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報復美國對中國官媒「設限」,中國驅逐《紐約時報》等3大報社記者、不得在中港澳工作

報復美國對中國官媒「設限」,中國驅逐《紐約時報》等3大報社記者、不得在中港澳工作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報復美國,中國今(18)日宣布,將取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及《華盛頓郵報》3家大報駐中國的記者證,未來不得在中港澳地區從事新聞工作。

儘管將被列為外國使團一部分,不過官員也表示,不會限制這些媒體的新聞採訪,仍能參加包括國務院在內的各類記者會。

為何將外國媒體等同外國使團對待?

《福斯新聞台》指出,外國間諜通常用外交來掩護自己在國外的存在。根據國務院的文件,這些媒體機構被認定為外國使團後,必須遵守某些行政要求,這些要求也適用於在美國的外國使館和領事館

《德國之聲》報導,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規定,被認定為外國使團後,這些媒體機構必須註冊他們在美國擁有或租用的房地產位置,要租賃或購買新的房地產時必須獲得許可。此外,不論是不是美國公民,他們都必須披露在美國工作的僱員身份。這些規定與美國對外國使館的規定相同,但不代表這幾間新聞媒體有任何外交地位。

報導指出,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年到來,美國民眾越來越擔心外國媒體組織對公眾輿論的影響。美國官員憂慮,為官媒工作的中國記者受到北京的直接控制,並在美國工作時執行中國政府指派的任務。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告訴《Axios》,「這一行動早就該進行了。多年來,這些所謂的『媒體』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而這些中國媒體正變得更加激進。」蓬佩奧也說,「由於這些組織為中共工作,我們將它們視為外國使團,這是符合國務院規定的,這是很合適的。」

這不是美國國務院首次將媒體指定為外國使團。在此以前,美國曾於1987年將前蘇聯下屬的媒體、2010年將越南通訊社(Vietnam News Agency)指定為外國使團。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決策已在華府討論多年,但一直沒能決定,主要擔心限制媒體言論自由。資深國務院官員指出,此舉代表著川普政府對抗強權敵手的新措施。很有趣的是,佈達此項措施的國務院官員們都不願意具名。不過,該名官員並無提及,美國會否以同樣做法對付俄羅斯在美國的媒體。

《CNN》採訪的匿名官員並未透露,為何俄羅斯官媒沒有在這波指定外國使團的規範之中。但報導指出,這項舉措顯示美國官方在國際上正加強對中國的批判力度。

《路透社》報導,美國官員透露,這與最近打得火熱的中美貿易戰無關,而且已經討論了一陣子。

外國使團等同外國代理人嗎?

去年底,台灣社會擔心中國勢力滲透國內媒體,有了一波「反紅媒」與《外國代理人法》立法的討論,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 FARA)當時成為參考案例之一。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打擊納粹在其境內的侵略性宣傳工作,因此於1938年通過《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要求在美境內任何代表外國政府工作的人士(政治遊說者、企業公司、媒體機構等)均需向美國司法部登記並披露這種關係,包括俄羅斯官方色彩濃厚的《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美國分公司(RT America)、《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都被要求註冊為外國代理人。

《中國環球電視網》、《新華社》和《中國日報》同樣被美國司法部點名要求註冊。不過目前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並未找到這3家中國媒體的登記。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