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從《明室:攝影扎記》探討當代攝影

【讀書筆記】從《明室:攝影扎記》探討當代攝影
Photo Credit: aly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明室:攝影扎記》一書雖然篇幅短小,但個人認為巴特用字濃度很濃、並不是可以很好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一篇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上面我說過,我認為刺點代表的是感性端,所以他會與「美」、「感受」連結在一起,但是隨著當代攝影大量出現、照片唾手可得的年代,我們的感受能力也被「速食」化了,亦即身為觀賞者的我們對照片仍然感到驚艷,驚艷的時間卻逐漸縮短,因此,刺點在照片大量的出現後,已經逐漸地「被視而不見」。

我們更常用知面來讀取一張照片,殊不知知面在社交平台與網路的催化下,也逐漸地「被神秘化」。我們出現了許多秘境、出現了許多新的拍照姿勢(然而那不是全部的、真實的自我,只是擺出來的樣子罷了),那些帶有文化條碼的符號已經蒙上了一點點的神秘色彩。

《明室:攝影扎記》一書雖然篇幅短小,但個人認為巴特用字濃度很濃、並不是可以很好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這一篇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