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食物券」政策如何設計?在川普執政下又產生哪些改變?

美國的「食物券」政策如何設計?在川普執政下又產生哪些改變?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美國,每7個人中就有一個是食物券的領取者,不過,在川普執政後對這個計畫加入了一系列改變,目前「補助營養援助計畫」參與人數不斷下降,預算也逐漸下滑。

關於領取人數有下列三項特點,第一,有小孩的家戶比沒有小孩的家戶更容易領取。依據2017年的情況而言,大約有16.7%的孩子是正在領取食物券計畫,這意味著全美國有六分之一的孩子是在食物券計畫之中。第二,領取食物券計畫的個體,約有一半是低於貧窮線的下層階級。而這群請領者中超過70%是有受雇狀態的。第三,食物券計畫對貧窮孩子的幫助比對成人更大,「補助營養援助計畫」在2017年照顧了55.5%的貧窮孩童,食物券計畫對貧困孩童健康、經濟支援直到長大成人有莫大的貢獻(Watson, 2019)。

00001
單位:千人 | 資料來源:「補助營養援助計劃」(SNAP, 2019)
00002
單位:百萬美元 | 資料來源:「補助營養援助計劃」(SNAP, 2019)

食物券政策的成效

食物券政策長年以來都受到提倡資本主義人士以福利依賴(welfare dependency)的觀點來批評。其主要認為人們如果可以免費有食物享用,那麼就不需要工作,人就能一直懶惰下去,這樣就會有福利依賴的弊端,而食物券政策在川普上任前,領取者並未有一定要工作限制的門檻,這就是形成福利依賴的主因(Feulner, 2015)。但其實研究成果顯示該政策利大於弊,由下列五點析論之。

(一)刺激經濟成長

「食物券政策」乃是美國政府所有預算支出中最能刺激經濟發展的支出項目。研究顯示食物券領取者會將80%的領取金在領取後十四天之內花費完畢,也就是一領到就會立刻消費,因此「補助營養援助計劃」乃是最有效刺激經濟、活絡市場的政策。當這些錢流入地方經濟,幫助小型企業的生意擴張,同時也讓增加販賣農產品商人與地方零售業的工作機會(Olen, 2019)。

其中領取食物券的人們把食物消費券花在各種零售業的比例包括:超市(30%)、一般商店(52%)、雜貨店(11%)、便利商店(6%)、其他(2%)等,讓各種零售業蓬勃發展(Wolkomir, 2018)。此外,「食物券計畫」也活絡地方產業。政府每在食物券政策預算支出1美元,就可產生1.73美元的經濟活動。相較於給中產階級減稅,每降1美元的稅,卻僅能產生1.2美元的經濟活動。「食物券政策」帶來經濟成長比其他政策更加有效(Blinder & Zandi, 2015; Watson, 2019)。

(二)減輕糧食匱乏危機(food insecurity)與貧窮

2014年美國每五個有孩子的家庭,就有一個家庭會有糧食匱乏的危機。這些有孩子又糧食匱乏的家戶當中,有85%的是來自有工作父母的家庭(Nantz, 2016)。通常父母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買菜或是做飯,為求方便與省時,大多時候都買一些速食或是零食給孩子吃,尤其是單親媽媽或是單親爸爸兼顧數份工作,根本無暇照顧孩子飲食問題(Bauer, Hearst, Escoto, Berge, & Neumark-Sztainer, 2012; Cawley & Liu, 2012)。通常貧困的家庭會有糧食匱乏危機。糧食匱乏的家庭,有三分之一在貧窮線100%以下的家庭,而另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於貧窮線100%-200%的家庭,後者則通常不具有請領食物券的資格(Nantz, 2016)。

解決美國孩童貧困問題主要的政策包括「食物券」、「兒童租稅抵減」(Child Tax Credit,CTC)、。「薪資所得稅特別減免」(Federal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EITC)(Nantz, 2016),後兩者為以退稅方式補助有孩童家庭的托育費用(Rachidi, 2017)。其中,食物券政策讓1000萬人脫離貧窮,其中包括500萬孩童(Nantz, 2016)。更重要的是,「補助營養援助計畫」更使食物券領取者陷入食物匱乏危機的機率降低了13%(Shaefer & Gutierrez, 2013)。

(三)改善家庭整體經濟

「補助營養援助計畫」能讓其在租金與房屋貸款上,減少落後繳款7%的危機。而在民生經濟上,領取食物券的家庭也能減低落後繳款水電瓦斯費15%的危機,同時避免讓其陷入醫療經費不足困境達9%(Shaefer & Gutierrez, 2013)。食物券政策能顯著的降低低收入戶經歷財務困難危機。

(四)提升營養水準與促進健康

2017年,參與「補助營養援助計畫」、領取食物券的人口高達4200萬低收入工作的家庭,食物券政策提升其營養水準與增進健康(Carlson & Keith-Jennings, 2018; Jensen, 2019; Ziliak, 2018)。由於「補助營養援助計畫」的領取者必須按月去超市領取經過政府營養師規劃後的食物,不管是鮮奶、起司、雞蛋、麥片、蔬果、果汁等,領取手冊都會標示各項食物卡路里與營養內容,領取者必須按照其飲食分配去超市領取食物。同時,他們也需不定期去計畫中心聆聽各種健康飲食教育推廣課程、學習如何省錢購買到健康的食物,這些政府管控的方式都能逐漸讓領食物券的家庭獲得長期良好的健康管理、促進飲食均衡營養(Carlson & Keith-Jennings, 2018; Jensen, 2019; Ziliak,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