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起電子腳鐐不限性侵家暴犯,現有31名被告配戴,金融犯朱國榮免戴,疑已棄保5億潛逃海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電子腳鐐多用在性侵假釋犯,且有效降低再犯率。2019年修法後,包括販毒的調查官、太魯閣號事件包商李義祥等人都曾配戴電子腳鐐以防交保候審期間逃亡。司法院表示,法院對個案交保金的會考慮多項要素:
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涉入炒股及內線交易案,今年被高等法院判刑8年及16年,法院裁定5億元交保,為史上最高金額。朱國榮交保後被限制出境、出海,每晚要向派出所報到,但朱日前無故不到,媒體報導他可能已潛逃至菲律賓。高等法院說,金融犯不如性侵或家暴犯會對人造成立即危險,很少以電子腳鐐方式監控。不過為防止審判中的被告棄保逃亡,2019年已修法,可命有逃亡之虞者戴電子腳鐐,像是涉及販毒的調查官、普悠瑪案的承包商,都曾佩戴電子腳鐐。司法院刑事廳表示,目前全台有31名被告受到電子腳鐐監控。
電子腳鐐從監控性侵犯到防止被告逃亡
俗稱「電子腳鐐」的科技監控,是使用自動衛星定位、回傳位置的手環或腳環,確保犯人沒離開或進入指定區域,監控單位可隨時掌握異常訊號。各國廣泛用於性侵犯假釋出獄後的監控,例如震驚韓國社會的性侵犯趙斗淳,服刑12年出獄後,需配戴電子腳鐐7年。台灣2006年起透過電子腳鐐監控假釋期間的性侵犯,累計配戴將近1500人次,根據法務部統計,這確實能有效防止再犯。
中國華為公司前副董孟晚舟也曾戴過電子腳鐐。孟晚舟被控犯下美國銀行及電信欺詐、竊取商業機密等罪。由於孟晚舟擁有7本護照,被認定有逃亡嫌疑,但她為爭取保釋,自願接受電子監控。後來孟晚舟繳了800萬美元的保釋金,換取在溫哥華自由活動,但晚上11點至早上6點須待在家,由保安團隊24小時監控,並佩戴電子腳鐐。孟晚舟從2018年12月開始戴電子腳鐐長達近3年,直到2021年9月引渡回中國才拆除。

台灣有刑案被告在審理期間棄保潛逃的前例,為健全防逃機制、增加羈押替代措施,立法院2019年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法,允許法院要求被告交出護照、定期報到、限制出境、出海或住居等;檢察官、法官則可命有逃亡之虞者配戴電子腳鐐。根據電子監控的相關處理辦法,受到監控的被告,有義務保持設備電力充足、不得破壞、隱匿或是丟棄監控設備。
台灣新法上路後,開始對部分羈押期滿獲交保的被告實施電子監控。知名案件包括前調查局官員徐宿良,盜賣查扣毒品獲1.68億元被起訴,羈押1年半後以100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外,配戴電子腳鐐,並要求每日視訊報到,共監控8個月。釀成49人罹難的太魯閣號出軌案,承包商李義祥羈押期滿時以60萬交保,限制出境、出海,以電子腳鐐監控8個月。
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涉入炒股及內線交易案,以5億天價交保後,卻未接受電子腳鐐監控。高等法院說,實務上金融犯罪案件的被告,假如未被羈押,通常以鉅額交保金,加上限制出境、出海,以及定時報到規定,可確保審判程序順利進行,所以極少使用電子腳鐐。
監控中心24小時緊盯犯嫌行蹤,目前31人有戴電子腳鐐
2022年1月,法務部和司法院共同委託過去負責監控性侵假釋犯的台灣高檢署,正式成立「科技設備監控中心」。電子腳鐐等監控設備每分鐘會自動即時回傳訊息至監控中心,值班人員24小時全天候監控重大犯罪嫌犯行蹤,一旦發現嫌犯有逃亡舉動,監控室會依其訊號及活動軌跡通報檢警機關,將被監控對象拘提到案。
立法院的報告指出,法院原預估每年使用科技監控設備案件為132件,以此編列相關設備經費高達1億8731萬3千元,然而據審計部查核,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3月22日間,為防逃而接受科技監控的被告僅有1人,監控案件數偏少,科技監控設備及人力多有閒置。
司法院刑事廳廳長李鈦任受訪表示,根據科技設備監控中心最新統計,從2021年6月到今年的8月31日,適用《刑事訴訟法》116-2條「防逃條款」並配戴電子腳鐐的被告共有31名。案件在偵查中的有13位,審理中17位,已發監執行旦交付保護管束的1位。
李鈦任指出,法官、檢察官會審酌被告的犯罪行為、經濟狀況、家庭成員、親友關係及與國外連結的程度等,綜合評估被告逃亡的可能性、多少交保金才足以造成足夠心理壓力和威嚇效果,讓被告「不敢逃」。李鈦任說,有些被告3萬元交保金都拿不出來,有些連30萬會被沒收也不在乎。
朱國榮案為史上最高5億元的交保金,若仍棄保潛逃,是否使法院評估交保的標準趨嚴?李鈦任沒有正面回答,僅說,還是要看法院對個案的評估,但不會因為有錢的被告被沒入5億元仍逃亡,就讓所有刑事案件的被告未來都更不容易交保。
日前高等法院通知朱國榮、辯護人及具保人到高院,卻未到庭。承辦法官已改訂明日開庭訊問,並發出拘票拘提朱國榮。刑事警察局也表示,已成立專案小組全力查緝。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邱宜君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