?
350 Europe的推文源於2018年11月,十多位青年突然闖進瑞士信貸銀行分行大廳,以「打網球」的抗議行動,凸顯持續投資化石燃料的瑞士信貸銀行與瑞士最著名網球選手費德勒之間的贊助合約關係。因為這場「打網球」抗議行動,青年們面臨21600元瑞士法郎(約67萬台幣)的罰金,他們因為拒絕繳納罰金而被告上法院。[3]
時間來到2020年,已延燒數月的澳洲森林大火仍未完全撲滅,極端氣候之下造成約3倍臺灣面積的土地遭燒毀,經濟損失超過20億澳幣(約416億台幣)。[4]但一年一度的澳洲網球公開賽仍在1月20日正式展開,費德勒也將在本次澳網直接挑戰生涯第21座大滿貫金盃。同時,因為澳洲森林大火,1月15日,包括費德勒在內的世界頂尖網球選手,齊聚澳網主球場舉辦慈善賽,為澳洲森林大火重建募款。森林大火除了帶來直接性的損失,連帶也影響本次賽會的進行。據媒體報導,澳網會外賽期間,已經出現許多選手空氣品質不佳而產生身體不適的狀況,而這些空氣污染大多來自於森林大火。[5]
青年們與網球天王,以他們的方式幫助面對氣候危機的挑戰,但桑柏格為何會轉推批評費德勒與贊助商的貼文?當然不是單純因為「打網球」抗議的罰金,因為青年們已經贏得這場訴訟。法官認為,在全球氣候緊急狀況之下,行動「必要且適當」(necessary and proportionate),特別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獲得銀行的回應。[6]
笨蛋!問題不在贊助,而在化石燃料投資!
氣候行動倡議者抗議的問題在於,瑞士信貸至今仍未放棄投資化石燃料,而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正是加劇氣候變遷的重要因素,因此全球許多的金融部門以開始透過撤除「不適當」的化石燃料然資,停止化石燃料的發展與使用,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根據Fossil Free Divestment 2020年的資料,統計目前已有1176個投資機構,撤除共計12兆美元的化石燃料投資,但這樣的數量仍遠遠不足。

雖然,瑞士信貸已於2019年12月宣佈停止投資新建燃煤電廠,更於2020年1月13日發布對於氣候變遷的相關行動。但根據雨林行動網(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RAN)發布的《Banking on Climate Change 2019》報告顯示,2016-2018年間,瑞士信貸銀行提供570億美金的化石燃料投資(RAN,2019)。雖然相比,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富國銀行(Wells Fargo)與花旗銀行(Citi)動輒超過1200億美金以上的投資金額,瑞士信貸的化石燃料投資並不突出。
但不論是500億還是1200億,這些天文數字所代表的,不僅是加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也成為金融業在邁向永續發展,轉型過程中的阻礙。
贊助與被贊助之外,還可以做更多
無庸置疑,費德勒是本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男子單打網球選手之一,1998年轉入職業以來,生涯累積獎金達1億2400萬美金。過去也積極的投入公益活動,包含成立自身的「費德勒基金會(Roger Federer Foundation)」,關懷非洲兒童生活與教育。但與贊助代言相比,比賽獎金僅是他收入的冰山一角。依據富比世網站統計,費德勒2018年收入共計9340萬美金,其中比賽獎金僅740萬美金,贊助卻收入高達8600萬美金。[7]相較於目前ATP世界排名第一納達爾(Rafael Nadal)的2600萬美金贊助,第二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的3000萬美金贊助,費德勒受到的贊助高出許多。
平心而論,要求他放棄瑞士信貸銀行的贊助並不完全合理。對職業運動員而言,在有限的職業運動生涯中,面臨不少運動傷害與挑戰,品牌贊助相對比賽獎金,更能給予運動員更直接的幫助。即便如費德勒這樣的頂尖網球選手,贊助商穩定的支持,仍然非常重要。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