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長康邨不是「淘大2.0」,仍可能有相似之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假如確定了康美樓個案的傳播途徑是糞渠,那麼長康邨就算不是「淘大2.0」也是「淘大1.2」,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究竟長康邨情況是否與淘大完全不一樣?
長康邨康美樓到現在只有兩個個案,由第一個個案在1月30日確診到2月10日確診第二個個案相隔12天。
淘大花園E座那位源頭病人在當年3月14日及19日去過親戚住的E座住,之後在3月21日已陸續有沙士的確診個案,到4月1日E座已確診了99個沙士個案。[1][2]
淘大E座的最後大概有130個確診個案,這樣多的確診數目正正是環境因素導致感染的重要證據。
可是,長康邨康美樓現今只有兩個個案,所以要排除這兩個個案是因為在邨內、甚至樓宇之中接觸都不容易,也不能否定他們各自感染的可能。但以袁國勇教授的實力,我相信他已嘗試過調查環境因素以外的可能性,而找不到實質證據,才會認為有「環境因素導致感染」這個可能性。
事實上,同一條邨、同一棟大廈,仲要同一個座向的單位,再加上較後感染的那位武肺患者的單位竟然有糞渠排氣口未封好,那麼巧合的情況,令新個案從糞渠中感染到武肺成為了一個合理的懷疑。
因此,淘大E座卻是整棟大廈設計的問題,而長康邨康美樓也許只是個別單位的問題。
但要是康美樓的第二個個案是真的因為糞渠,我們是否又可以一口咬定今次的情況完全不是淘大花園翻版?筆者認為不可以。
如果最後調查結果,康美樓最新確診的個案是因為糞渠的排氣口未封好的問題,那感染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就與淘大沙士事件有相似的地方。
研究已有證據顯示,在武肺患者的糞便當中找到新型冠狀病毒,這與沙士冠狀病毒相似。
新型冠狀病毒能透過糞渠傳播,這與沙士冠狀病毒相似。
病毒要透過糞渠傳播,表示病毒很大機會能透過氣霧(aerosol)傳染,這亦與當年淘大沙士事件相似。
要是確定了傳播途徑是因為糞渠,那麼康美樓就算不是「淘大2.0」,也是「淘大1.2」吧,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老實講,我就真係唔清楚自己屋企啲渠位個設計係點?一個普通家庭又點會知個條排氣管,駁住條糞渠,但又無封好呢?
呢個家庭可能都好乖咁,有一個星期將水倒入去水位,但最後都可能因為一個無封好嘅排氣管而中招。
有些事,我們可能避免不了,這難免讓有感到無奈。
註︰
- Hung LS (2003) The SARS epidemic in Hong Kong: what lessons have we learned?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96, 374–378.
- Yu ITS, Li Y, Wong TW, et al. Evidence of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50 (pg. 1731 -9)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Kayue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