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首宗本土感染死亡案例出現,台灣「社區感染」拉警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國目前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新增2名,其中一名患者死亡,總確診病例數達20名,也讓台灣出現第一起因武漢肺炎死亡的病例。由於確診個案並無出國旅遊史,亦非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因此可視為社區傳播的初始徵兆與警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晚間6點召開記者會,表示我國目前「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新增2名,其中一名患者死亡,總確診病例數達20名,也讓台灣出現第一起因武漢肺炎死亡的病例。由於確診個案並無出國旅遊史,亦非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因此可視為社區傳播的初始徵兆與警訊。
為因應擴大之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亦宣布將擴大篩檢,14天內自國外回國者,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醫師若無法排除可能是新冠肺炎,就需要做採檢。同時健保署也宣布將旅遊警示範圍,擴及新加坡、泰國,並將自第三國入境者也納入警示。過去30天曾到中港澳、新加坡、泰國或在該地轉機者,回台就醫時健保資料都會跳出警示。
台灣新增2起確診病例,出現國內首宗武漢肺炎死亡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內新增2例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其中一名個案已不幸過世。也讓台灣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數增至20例。
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表示,第一例新增確診個案(個案19)為61歲男性,無出國旅遊史,亦非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該男子有B型肝炎及糖尿病病史,於1月27日出現咳嗽,2月3日因呼吸急促赴醫院就醫。當時診斷為肺炎,並進入負壓加護病房診斷治療。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其遺體經家屬同意,將依法定傳染病規定進行火化,並保留檢體以供進一步檢驗。
第二例新增病例(個案20)為前例確診男性患者的51歲男性家屬,於昨日採檢後確診。目前未出現症狀,收至於負壓隔離病房。
陳時中表示,個案19並沒有旅遊史,理論上不會出現在採檢範圍內。然而後期看到新加坡將近50%的武漢肺炎確診個案並無旅遊史,因此指揮中心警覺到藉由旅遊史判定採檢可能出現疏漏,因此從2月12號起,針對全國醫療院所「通報流感併發重症,且流感檢驗為陰性」之個案,回溯至1月31日起,進行武漢肺炎病毒的檢驗。截至2月15日,全數完成了113件檢體,本案即為其中唯一一位陽性,其餘112位皆為陰性。
陳時中表示,個案19於確診之後,第一時間也針對經手之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共60位進行採檢,檢驗結果皆為陰性。這些醫護人員會於其宿舍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
個案19的親密接觸者,同住的家屬有2位(其中一位即為個案20),非同住的有10位。包括其1月27日曾與親戚團聚吃飯,相關人等業已採檢,目前正在等待檢驗結果。
目前尚未掌握個案19的接觸史,同時此亦為我國社區感染的首例。個案19本身為白牌計程車司機,其主要客戶皆為具有中港澳旅遊史。因此目前針對其通聯紀錄,展開全面性的清查,查閱健保就診資料並調閱監視器,希望能在最短時間掌握個案的接觸史。
至於是否可說台灣已出現社區傳播?陳時中表示,此可視為社區傳播的初始徵兆。根據定義,社區傳播即為「在社區裡面走就有感染的風險」,並有以下徵兆:
- 確定病例無法找出感染來源(台灣有)
- 本地感染的個案已超過境外移入感染的個案數(台灣無)
- 出現持續性、連續性的傳播鏈(台灣無)
- 廣泛的發生群聚事件(台灣無)
目前第19名病例可視為社區傳播的徵兆與警訊,需要及時將防護鏈做好,完成疫情調查,及時阻止社區傳播的情況。
擴大檢疫:14天內曾出國且有疑似症狀,明日起全面採檢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ETtoday》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明日起將擴大篩檢,14天內自國外回國者,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醫師若無法排除可能是新冠肺炎,就需要做採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指出,原本檢疫對象是有中港澳旅遊史和相關接觸史,但為防堵疫情漏洞,專家討論後決定「擴大採檢對象」,優先針對14天內從國外回國,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醫師無法明確排除是否為新冠肺炎,就要做採檢。
《自由時報》報導,莊人祥表示,由於新加坡、泰國的武漢肺炎個案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日前提高兩國旅遊警示建議,並對14天內有新加坡、泰國旅遊史且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進行採檢。但很多人頻頻詢問,為何同樣爆出疫情的日本卻沒有相關措施。
莊人祥指出,指揮中心昨天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此事,考量不論日本或其他國家都已陸續出現疫情,且防疫、檢驗量能各國差異大,因此決議大幅擴大採檢標準,凡是過去14天內曾出國而且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就醫時都可由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
《中央社》報導,莊人祥表示擴大採檢新制明天起上路,截至2月底國內每天採檢量能約1300件,回國民眾也不是人人都會生病,採檢量能應足夠因應。
此外,台大副校長、感染症權威張上淳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臨床研討會」中也提到,未來凡是出現肺炎群聚感染、醫護人員感染肺炎等狀況,也會一律採檢,以掌握社區中是否有不清楚個案出現。
「健保卡旅遊警示」擴及新加坡、泰國,自第三國入境者也納入警示
《TVBS》報導,武漢肺炎延燒,健保署今(16)日也宣布將旅遊警示範圍,擴及新加坡、泰國,並將自第三國入境者也納入警示,過去30天曾到中港澳、新加坡、泰國或在該地轉機者,回台就醫時都會跳出警示。
衛福部疾管署「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因應武漢肺炎疫情下,各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如下:
分級標準 | 意涵 | 旅遊建議 | 國家 |
第一級:注意(Watch) | 提醒注意 | 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 | 日本、泰國 |
第二級:警示(Alert) | 加強預警 | 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 | 新加坡 |
第三級:警告(Warning) | 避免所有非必要旅遊 | 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 | 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營政區 |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發布新聞稿宣布此消息,資訊組科長張齡芝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因應武漢肺炎,1月27日首度和移民署合作,將民眾出入境資料串連健保資料,14天內曾到中國湖北地區的民眾就醫時,只要一插入健保卡就會跳出警示視窗,1月30日再將範圍擴及中港澳、小三通入境者。
《錢都》品牌轉型學:導入數位化工具 起手NUEIP企業管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錢都餐飲導入NUEIP的人資系統,讓各店長有機會展現自身更有價值與影響力的一面,也間接帶動各店彼此的目標達成士氣,讓品牌更有價值。
每天用餐時段一到,橘底白字的店面內,一個個小火鍋上桌,全家人的歡笑聲伴隨著鍋內沸騰的泡泡不斷冒出,這是錢都餐飲旗下老字號火鍋品牌「錢都日式涮涮鍋」的日常。從 1997 年創立至今,目前全台已擁有72間分店、來客數年破千萬,卻依然堅持使用精心熬煮 96 小時後的大骨高湯,並加入柴魚、昆布等食材增添其風味使湯頭更有層次,讓許多老饕顧客每每都感受到錢都令人難以忘懷的餐飲體驗。
而面對時代的變動,錢都近年來也持續推動品牌革新,翻新原有店面改裝成更符合年輕人風格的日系二代店,並積極計畫拓展店面,透過導入數位化工具,當輔助訓練大量儲備幹部與培訓人才時,能夠更加有效率。
NUEIP雲端人資包辦行政庶務,錢都店長安心放眼未來

錢都餐飲人資主任周芮昕表示,初期原本公司使用紙本打卡鐘,以全人工方式做薪資計算與審核。每個月月底,各店店長們都需要加班計算員工出缺勤與薪水,才能趕得及1號中午之前,讓物流車將紙卡載回總公司。接下來,總公司需加派人力逐張、逐行的人工登打進電腦,同時主管單位還會抽樣檢核正確性,前前後後繁複作業總需花上一週時間,而72間門店店長加上總公司登打與檢核的人力,更是可觀的成本。
「人工計薪誤差高、效率低,換算下來,NUEIP 幫我們幾乎節省了78%的時間與95%的人力成本,現在整個流程只需要兩個人、1.5 個工作天即可完成。不只效率高且基本上是零失誤,這些數值是我們在導入前完全沒意料到的。」周主任述說。錢都認為,店長們應該專注於門店的營運和管理,帶領門店達成公司經營目標,而不是加班執行繁瑣且無效率的行政作業。周主任認真地說道:「錢都餐飲導入NUEIP的人資系統,讓各店長有機會展現自身更有價值與影響力的一面,也間接帶動各店彼此的目標達成士氣,讓品牌更有價值。」
NUEIP療癒系出缺勤、排班與薪水管理,造福餐飲業者

經營餐飲業的人都知道,餐飲業人員流動率高,加上計時人員眾多的情況下,要掌握員工的請假狀況只能經由店長回報,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周主任說道:「以前各店排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幸好 NUEIP的排班功能對餐飲業非常友善。不僅可以依時數彈性安排工讀生的班表,不須建立上百個班別,還能自動檢核目前的人力配置是否妥當。搭配『實際工時統計』功能,可統計計時人員的實際工作時數,進而準確計算假期、加班時數與薪資,若人員有任何出勤狀況,總公司都能即時知曉或因應。」。
因為適切的系統功能,讓錢都餐飲在企業管理上能夠無所顧慮,周主任表示,雖然前期數位轉型時,要教育店長們使用電腦、熟悉功能,會經過約一個季度的轉換陣痛期。但現在不僅省去紙本操作、不用為了行政事務加班、各店人員可以輕鬆使用LINE進行上下班打卡或請假,店長們紛紛覺得這個轉換期很值得。對總公司來說,更降低了門市人員的控管風險,讓整個企業在力拼品牌規模時,更加順利地往前邁進。

雖然疫情肆虐全台業者,但錢都餐飲把握契機逆勢成長,開始發展電商通路,推出品牌麻辣鴨血豆腐、特色水餃、嚴選海鮮食材等;實體店方面,藉由手機會員 APP 打造超級會員經濟。錢都餐飲旗下品牌目前正積極討論拓點計畫,以優渥的薪資獎金招募優秀的儲備幹部,而在例行的行政事務上,則由 NUEIP 協助支援,讓門市與總部的聯繫更加緊密與即時,企業內部管理更加順暢有效率。
本文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