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打折心理戰:好的折扣不只讓顧客覺得賺到,商家也能獲得實質效益

打折心理戰:好的折扣不只讓顧客覺得賺到,商家也能獲得實質效益
photo credit: Daniel Bockwold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以為折扣給的多,大家就會覺得賺很多?其實長期的折扣,會讓客人產生定錨效應,一但腦中記住低價訊息,就很難改變。

打開信箱,我們常看到周年慶特價活動;打開手機,有各種折扣活動;瀏覽email,有各種貴賓專屬優惠。現在的商品介紹,都免不了要加上折扣的訊息,給予折扣是一個增加消費的方式,常見的折扣方式與預期達成目的有以下3種:

  • 折價卷,鼓勵客人購買折價卷上的特定商品,而不要去買競爭對手的商品。
  • 第二件7折,一方面清理庫存,同時拉長購買週期,例如牙膏,一條用3個月,透過第二件7折,購買週期就會變成半年,提前成交3個月後的銷售。
  • 滿額免運費,增加單次的銷售營業額,一次運送更多商品,降低運送成本。

星巴克在2018年的11月就推出一款可重複使用的塑膠杯,在活動開始的2個月內下午2點後,帶著活動的杯子到店裡消費購買16oz容量的3款季節限定飲料:白巧克力摩卡(Toasted White Chocolate Mocha)、焦糖布蕾拿鐵(Caramel Brulee Latte)、薄荷風味摩卡咖啡(Peppermint Mocha),就可以享有0.5美元的折扣。

類似的折價策略,有以下5個可以用心理行銷解釋的優點。

1. 禮尚往來,讓客人感覺虧欠你

活動期間是11到12月,這段時間有感恩節與聖誕節,親友互相贈送禮物的節日。當店員交給客人這個活動的杯子時,他們會說,這是我們給你的禮物(Our gift for you),在杯子上面的貼紙星巴克也強調這是一個禮物。杯子是可重複使用有質感的塑膠耐用杯,跟一般星巴克給客人的外帶紙杯是不一樣的。你一拿到杯子的手感就不一樣,而且在寒冷的冬天裡,有一個素昧平生的服務員送你一份禮物,不管外面風風雨雨,心理就是暖暖的。

早在1971年,康乃爾大學的Regan教授就設計了一個研究討論禮尚往來的行為。研究中,參與者要和另外一位同伴一起為畫作評分,而這位同伴其實就是研究人員。在研究進行到一半時時,研究人員會離開研究室,然後一半的研究人員回來時會拿著一杯汽水給參與者,另外一半則是空手回來。最後,研究人員都會問參與者是否願意向他買彩卷。(為畫作評分是個煙霧彈,只是找藉口讓參與者和研究人員有一段時間互動,然後最後賣一個與任務不相關的彩卷)

正如你所猜測,有拿到汽水的參與者比較願意向研究人員購買彩卷。不只如此,彩卷的價格還遠比汽水高很多,只是一杯小小的超便宜的糖水加氣泡,就可以讓人花更多的錢給剛認識的人,買具有風險卻不一定會回本的彩卷。代表送出一點小禮物,在未來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好處。

星巴克最一開始的禮物,就是店員在充滿送禮季節的日子,多說一句溫暖的話以及杯子上面的貼紙。成本不高,但就是可以進到客人的心裡。

2. 要怎麼收穫必須怎麼栽:有付出才有優惠

凡事要師出有名,要有優惠,那你就要付出。星巴克與客人一同重複使用杯子,就是做到環保責任,讓大家重複使用(Reuse)。沒有杯子的人,就要付全額的費用。讓客人為折扣多做一點事情,藉由IKEA效應,讓客人感覺到「我是因為有付出,更值得擁有優惠」。

3. 改變客人消費時間

假想有間酒吧把買一送一,HAPPY HOUR設定在晚上7-9點,大家6點下班,加上交通時間到店門口,也差不多就是7點。如果客人是6點50分到,看到暢飲時間是7點,那索性等個10分鐘,就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喝到更多的酒,這樣反而把商家的獲利拉低。

而在星巴克的案例中,咖啡是提神飲料,多半會在上午喝,折扣在下午2點才有,讓星巴克依然賺到習慣上午喝咖啡客人的獲利,也鼓勵客人可以改成下午才喝咖啡。而且11-12月有許多假期,下午2點正好是喝下午茶配甜點的時間。讓客人2點來買,搞不好客人還會多帶一些點心,或是在星巴克買聖誕禮物給親友。

4. 不過度誇張的折扣金額

你以為折扣給的多,大家就會覺得賺很多?其實長期的折扣,會讓客人產生定錨效應,一但腦中記住低價訊息,就很難改變。未來買類似商品時,也會用之前的價格做比較。例如傢俱,永遠都在打折,周年慶的布條一放就是一周年。讓客人印象中就是要拿優惠,要折扣而不願意依照原價購買。

星巴克的折扣沒有給得太多,一杯5-7塊美金的飲料,給予50分美元的折扣,大約是優惠7-10%,最多也只是打9折,不會讓大家覺得拿出品質不好的次級貨做銷售。

5. 利用心理選項改變客人的決定

款式限定,只有三種口味,而且是季節限定,未來也不會有。一來改變預設值,讓客人從原本習慣的口味,在這一個季節嘗試不同的口味。因為是新口味,客人不熟悉新產品的價格,由這一次的折扣,讓客人適應新的價格。

再來可以減少客人選擇,減少決策疲勞。讓人可以快速消費,店家就可以減少耗費的時間成本。而且當客人集中訂購類似的飲品,店家就可以產生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拉高獲利。

參考資料

本文經胖哥哥心理行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