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新病毒是生物武器」傳言的論文已經撤稿,從中可學到甚麼教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檢驗病毒的專業能力,但我們可以考慮多方科學家的評語、現有對新型肺炎病毒的了解、甚至是武器的本質,從而決定「新型肺炎病毒是生物武器」說法的可信程度。
前幾天有印度學者在BioRxiv上載了預印報告,指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與HIV部份蛋白相似,認為是「基因改造」產物。[1]觀點引起了軒然大波,連香港的 KOL 也分享了相關消息,引發了「生物武器」的聯想。
可是,這幾位學者剛剛撤回報告[2],並發表以下聲明(筆者翻譯,原文為英文[3]):
這是個初步研究,我們考慮到疫症情況危急,在最短時間內上載了論文,希望激發對 […]病毒快速演化的討論。我們無意鼓勵、亦無意提出陰謀論。我們感激科學同行們提出的批評和意見,但文章已經被社交和新聞媒體誤解;爲了避免更多的疑惑和誤解,我們決定撤回現有的論文,並在重新分析、回應現有意見和批評後,上載新的版本。感謝大家參與公開論文審查。
換言之,論文作者們承認技術上的不足,亦無意鼓吹「生物武器」論。之後有什麼發展,拭目以待。
文友Edward說得好:「越是異乎尋常的說法,就更需越強理據來證明」。[4]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檢驗病毒的專業能力,但我們可以考慮多方科學家的評語、現有對新型肺炎病毒的了解、甚至是武器的本質,從而決定「新型肺炎病毒是生物武器」說法的可信程度。
新型肺炎其中一個發源地華南海鮮市場頗爲接近一個專門處理高危生物樣本的實驗室,難免會引起懷疑,但另一方面,第一宗確診個案根本沒有接觸海鮮市場[5]。同時,正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Vipin Narang的Twitter帖文指出,理想的生物武器應具高致命性、低傳染性,而非新型肺炎的高傳染性。[6]更何況,1月29號Journal of Virology一篇論文顯示,新型肺炎病毒跟細胞結合的方式極可能跟SARS的相似,跟HIV沒有關係。[7]
考慮到以上資料,現時判定病毒是生物武器言之尚早。我沒有 100% 否認「生物武器論」,但這個說法又有多可信呢?考慮到社交網絡年代信息過載的問題,還是避免在不可信的說法上耗費時間吧。加緊勸喻身邊不願意採取防疫措施的親友,可能更有意義。
我們對新型肺炎病毒只有初步了解,唯有抓緊一切可靠的信息(例如已知病人治療的情況[8])、一直更新自己的認知,才能有效幫助抗疫。同樣地,科學報導也應該盡力爲讀者驗證和反映現有資訊真偽,並時刻因應證據改變修正,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天佑患者,天佑世界。
註︰
- 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 (Withdrawn)
-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30.927871v2
- 原文見其中一位作者Prashant Pradhan的留言
- Edward Ho︰【武漢肺炎】是生物武器?不是生物武器?(立場新聞)
- https://twitter.com/NarangVipin/status/1220905405141913600
- Chaolin Huang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The Lancet (2020)
- Wan, Yushun et al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Journal of Virology (2020): JVI.00127-20. Web. 02 Feb. 2020.
- Everest︰【武漢肺炎】美國第一宗確診個案的治療過程如何?(立場新聞)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Medium。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Kayue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