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伊瑪目將清真寺變成「慈善超市」,更思考怎麼讓窮人「有尊嚴」的接受幫助

伊瑪目將清真寺變成「慈善超市」,更思考怎麼讓窮人「有尊嚴」的接受幫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將清真寺改造成慈善超市的伊瑪目卡基爾表示:「疫情爆發之後,我們尋思怎麼做可以幫助弟兄。」「盡可能用最好的方式,不讓他們覺得被冒犯。」

(中央社)走進伊斯坦堡德德曼(Dedeman)清真寺,門口原本供信徒放鞋的鞋架,現在堆了一包包的義大利麵、一瓶瓶油、和一袋袋的餅乾,看來跟超市貨架沒兩樣。

但這些東西只送不賣,只有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有急用的人可以取用。

德德曼清真寺在窗上貼了告示,請有能力的人留點東西,需要的人則可取用。

土耳其各地清真寺因疫情暫停集體祈禱後,33歲的德德曼清真寺伊瑪目(教長)卡基爾(Abdulsamet Cakir)靈機一動,想出這個點子援助貧民。他告訴《法新社》:「暫停集體祈禱後,我想把富人與有需要的人連結在一起,恢復清真寺的活力。」

他一邊把地上的東西放到大門口的架上,一邊表示,他這麼做的靈感,來自鄂圖曼帝國時期稱為「慈善石」的捐獻文化。所謂的「慈善石」,是一種為連結富人與窮人、豎立在城內特定地點的小柱石,目的是以有尊嚴、不冒犯的方式救助有需要的人,有能力幫忙的人可在慈善石上方洞內留下東西,數量不拘,有需要的人則只取用需要量,把東西留給其他也有急用的人。

卡基爾表示:「疫情爆發之後,我們尋思怎麼做可以幫助弟兄。」「我們從祖先的『慈善石』文化得到靈感,決定請有能力的弟兄幫忙,填滿清真寺的架子。」

卡基爾在牆上掛了張清單,需要幫忙者可寫下姓名和電話,接著他會把單子遞給地方當局,確定這些人確實有需要之後,團隊就會發出訊息,請他們到清真寺來拿東西,一次最多8樣。

50歲的歐卡克(Guleser Ocak)告訴《法新社》:「我真的很需要,我先生沒工作,我以前幫人打掃房子,但疫情爆發後,他們就不找我了。」「之前我在單子上寫下姓名,今天就收到通知要我來拿東西。」

德德曼清真寺提供這項服務已經2週,每天幫助120人,而名單上列的人數超過900人。

每次最多只能有2人戴口罩和手套進入寺內拿取東西,其他人在外等候,彼此保持數步的距離。卡基爾表示:「我們在一天之內分散發放,每半小時叫15個人,這樣就能遵守社交距離,也不會大排長龍。」

「我們盡己所能幫助弟兄姊妹,盡可能用最好的方式,不讓他們覺得被冒犯。」

德德曼清真寺不接受現金捐獻,只接受物資。「也有廠商捐東西,一家麵粉廠捐麵粉,烘焙店拿麵包來,水公司則捐了水。」

現在,清真寺的架上堆滿土耳其各地物資,也不乏海外捐助物品。卡基爾表示:「大家都在盡己所能幫忙有需要的人,比方說,一位住法國的弟兄上網購物,指示東西送來我們清真寺。」

29歲的柯西莫古(Duygu Kesimoglu)說:「這間清真寺真的、真的對我們好好。」「我很倒楣沒了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們不僱用我們了。沒工作、沒錢,這個忙幫得真的太好、太好了。」

(中央社)根據土耳其衛生部當地時間21日公布的數據,土耳其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過去24小時增加4611例,新增119人不治,死亡病例累計2259例。

《路透社》報導,數據顯示,土耳其的確診病例累計9萬5591例,是歐洲或美國以外病例數最高的國家。目前共有1萬4918人在感染武漢肺炎後康復,過去24小時的採檢量為3萬9429起。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