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春訓被電又怎樣?談職棒春訓和秋訓目的

春訓被電又怎樣?談職棒春訓和秋訓目的
Photo Credit: 中央社記者張新偉石垣市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樂天桃猿隊在石垣島春訓被電被報導的沸沸揚揚,到底春訓的目的何在,春訓和秋訓又有什麼差別?

文: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這個⋯⋯我們的前Lamigo、現樂天桃猿隊前陣子又在石垣島輸球了。

由於是新教頭領軍的第一次交流戰,不免受到比較多關切的目光,結果第一場比賽丟掉20分,眾多球迷開始熱烈討論,左看右看不脫類似「這就是日本臺灣之間職棒的差距」之類的感想。

如果你要問我有什麼想法,我的感覺是經歷這麼多年的職棒洗禮,應該都知道春訓成績不能認真的道理,扛著這件事情大大喊叫,比較像是找到機會修理樂天。只能說樂天果然是中華職棒人氣球隊,愛與恨是熱情的一體兩面,沒有人氣的球隊是不會被人借題發揮的。

至於為什麼會輸一屁股,我覺得曾豪駒總教練在第一天賽後的訪問裡已經給了很好的解答,那第二天也打出比較能看的成績,由於沒有太多話題性,討論也就隨之降溫。

不過話說回來,近年來經常看到樂天(前Lamigo)去石垣島給日本修理,到底春訓都在練什麼,和秋訓又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問題蠻好的,首先,我們都知道棒球是屬於夏季的比賽,職棒尤其如此。以中華職棒為例,棒球季從三月中正式起動一路打到十月份,球隊會在整季行事結束之後找場地進行秋訓。

秋訓的目的是讓球員進行整季結束的總檢討,針對在球季中發現的缺點逐一改善,同時為了儲備來季所需的體力還要進行各種嚴苛的體能鍛鍊。

總的來說,秋訓比較接近我們一般對於集訓或特訓的想像,選手要一早起來就練到太陽下山,有些時候在晚上還要回到室內繼續操兵。在日本甚至有「秋訓就是要連選手的精神一起鍛鍊」的說法,並認為把球員操到趴下躺下動彈不得也是一種心理鍛鍊,使得日本的秋訓常有「地獄訓練營」之稱。

臺灣在這方面則是師法日本,因此,我們常常在新聞上看到「某球隊嚴格操練,球員都被操到躺下」。這種狀況正常來講只會發生在秋訓,這是由於秋訓結束之後大部分的球員會放寒假,也有時間恢復精神和體力,如果發現哪支球隊在春訓還搞這種飛機,這可不是訓練精實的代表,而是球隊開季以後戰績要趴在地上的先兆。

  • 不知道有多少人講到「地獄訓練營」就會想到金甲部隊?

在秋訓結束以後,放假的選手去放假,一部份的人會被送去打冬季聯盟。在臺灣,被叫去冬盟的選手有兩種,一種是希望增加經驗值的年輕球員,另一種成員則是因為種種理由錯過季賽,被送去熟悉比賽找回球感的球員。

以2019年冬盟為例,吳桀睿、陳晨威就是去找回球感,而成晉和王詩聰就是增加經驗這一類。

不過由於冬盟對臺灣職棒來說是個新玩意,該派誰去又怎麼去大家都還在摸索,比如說「該不該讓錯過球季的投手去打冬盟」,這可就真的是個好問題。雖然有黃子鵬這種去打完冬盟回來還能宰制整個賽季的投手,不過也有去冬盟補課完回來反而失速的投手。以現階段來看,明年預定一軍出發的主力投手最好是別去冬盟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

臺灣的冬季聯盟長度大概是一個月左右,打完之後選手正式放寒假。雖然說是放假,其實球員多半都還是有訓練計畫,有些是一起揪團訓練,有些是則是跟著母校球隊或是參加小型訓練營。

早期臺灣球員在休季期間自我放飛的狀況不少,以致於到了春訓,身材比較容易走樣的球員就被教練在後頭追著跑,定下「開季前要減重幾公斤」的計畫。現在球員的職業意識提高,這種故事也就比較少見,這也算是職業運動的一種進步。

aspect-dLh5J1nMUs-700xauto
Photo Credit: CPBLTV截圖
這位就是去冬盟補課結果補到爆炸的代表⋯⋯

休季結束之後,各球隊就會紛紛開訓,春訓和秋訓的形式略有不同,如果說秋訓比較集中在個人課題,春訓則是開始練默契、練組合,驗收從秋訓以來的所有成果,並預備開季。

由於之後還要打正式比賽,一般來說春訓的強度會低於秋訓,到開始熱身賽前球隊要把隊形打出來。也因此,在上半季還在尋找球員定位和守備組合的球隊會被稱做「延長春訓」不是沒道理的,因為這本來就是在春訓應該要完成的功課。

作為春訓的收場,友誼賽和熱身賽主要的目的是找回球感和總結之前所有訓練,同時有些球員抓緊測試新功課,比如說投手會在這個時候試用新武器。通常在這個階段,投手會調整的比打者還要慢一點,所以大半的狀況下,春訓到熱身賽投打對決經常是打者佔優勢。

以之前提到的「樂天被打很慘」的比賽為例,樂天打者實際上總計也敲出14支安打,總體來說還是落在「打者調整比較快,投手調整比較慢,而且球隊隊形感覺還沒打出來」的範圍內。

aspect-S4T0QVMQ8l-700xauto
Photo Credit: 兄弟Fans Club
以往如果說到延長春訓,大概就會想到這一隊。

之後呢?

之後,就進到季賽,打滿整年以後回到秋訓,繼續備戰下一年,這就是棒球的四季循環。

當瞭解這點之後也很容易體會到球員為什麼這麼重視健康,錯過季賽會影響自己的成績表現,錯過春訓可能和隊友的默契就會變差,錯過秋訓則是等於錯過儲備體力和總檢討,要自己在休季期間更加緊鍛鍊才能補回來,這種循環一旦在哪裡斷掉,要重新找回來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事,很可能是半年一年的事。

加上職棒球員的生涯平均比起一般人的職涯要短很多,他們的半年一年可能同等於我們的三年五年,每個球員受訪時都說願望是「保持健康打滿整季」,或許不是因為球員詞窮或是保守,而是這真的是他們最真切的願望。

最後額外一提:以前有球員常說「去打國際賽會感覺恢復不過來」也是這個原因,如果去打冬季比賽比如說12強,就是在比賽完成以後才要補秋訓的課,恢復時間確實比較少,如果在這之上還去參加春訓前開打的比賽,就等於根本沒有恢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