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零確診的恐慌:印尼蔓延的假訊息與歧視

零確診的恐慌:印尼蔓延的假訊息與歧視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只在印尼的華人,從中國返回的印尼人,也因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武漢肺炎)疫情,面臨日常生活中的歧視。

因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武漢肺炎)疫情,印尼當局自2月5日已暫停往返中國航班,並禁止過去14天到過中國的旅客入境或過境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病例持續增加,截至6日,印尼沒有出現任何確診患者。不過,疾病帶來的污名(Stigma)與恐慌,則在印尼蔓延。

從中國返回的印尼人、包括華裔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臨鄰人懷疑的目光甚至歧視。全球網路氾濫的假訊息背後,帶有極端種族主義的隱憂,印尼政府也試圖處理、澄清這類訊息或言論。

搭乘撤僑班機從武漢撤回的237名國民,在2日回到印尼,政府安排他們於納土納群島(Natuna)先行隔離,引發數百名居民抗議。《BBC》報導,他們除了擔心病毒傳染而抗議,也批評印尼政府沒有通知當地人,居住地被指定為隔離地點。該島位於南中國海,而印尼與中國曾在當地,因護漁問題陷入緊張

是否公布隔離地點的討論,一般學者都認為政府必須盡責降低被隔離的人員,被污名化的可能,對防疫帶來正面幫助。《雅加達郵報》報導,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Jokowi” Widodo )面對批評,時解釋隔離地點是經過評估後的選擇,也呼籲「我相信我們需要印尼人的慷慨,而他們(被隔離者)都是我們的手足。」

自中國回來的印尼人,則需要面對鄰居的疑慮。一名19歲的印尼學生Adam Amrismafasyah,在中國江蘇師範大學求學。上周六他回到位於南蘇門答臘的家鄉後,有許多當地人質疑他是否真的沒有被感染,即使江蘇師範大學距離疫情爆發的中心武漢市676公里。雖然有些許失望,Adam也表示,能夠理解為什麼鄰人要檢視他,「如果我在他們的處境裡,應該也會做一樣的事吧。」

因為疫情,也使得本就在種族隔閡中曾經面臨排華的印尼華人,受到直接的語言挑釁。住在東爪哇的印尼華人Amanda Tresiliana Mulio在台灣大葉大學就讀,因農曆新年返鄉後,則經歷了她人生中第一次,因種族主義的不當對待。她說,自己和媽媽在路邊和一群人擦肩而過時,聽到他們說,「小心!有武漢肺炎正在經過!」不過當時她們並沒有回頭看,只是加快走回車內。

AP_20033247630076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2020年2月2日,納吐納島(Natuna)島居民抗議政府在當地隔離從武漢返回的印尼國民。

假消息裡的真歧視

法新社》報導,Poynter媒體研究所人員Cristina Tardaguila表示,來自30個國家、超過50個事實查核機構正在處理「第三波」假訊息,「第一波是關於病毒的起源,第二波是假冒的專利,第三波是如何避免傳染和治癒它。」法新社自有的事實查核組織也正在處理氾濫中的誤導性、假虛的訊息,當中有些是肇因於對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偏見,或是極端種族主義的偏見。

據《中央社》報導,在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尼及香港,至少有16人因為與武漢肺炎有關的貼文而被捕。印尼當局除了著手澄清,也掀起對於散布假消息者的罰則的討論。

印尼反中情緒,反映在武漢肺炎的誤導訊息、假消息。《雅加達郵報》報導,印尼通訊與新聞部3日澄清的54條由於疫情而散布的假訊息當中,包括丟掉中國製的小米手機、不要使用來自中國的產品、不要接收來自中國的包裹,以及不要接觸中國人。

印尼大學的社會福利研究者Rissalwan Habdy Lubis表示,政府應該要在這些有關武漢肺炎假訊息,進一步造成歧視和暴力之前,進行相對應的措施。

不過,假消息並非總是出自居心叵測者,出於擔憂的散布或轉發,則是防堵假訊息另一個難題。一名住在東加里曼丹的家庭主婦Kazahra Tanzania則因為聽她在醫院工作的兄弟說,醫院確診一名來自中國男人確診武漢肺炎,在Facebook上貼文警告大家要戴口罩。此消息被隨後被確認為假消息,Kazahra也趕緊刪文道歉,卻已造成當地人恐慌搶購口罩。

Kazahra Tanzania因而被警方拘留,根據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ransactions Law(ITE,電子訊息和交易法),她可能面臨3到10年的刑期。東加里曼丹警方發言人Sr. Comr. Ade Yaya Suryana表示,「雖然她立意良善並且是為了警告群眾,但這是假資訊。」

這並非家庭主婦在社群媒體上觸犯ITE法的首例。在2018年10到11月間,警察已因散布假消息逮捕7名在家的母親,但是,她們當中沒有人主動捏造這些資訊,都只是轉發。2008年ITE法通過以來頗具爭議性,至今已使300名網路使用者入獄。

Indonesian Anti-Slander Society (Mafindo,印尼反誹謗協會)主席 Septiaji Eko Nugroho說明家庭主婦傳播假消息是因為他們關心家人的安危,尤其是攸關犯罪與健康問題時,「她們因為對他人高度關懷,也想要幫助人,不過卻沒有發現這可能危及他人。」

對於並非出生於網路世代的使用者,可能尚在學習如何分辨和因應假消息,也擔憂觸法。一名50歲的母親Suryanti表示,這部法對傳播閜消息的人太嚴峻,她自己也常常因WhatsApp群組裡紛雜的訊息,而感到相當困擾,「雖然 (謠言)令人厭惡,但將他們逮捕太超過了,因為他們並沒有想要傷人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