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企業體質十大要點:如何知道投資的公司是不是「燒錢慘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雄要借錢給一位朋友胖虎,可是又猶豫,不知道對方的還款能力如何?另外,最近聽小叮噹說,投資台積電好像很不錯,但卻不知道怎麼判斷企業體質才好?
大雄要借錢給一位朋友胖虎,可是又猶豫,不知道對方的還款能力如何?另外,最近聽小叮噹說,投資台積電好像很不錯,但卻不知道怎麼判斷企業體質才好?
正在苦惱的大雄,坐在蘋果樹下,突然咚的一聲,被蘋果砸到,靈光乍現!他忽然發現,這兩件事其實是同一件事啊。
評估1:是否年年賺錢?
- 合格標準:十年裡至少要有九年每股盈餘(EPS)要>0。
不論是要評估借錢對象的還款能力,或是想評估企業的體質,其實都是同一件事。例如說,我們可以從觀察他是否能穩定賺錢開始。一個人沒有穩定而長久的收入,一家企業沒有穩定而長久的獲利,財務狀況、企業體質要好是很困難的。
所以,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觀察點,就是觀察是否年年賺錢。以企業來說,十年裡至少要有九年EPS要>0,公司的賺錢能力才穩定。
評估2:是否為「燒錢慘業」?
- 合格標準:盈餘再投資比率小於200%、非四大慘業。
有些人雖然看似年年賺錢,但卻賺1元、花2元,這樣長久下來,個人的財務狀況一定會出問題。同理可證,有的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產業中為了保持優勢,會把賺來的錢(盈餘)再投資出去,而且賺1元、投資2元,這樣長久下來,企業也會出狀況。
所以我們不投資台股裡經營最辛苦的「四大慘業」:面板、Dram、LED、太陽能,而且如果「盈餘再投資比率」>200%的企業也不能投資。
小說明:「盈餘再投資比率」是洪瑞泰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指標。算法為:將最近一年的財報與四年前相比,以「非流動性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的增加金額,除以最近4年的稅後淨利總合。若算出來的比率高於200%,就代表這4年投資於資本支出的金額,是所有獲利的2倍,這樣就不太正常了。
評估3:是否體質幼弱?
- 合格標準:近一季每股淨值>15元、上市7年以上、股本>50億元。
一個人如果年紀太輕,就像剛大學畢業的就業者平均至少要再換1~2次工作一樣,他們的收入也還不穩定。所以評估企業也一樣,一家企業若是沒有經過景氣循環的考驗,我們就不知道他遇到金融風暴的時候是否能站得穩。而一個景氣大循環大約7~10年,因此一家企業至少要上市櫃時間7年以上才合乎標準。
同理,如果每股淨值太小、股本太小的企業,不能通過利空洗禮的危險性就比較大。每股淨值<15或股本小於50億的企業,雖然也可能是「小而美」的公司,但比起大型龍頭績優股來,危險性還是比較高。
評估4:是否靠副業賺錢?
- 合格標準:本業收入比例>80%。
副業和兼差的錢是不穩定的,在財務評估的部份,我們除了關注一個人是否賺錢之外,錢的品質與來源也是應該重視的。
例如說:胖虎今年年收入100萬,這樣聽起來好像不錯,不過若是其中20萬是從本業工作而來,其他80萬是到處兼差的副業所得,那麼明年若沒有那些兼差機會,收入就會起伏很大。
同樣的道理套用在評估企業上,企業的本業收入比率>80%,表示其不靠副業賺錢,獲利品質比較好。
- 小說明:本業收入比率公式=近一季營業利益/近一季稅前利益。
評估5:是否業外虧損?
- 合格標準:業外損失比率<20%
評估到此,大雄已經確認胖虎薪水穩健,而且多來自本業。但就算薪水很多,萬一胖虎亂投資股票、房地產,造成大批業外損失該怎麼辦?所以借錢給他之前,這一點可要先確認好。
同理套用在企業,投資之前也要特別注意企業業外損失的比率,要小於20%是才是正常。
- 小說明:業外損失比率=近一季其他利益及損失/近一季稅後淨利。
評估6:是否營收大灌水
- 合格標準:營收灌水比率<30%
賺了錢要真的能收到才是真的,如果有人表面上月薪很高,但所待的企業積欠薪資已久,這樣他的財務狀況仍然是不穩的。
同理,企業出貨的時候就可以列報營收,但如果廠商的應收帳款遲遲收不回來也沒用。有些有問題的企業,營收很高,但應收帳款和存貨的比重很重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把應收帳款和存貨,與「營收」對比,得到的比值當做「營收灌水的比率」,評估營收來源是否實在。
- 營收灌水比率公式:(近一年應收帳款+近一年存貨)/近一年全年營收
評估7:是否現金斷水流
- 合格標準(1):營業現金流>0、自由現金流>0
一個人在工作所收入的現金,扣掉為了讓未來工作更順暢,投資自己的費用,剩下來的錢才是能自由運用的金錢。
同理套用到企業,企業賺了錢就應該有現金進口袋(營業現金流量);而為了增加未來的生產力,會再去添購一些機器、廠房(固定資產),兩者相減後多的現金就是「自由現金」。
- 合格標準(2):十年中至少八年發放股利
帳上自由現金充足的公司,才有配發股利的能力,而十年裡至少要有八年能配發股利的公司,我們認為他是比較穩定的。
現金流是否順暢,也是評估公司體質的要點之一。
評估8:是否欠錢壓力大
- 合格標準(1):負債比率<50%。
一個人如果有1000萬的資產,但有超過500萬以上的負債,以這樣的比值(負債比)來說,欠錢的壓力就比較大了。同樣的道理套用在企業上。如果企業的負債比>50%以上,我們就要多加留意它的財務狀況。不過實務上也要參考同業的負債比,每個行業的平均值可能略有不同。(負債比=總負債/總資產)
- 合格標準(2):流動比>100%、速動比>100%。
而資產中如果有一大堆很難變現的東西,例如:家具、二手書籍等。我們也可以把它扣除,算出易變現資產與負債的比例(流動比、速動比)高不高,這樣就知道發生風險時會不會周轉不靈。同理,這個觀念我們可以套用在企業上喔。
- 合格標準(3):利息保障倍數至少五倍。
欠銀行錢是要支付利息的,假如我們月收入是5萬元,而每個月要支付銀行1萬元的利息,這樣利息保障倍數就是5(5/1=5)。
- 合格標準(4):破產指數>1.81

破產指數(分數)為財務專家奧特曼研發的公式,可以判斷企業的破產機率(有70%~80%的準確度)。
Z分數越高公司越安全,Z分數低於1.81,代表公司有95%機率在2年內破產。
評估9:是否印股票換鈔票
- 合格標準:股本膨脹比率<20%
如果一個小家庭原本的收入是六萬元,但收入不變的情況之下,多生了一個孩子,每個孩子可以分配的資源就會變少。
同理,當企業的營收沒增加、股本卻增加的時候,股東分配到的盈餘就會變少,股本過度膨脹通常對企業不是好事。
評估10:是否連內行人都不想持有
- 合格標準:(1)董監事與法人持股比率>33%、(2)董監事股票質押比<33%
通常董監事與法人,都比一般的散戶更了解公司,如果董監事持股比例高,與一般股東的利益也會比較趨向一致。另外也要注意質押的狀況,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票都處於質押的狀態,這種企業的財務風險會比較高。
不適合用10個體質評估的產業
用這10個指標雖然可以快速的評估企業的體質,但要特注意的是,並不每一個產業都適合這樣評估。例如像IFRS後營收暴起暴落營建類股,以負債來營生,收取利差的金融業就不適合。
大雄的決定,胖虎還得起錢、台積電也是好企業,可是⋯⋯經過大雄的評估之後,發現胖虎的財務狀況良好,還款能力不成問題,所以決定借他錢。另外,台積電也是一家優良的企業,10項財報評估數據都是「正常」,所以打算等適當的價格再買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