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料理五千年奧義──「黃金炒飯」的秘密被科學家破解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炒飯的奧秘在2020年2月12日,被科學家破解了!幕後黑手是台裔生物物理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機械工程學院的胡立德教授,一位兩度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男人。
瞬間加到1200度的超高熱,千萬別用鋁鍋炒飯,鍋子會熔化!
廚師快速的拋鑊翻炒,將顆顆飯粒拋至空中飛舞!
炒飯真是太神奇了,難怪著名的美食動畫《中華一番!》開天闢地第一話就是黃金炒飯。
然而,炒飯的奧秘在2020年2月12日,被科學家破解了!幕後黑手是台裔生物物理學家、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機械工程學院的胡立德教授,以「史上最強屎尿梗」(哺乳動物21秒尿尿定律、袋熊如何製作正方形的便便)兩度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男人。
胡立德教授與博士生Hungtang Ko在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發表了名為〈The Physics of Tossing Fried Rice〉(炒飯拋鑊的物理學)的論文。
他們到5家台灣以及中國餐館,拍攝了廚師炒飯的動作並加以解析,藉由影像的觀察所得,以「雙擺」的物理系統為基礎建立了炒鍋移動的模型,模擬飯粒的移動狀況。
廚師手持直徑39公分、深13公分、重達1.4公斤的鐵鍋,以每0.3秒一次的週期(也就是每秒3次)快速移動炒鍋。炒飯會沿著鍋底滑動,然後有部分比例的飯粒在鍋邊被拋起變成圓周運動再落回鍋中。透過這個過程,可以讓在鍋中被加熱到1200度的飯粒,在空中快速降溫避免燒焦,並且能充分混合。


根據模擬的結果,建議廚師應該把這個「拋鑊」的動作頻率,由每秒3次提高到每秒5次(每次0.2秒)。不過根據統計,全世界的炒飯師傅有64.5%的比例有肩膀酸痛的毛病,所以胡教授也貼心的建議,可以用他的研究成果來設計超越人類的「炒飯機器人」!不過在熱血格鬥料理漫畫中,會幹這種事的通常都是壞人……
我想胡立德教授,可能會成為史上第一個三度拿到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附帶一提,本版曾經介紹過「可麗餅的物理學」,不過總覺得炒飯比可麗餅威。
參考資料
- ScienceNews報導:How to make the best fried rice, according to physics
-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論文:The physics of tossing fried rice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