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贏得愛荷華州初選可說「頭過身就過」,布塔朱吉是民主黨最強候選人嗎?

贏得愛荷華州初選可說「頭過身就過」,布塔朱吉是民主黨最強候選人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總統初選的特性是一州接一州,且幾乎是每個星期都有選舉,因此這種短期選戰,對輿論熱門的候選人最有利,加上過去美國民眾對布塔朱吉的陌生,對他的相關新聞會更感興趣,這會讓輿論加成的效果更明顯。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一如往常在中部的愛荷華州揭開序幕。兩黨都在2月3日於愛荷華州舉行黨團會議的初選,共和黨毫無懸念由川普(Donald Trump)勝出,主要目光都集中在民主黨一方,而開票結果也確實顛覆選前的普遍預測。

愛荷華州初選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除了是全美的第一場初選外,對民主黨來說還有一個重大意義:2000年開始,贏得愛荷華州初選的人最終都將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只有治理10萬人的政治經驗,布塔朱吉爆冷門擊敗政壇老將

然而,愛荷華州民主黨初選結果,勝出者並不是該州民調最高的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也不是全國民調長期居冠的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而是由印第安那州南灣市前市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大爆冷門以0.1%的差距拔得頭籌。

雖然民主黨初選的計票系統出現重大瑕疵,以至於黨內外的檢討與質疑聲浪四起,不過對布塔朱吉來說,這樣便足夠了。

由於初選節奏緊湊、一州接一州,即使愛荷華投票結果啟人疑竇,但所有候選人要快速移防到2月11日初選的新罕布夏州,全國新聞焦點也跟著轉移,愛荷華州的計票瑕疵將隨著選戰而被擱置,難以影響往後的初選。會強烈留在選民心中事情只有一個:布塔朱吉奪下首勝。

進一步來看愛荷華州初選結果,最令人意外的恐怕就是前副總統拜登。拜登的全國民調雖然領先,但在愛荷華州的選舉氣勢始終低人一等,一直吃政治老本、了無新意、缺乏選票拓展能力的拜登,最後連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都贏不了,落居第四。

RTS317CE
民主黨初選領先的四位候選人,從左至右分別是布塔朱吉、華倫、拜登與桑德斯|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布塔朱吉:另一個拜登,另一個歐巴馬

從CNN所做的愛荷華州交叉分析民調來看,可發現拜登與布塔朱吉有許多重疊性。在45歲以上的選民中,拜登有25%支持度、布塔朱吉是24%;在立場偏向溫和中間派的選民中,拜登與布塔朱吉的支持度都是25%;上次投給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選民,今(2020)年有23%投給拜登、25%則是布塔朱吉;反對全民健保的選民中,支持拜登的有27%、布塔朱吉則有33%。

從上述這些數據來看,可歸納拜登與布塔朱吉支持者的輪廓,具有高度的同質性:民主黨溫和派、中高齡較願意支持。

在選戰策略上,布塔朱吉也很巧妙地與這個光譜相同。例如布塔朱吉就對華倫與桑德斯的健保和就學政策頗不以為然,認為應該採行有限度補助而非政府全面買單,與他持相近立場的領先者就是拜登。

在社會主義色彩較濃厚的一端,已有華倫與桑德斯爭食,布塔朱吉回過頭攻占拜登一人獨拿的溫和派立場,是相當聰明的一招。加上布塔朱吉在4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支持度,也以21%遠勝拜登的4%,布塔朱吉的選票爆發力,讓無法激起選民熱情的拜登,毫無招架之力,只能眼睜睜看著支持者流向布塔朱吉。

另一方面,布塔朱吉的某些元素,也是他成為大黑馬的原因。首先是他雄辯滔滔、口才一絕,在政壇老鳥面前毫不遜色;他是公開出櫃的男同志,符合民主黨進步價值;再者他打過阿富汗戰爭,也具備吸引「淺紅」共和黨選民的特質;最後是他非常年輕,今年才38歲,比老態龍鍾的拜登還要有吸引力。

綜上所述,布塔朱吉的這場勝利,猶如2008年擊敗前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茲(John Edwards)與希拉蕊的歐巴馬(Barack Obama),民調一飛衝天。

AP_20040171727433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新罕布夏初選,要看桑德斯能否守下老巢

由於美國總統初選的特性是一州接一州,且幾乎是每個星期都有選舉,因此這種短期選戰,對輿論熱門的候選人最有利,加上過去美國民眾對布塔朱吉的陌生,對他的相關新聞會更感興趣,這會讓輿論加成的效果更明顯。

根據真清晰(RealClearPolitics)網站所統整的民調顯示,在2月11日的新罕布夏州初選,布塔朱吉支持度雖暫時落後給桑德斯,但已是他參選以來在該州的新高。

進一步來看,布塔朱吉在新罕布夏州的民調,從2月3日愛荷華州初選當天的13.7%,短短五天就爬到22.2%,勁揚8.5個百分點。這種選舉氣勢短時間打起來的候選人威脅性最高,民調上升速度非常快,永遠不知道他的民調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

桑德斯是佛蒙特州的聯邦參議員,與新罕布夏州是隔壁的鄰居,因此算是桑德斯回到自己的大本營。2016年初選,桑德斯在新罕布夏州以60.4%的得票率完勝希拉蕊的38%,所以2月3日的初選,回到老巢的桑德斯勢必要扳回一城。

目前桑德斯雖然有望贏得新罕布夏,但這一仗並非十拿九穩。除了布塔朱吉民調往上衝的力道強勁之外,與桑德斯光譜重疊的華倫,即便愛荷華州選後民調有下滑,但並未如拜登一般「跌跌不休」,擺盪幅度約是兩個百分點。

若棄保效應沒有出現在華倫與桑德斯之間(華倫下降、桑德斯上升),並持續發酵於拜登與布塔朱吉身上(拜登下降、布塔朱吉上升),桑德斯很有可能在最後一刻輸掉新罕布夏。

至於全國支持度還是領先、氣勢卻越選越弱的拜登,在新罕布夏也陷入苦戰,若連續兩場初選都沒有擠進前兩名,將會處在非常尷尬的位置,甚至會加速民主黨溫和派流向布塔朱吉。拜登的生死存亡關鍵,不是2月22日的內華達州黨團會議,而是2月29日更具普選性質的南卡羅萊納州初選,如果還是繼續疲弱不振,3月3日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極有可能就是拜登初選的終點站。

兩位不一樣的紐約市長,會落得一樣的下場?


“2020美國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