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SARS經驗看「武漢肺炎」:台灣房價可能再次出現崩跌嗎?

從SARS經驗看「武漢肺炎」:台灣房價可能再次出現崩跌嗎?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往這種全球性疫情(H1N1/SARS/香港流感等)影響均不超過3個月,以下M平方將中國武漢肺炎和SARS進行比較,以古鑑今,藉此推估此次疫情對經濟、股市可能造成的衝擊。

文:Joe(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中國春節前疫情開始大幅擴散,導致亞洲股市出現大幅度下跌。首先提醒,我們對流行病的研究並不在行,但也因此我們以最客觀的方式鑑往知來,提醒短期不須在任何贏面不大的情況下下注,而長線是否衝擊經濟循環趨勢則是我們更關注的重點。

過往這種全球性疫情(H1N1/SARS/香港流感等)影響均不超過三個月,以下M平方將中國武漢肺炎和SARS進行比較,以古鑑今,藉此推估此次疫情對經濟、股市可能造成的衝擊。也提醒下文相關連結均可點入觀察最新數據變化,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狀況解析

  • 一、2020年中國武漢肺炎蔓延全中國,海外已出現少數病例

根據中國各地衛健委發布消息通報,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感染病例總數已達1萬9544例、確診1萬4413例、死亡304例(時間截至2020年2月2日)。且病毒已經蔓延至中國各省分,連海外各地都出現確診病例。

疫情大量爆發下,使中國政府實施封城、延後開工、推遲開學。加上正值春節結束,大批春運人口再次跨區域移動,推估受感染的人數會持續增加,因此春節後14天(病毒潛伏期)為疫情首要觀察重點,可觀察新增疑似病例是否大幅增加。

b1de6430-585735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資料來源:丁香醫生網、中國各地衛健委通報,時間截至2020/02/02
  • 二、2003年SARS和2020年武漢肺炎比較

此次中國武漢肺炎,屬於冠狀病毒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病毒基因與2003年SARS病毒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研究員將兩者做比較,以及政府如何應對,從目前已知資訊中發現兩次疫情不同處:

  1. 雖然目前中國武漢肺炎擴散速度和範圍大幅超越SARS,但致死率遠低於SARS(武漢肺炎2%<SARS 9.6%),不過病毒仍有突變可能,需密切關注相關消息。
  2.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公布和管控相對較SARS早,2002年11月16日中國首次發現病例後,一度隱匿疫情,導致對前期防疫的忽視,直至 2003年2月才進行通報。此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很早就武漢疫情公開講話,要求高度重視,中國應變速度也加快。例如:封城、延後開工等,加上世界各國均有處理SARS傳染疾病經驗,有望加速控制疫情的花費時間。
868549ad-264433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維基百科

以古鑑今,SARS對大中華地區經濟衝擊(台灣、中國、香港)

以SARS為鑑,2003年SARS發生在中國,主要傳染地區為亞洲地區,導致亞洲經濟體出現經濟、股市雙雙下跌情況。

但從下圖可以發現,大中華地區經濟原本均呈現向上成長趨勢,疫情的影響僅衝擊2003年Q2的經濟,疫情高峰(3~5月)一過便回歸原本經濟成長趨勢,加上該季遞延的居民消費和企業生產,使下一季經濟成長便迎來大幅反彈。

同時對股市行情影響雖劇烈但也屬於短期,當疫情受到控制時(2003年4月底),股市皆回歸到原本的基本面趨勢。其中陸股較為特別,當時中國股市尚不成熟、市場效率低,行情並未明顯受到SARS衝擊,但卻在SARS過後中國人行貨幣緊縮,才出現明顯下跌趨勢。

以下將分別詳細分析2003年SARS對台灣、中國、香港造成的經濟衝擊。

ec81db33-340515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台灣經濟於SARS期間短暫大幅衰退至-0.7%

2003年3月,台灣陸續通報境外移入SARS,4月,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隨即遭到封院,全台恐慌達到前所未有之程度。同步使當季經濟衰退,主要有三大原因:

  • 一、旅遊、零售業、服務業首當其衝

SARS疫情擴散影響民眾出門消費、旅遊意願,對旅遊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零售業造成直接衝擊。2003年4月~6月疫情加重期間,來台旅客人數最大衰退-83.5%,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同時代表消費強弱的商業營業額同步出現明顯衰退。但至6月後便立即快速回升,顯示疫情對旅遊、消費衝擊僅為短暫影響。

研究員認為目前疫情尚未在台灣擴散,僅有少數案例,以及網路購物、線上外送服務盛行,有助於減少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幅度。

015b9979-289809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二、台灣重要出口受到中國需求急凍影響

SARS對台灣出口影響幅度大,主因是當時台灣出口增長動能是來自於中國,而中國面臨企業停工、民眾消費意願下降,中國需求急凍,導致台灣對中國出口下滑,使2003年3月~6月台灣出口呈現小幅下滑。且中國疫情高峰一過,出口便出現明顯V型反彈。

現今,受到中美貿易戰轉單效應影響,同時來自於美國的外銷訂單台灣對美國出口明顯增加,反映近年拉動台灣出口成長的動能轉為美國。只要美國並未受到疫情明顯影響,消費保持穩定成長,可預期今年台灣出口受疫情影響幅度小。

11111111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三、SARS為壓垮當時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SARS發生之前,台灣房市已經歷經將近10年的下行週期,且房貸利率維持較高水準,壓抑房價成長,2002年當時政府已經開始挽救房市,直到2003年Q2 SARS引起民眾恐慌、消費低迷,台灣房屋移轉登記交易連續三個月衰退,反映房市冷清,房市財富效遞減,也再次衝擊消費。直到疫情結束,低房價搭配政府後續低利率、低稅率政策,才成功讓房市復甦。

現今,台灣房市已經維持多年低利率,給予房價一定支撐,同時全球主要央行維持寬鬆,使2019年12月房貸利率再次小幅下滑(1.62%→1.61%),再觀察房市需求指標:房屋移轉登記交易與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金額12月分別年增20.67%(前值5.49%)、31.56%(前值13.74%),房市需求持續轉佳,從去(2019)年開始房市呈現溫和復甦趨勢,量增價平下房市並無過大泡沫。時空背景不同下,研究員預期此次疫情將延緩消費房市的行情,但再次使房價崩跌機率較低。

11111111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中國:中國經濟成長在SARS期間僅小幅趨緩,三大原因

  • 一、中國消費受到短期衝擊

如同前面所述,SARS會對消費造成直接衝擊,代表中國消費強弱的社會消費品零售出現明顯回落,由2003年1月的10%滑落至5月的4.3%,尤其可選消費品衝擊較大。直到6月疫情緩和後便立即迅速回升,顯示疫情影響僅為暫時性。

研究員認為中國目前疫情大幅擴散下,中國政府實施春節延後開工、封城等政策,及時的管控措施將讓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提前,消費、住宿餐飲、旅遊業必定受到打擊。但拉長一季來看,中國消費下滑幅度預期較SARS來的小,主因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20%,網路購物、線上外送服務有望受惠,同時成為托底零售成長的重要支柱。

d4dbcd95-236572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 二、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出口不受疫情影響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