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全球女權運動風起雲湧,敘利亞女權卻因威權而終結

全球女權運動風起雲湧,敘利亞女權卻因威權而終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全球第二波女權運動在大約1960年代開始時,我們開始看到對於性別以及社會中性別角色的理解。阿拉伯世界的女權運動發展因為極權統治而終止了。

下文是全球之聲以及夥伴網站Syrian Female Journalists Network(SJFN)的合作成果。作者為GV MENA Newsroom編輯Joey Ayoub,同時有全球之聲義大利語翻譯者Alice Bonfatti以及全球之聲作者Elias Abou Jaoudeh的協助。


文:Syrian Female Journalists Network
譯:Wenyu

敘利亞的女權運動始於19世紀末;現在被稱為敘利亞以及黎巴嫩的地區,當時仍屬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我們透過SFJN和敘利亞女性政治運動(Syrian Women’s Political Movement)共同創辦人Maya Alrahabi以阿拉伯語進行的對談對於當地女權運動發展的豐富歷史有了理解。兩者的對談已上傳到SFJN的SoundCloud帳號中。

當地女權運動在正值阿拉伯文藝復興的19世紀開始,這並非巧合;這個文化復興活動從埃及開始,很快就散布到黎巴嫩、敘利亞以及其他阿拉伯語國家。

雖然當時吸引人注意的人物主要是埃及穆斯林學者Rifa'a el-Tahtawi或黎巴嫩天主教馬龍派學者Butrus Al-Bustani等風雲人物,Alrahabi強調了當時女性扮演的角色可說是敘利亞女權運動的先驅。

從阿拉伯文藝復興運動開始,敘利亞地區的女權主義者就回應了針對投票以及受教等女性基本權益的全球召喚。「如同我們所知,第一波全球女權主義運動只談及了女性的幾點權益:教育、選舉權之類的。敘利亞女權運動人士在19世紀末也要求這些權利。」

敘利亞女性在1953年取得選舉權。

Alrahabi回憶起幾名傑出女性,像Marianna Marrach早至1870年就已經為報紙寫稿,並呼籲女性解放(她可能第一位這麼做的阿拉伯女性)。她出生於阿勒坡,也死於阿勒坡,她活得夠長到足以看見她所居住的城市從鄂圖曼土耳其手中被轉移到法國人手中。Marrach可能是第一名在阿拉伯語報紙上寫作的女性。她接受了Mujtama'at wa Majaless al-Adabyya Al-Nisa'iya (女性文學圈)的傳統,在她阿勒坡的住家中融合了代表性的歐洲元素以及她自己的敘利亞風格。

Alrahabi也提到了Mary AjamiAdila Bayham Al Jazairi這幾位傑出的女性代表:「我記得Marya Ajami和Adila Bayham Al-Jazairi;前者在1910年創辦了Al-Arous雜誌(新娘);而後者創辦了許多教育性、社會性以及倡議女性權益的女權運動組織。她們的活動正值第一波全球女權運動風潮。」

敘利亞的女權運動斷斷續續發展到1963年的政變。在這場政變當中,後獨立共和國(1946-1963)被推翻,阿拉伯復興社會黨(Ba'ath)崛起。

接著是1966年的第二次政變,推翻了該黨領導人,由賈迪德(Salah Jadid)上位,接下來則是1970年的第三次政變,這次哈菲茲・阿薩德(Hafez al-Assad)任命自己為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政權持續統治敘利亞至今,在哈菲茲於2000年過世後,由兒子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繼續掌權。

這些政權對待敘利亞女權運動的態度不是禁止、遏制,就是吸收。根據Alrahabi,政府的這些手段終止了「女權運動的自然發展」,其遺緒被吸收進了敘利亞婦女總會(General Union of Syrian Women,GUSW)。除了GUSW之外,她繼續說道:「其他女權組織都無法取得執照。從1963年起就是如此。」

更不用說,GUSW能夠或不能夠做些什麼早從其創立之初就被嚴格限制。GUSW是個準政府組織,其運作是正式官方的。它的行動主要是在敘利亞執政黨的活動中負責鼓掌以及慶祝。它並未對婦女提供任何確切幫助。

根據Alrahabi,這種國家壟斷代表敘利亞女權運動人士,以及大多數阿拉伯地區女權運動人士無法加入1960年代開始的第二波全球女權運動。當全球第二波女權運動在大約1960年代開始時,我們開始看到對於性別以及社會中性別角色的理解。阿拉伯世界的女權運動發展因為極權統治而終止了。

然而,仍有部分阿拉伯世界女權人士以性別的角度出發談論女性權益。Alrahabi舉出Hanan Nijme為例,1980年,她在大馬士革創辦了自己的文化沙龍。Nijme努力鼓吹敘利亞進行法律改革,改善女性及兒童的權益,並確保國家進行某種程度的允許。下面影片是Nijme的簡單傳記(阿拉伯文)。

Alrahabi以這樣的背景來詮釋從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革命:

「2011年的革命是一場推翻所有事物的革命,因此女性也扮演著在革命前線活動的革命行動人士角色,這更擴及到女性在(示威、地方議會)相關組織中的重要角色。接著,於外圍開始發展出倡議女性權益的各敘利亞女權組織,並將女權納入革命的需求當中。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有些極端份子分支以粗暴的方式與女性互動,對女性進行壓迫,企圖讓女性過回好幾世紀以前的日子。所以在革命當中有兩個前線需要進行對抗。」

本文經全球之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環印度洋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