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雪隧大塞車?休假去宜蘭,搭公車更輕鬆:宜蘭公車路線一次掌握

受不了雪隧大塞車?休假去宜蘭,搭公車更輕鬆:宜蘭公車路線一次掌握
雪山隧道入口。Photo Credit: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希望我們的全覽圖,可以提供更簡單易懂的資訊,讓大家願意搭乘大眾運輸到宜蘭玩,把大眾運輸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若想替台灣做觀光行銷,還是必須加入一些方便外國人檢閱的資訊,而英文當然是最普遍簡單的選擇(或者說是用羅馬字母拼出漢語拼音,這讓世界各國的人都可以順利模擬中文的讀音)。

不過台北的部分,因為檔案圖面太大,放上英文後恐怕連檔案都打不開,只好規劃後續改版時在景點的部分再附上英文。

話說回來,台灣雖然看起來處處有英文,但翻譯時常不統一,資訊檢索也不太容易,台北的英文資料還算不錯,但到了宜蘭,除了公路總局及首都客運有提供英文站名資料外,其他幾乎找不到。

我們自己在翻譯的時候也碰到很多問題,如很多專有名詞不知道怎麼翻譯,如均一價、依里程計費等,最後是上網搜尋美國的新聞,剛好有一篇在講均一價的段票制改里程計費的事情,這才學到原來均一價收費叫Flat Fare,依里程計費是Distance Based Fare,此外很多景點的翻譯都找不到正式的英文名稱。

其實找不到英文是可以自己直接音譯,不過那樣又會變得很混亂(這就是台灣目前的狀況),且若景點是私人所有,直接擅自翻譯恐怕不尊重景點的主人,因此我們在翻譯時花了很多時間,甚至還得去翻人家的「食記」,找到Menu的照片中Logo旁邊的小英文字,然後再把得到的官方翻譯加上關鍵字Yilan後,拿回Google搜尋,果然有幾個結果,才放心確認翻譯。

如窯烤山寨村、亞典蛋糕密碼館,都是專有名詞且英文不太好找。Photo Credit: 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

如窯烤山寨村、亞典蛋糕密碼館,都是專有名詞且英文不太好找。Photo Credit: 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

特色二:有景點資訊

第二個特色是加上了景點資訊。

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給我們的經驗是,路線太多、不知道景點在哪裡,尤其,我們這次畫宜蘭的公車圖,目的就是希望觀光客可以試著利用公車,避免每個人都開車來,加劇雪隧每逢假日必塞的窘境。

因此景點的標示變得相當重要,也是本圖的重點之一

景點大概分為四種顏色:

  • 淺黃色是一般景點
  • 淺綠色是公園綠地
  • 淺紫色是市場百貨與夜市
  • 最後淺咖啡色則是博物館

其實只要搭配旁邊的文字,用什麼顏色都一樣,只是美觀的問題。

特色三:宜蘭公車路線簡圖

位於全覽圖左上角的宜蘭公車路線簡圖。

位於全覽圖左上角的宜蘭公車路線簡圖。

第三個則是icypenguin極力推薦的宜蘭公車路線簡圖。

有時候,也許只是想查詢兩點之間有什麼公車可到,並不想或沒有時間查詢太詳細的路線與站點,此時這個簡圖就可以派上用場。

簡單說就是把各區用兩點連起來,然後寫上所有經過這個區間的路線,特別是在公車較少的區域,各個村落之間的連結反而更為重要,因此這個簡圖可以提供讀者更直觀、更簡單的快速服務。

別看這個圖好像很簡單,實際繪製起來還要考慮到各個節點之間的相對位置,而且還要盡量貼近現實情況繪製,其實頗不容易,這也是本圖很重點的功能之一。

特色四:不同路線用不同顏色標示

第四個特色是路線顏色的部分,路線分成六種顏色,由班次多寡依序分為紅、橘、黃、綠、藍、紫。

  • 紅色為一天23班以上,幾乎不需要久候
  • 橘色為一天13-22班,公車時間很好配合行程
  • 黃色為一天8-12班,很好配合公車時間搭乘
  • 綠色為一天5-7班,可以配合公車時間搭乘
  • 藍色為一天3-4班不好利用,可勉強配合公車時間搭乘
  • 紫色為一天1-2班,難以利用

如果有相似的路線,則合併繪製,顏色以兩線加總合計後換算回對應的顏色,所以只要看路線的顏色就可以知道這條線上的公車好不好等囉。

特色五:增加預估到站時間

國光客運部分的資訊,雖然看起來密密麻麻但非常有用喔

國光客運部分的資訊,雖然看起來密密麻麻但非常有用喔

最後一個特色則是增加了預估到站時間的資訊,有鑑於大台北公車路網全覽圖中,路線資訊的地方使用率低落,為了一雪前恥,這次在宜蘭下了猛藥(誤)。

其實一開始只是想在資訊欄加入行經重點,讓讀者一目瞭然知道這條路線經過哪些地方,不過只寫上行經重點感覺有點可惜,又受到「暢行台北公車客運資訊站」中預估到站時間的啟發,因此這次我們在路線資訊的部分,又特別加上了重點站位的預估到站時間。

尤其是宜蘭的公車班次普遍較少,而預估到站時間對於班次少的地方非常有用。

其實這也是目前台灣公車很缺乏的部分,像是一些班次較少的地方,就非常需要這樣的預估到站時間,以利行程預排規劃,目前政府的政策是提供即時公車動態系統,這雖然也是很好的做法,但畢竟沒有預排的功能,只能當場查詢到站時間。

當車子沒有發車的時候,就查不到預估到站時間,預估旅行時間也查不到,這對於前一天晚上規畫行程時,非常不利。

很多人喜歡拿日本的公車跟台灣比較,日本的公車都有各站到站時間,就跟火車一樣,這就是有利於旅遊的整體規劃,其實這比建置動態系統還簡單,只要客運公司及駕駛員願意配合,裝一台提醒駕駛各站到站時間的裝置,就很好用了。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選擇自己來做預估時間,我們的資料來源是勁好行市區公車或各鄉鎮公所提供的各站時刻表;公路客運的部分則是參考自PTT內Bus及BusTimes看板中的紀實文,看板內有許多板友提供搭乘紀錄,我們自己偶而也會上去貼個幾篇。

這些紀實文都是網友們搭乘後所記錄的搭乘時間,對於後人規畫旅行時相當有參考價值。

尤其是班次稀少的路線或是偏遠地區,公車每天的到達時間幾乎都是固定的,這時候若能預先得知公車到站的時間,對時間的掌控非常方便。

不過,當然並不是所有路線都有網友乘坐過,當有些路線連紀實都沒有時,便等到該線的發車時刻,上網盯著動態系統,或者依照往返程時刻表之時間差來推估單程行駛時間,並利用重疊路段參考其他路線同一段路的行駛狀況,再使用Google Maps導航功能的行駛時間,來依比例計算出該線公車的預估到站時間。

整體來看預估到站時間的部分,若在正常情況下,應該都還在可以接受的誤差範圍內,在此也提醒大家,路線越長時,誤差可能會越大,讀者在搭車前還是建議提早候車,並利用公車動態系統掌握當天的實際行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