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星期二」拜登強勢回歸,但民主黨真有機會贏川普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初選前三戰皆表現不佳的拜登,能否在超級星期二後,保持聲勢直到六月初選結束,仍相當有挑戰;相對的,桑德斯雖然有相當高的支持率,但卻因為諸多的改革政策被認為太過激進,因此難以抓住溫和派和建制派的票源。
全美14州同步舉行初選的「超級星期二」結果揭曉,在頭三場初選表現不盡理想的拜登(Joe Biden)強勢回歸,相反的,原先被看好將在超級星期二奪下好成績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表現不及預料。
美國初選規則相當複雜,總的來說,誰在總票數為3979的黨代表票中獲得超過半數的1991票,就能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而超級星期二這天,同時有十四州,以及美屬薩摩亞(American Samoa)舉辦初選,1357張黨代表票將被開出,因此對後續的選情至關重大。截至目前,拜登和桑德斯所累計的黨代表總票數分別為:566票和501票。
另外三位候選人——前紐約市長彭博(Mike Bloomberg)、在去(2019)年秋季人氣直衝的黑馬華倫(Elizabeth Warren)以及夏威夷州眾議員加伯德(Tulsi Gabbard)在這場超級星期二的都輸得相當慘重。
彭博自去年12月參選以來,總共投資了$4.52億美元在全美各地大打廣告(筆者的YouTube廣告有一半是他),就為了要在這場超級星期二打下不錯的成績,不過就結果來看,這些廣告的報酬率似乎相當低,1357張黨代表票,彭博只得到了38張黨代表票;華倫則是不但沒有拿下任何一州,甚至連自己的老巢麻州都輸給拜登和桑德斯排名第三;而存在感極低的加伯德,更是只拿到了一張黨代表票。就在超級星期二開票後的幾個小時,彭博宣布退選,並表態支持拜登,目前許多分析人士都猜測,華倫和加伯德將很快相繼退選,讓這場初選成為拜登和桑德斯的對決。
若有候選人退選,他們可以在最後的黨代表大會上,自由決定如何分配原先所獲得的票。除了彭博,在超級星期二前夕宣布退選的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和克羅布查(Amy Klobuchar)皆表態支持拜登,因此他們在前四場初選分別贏得的53、26和7張黨代表票,極有可能會轉為拜登的得票,相反的,與桑德斯理念較相近的華倫,極可能將目前累積到的61張選票歸給桑德斯。

回過頭來看拜登與桑德斯的選情,照目前情況來看,這兩位候選人也可能都無法拿到過半的票數,在如此情況下,民主黨的黨內初選就會進到下一關由黨代表(Delegates)和超級黨代表(Superdelegates)來投票、決議的「僵局式黨代表大會」(Contested Convetion),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超級黨代表中,願意支持桑德斯的黨員並不多,因此若選情以這樣的方式持續下去,不僅對桑德斯的選情不利,民主黨想要團結票源更是個挑戰。
從民主黨初選開始,不管是各候選人、黨內人士或民眾,都呼籲著要推出一個最有機會擊敗川普(Donald Trump)的候選人,但在初選前三戰皆表現不佳的拜登,能否在超級星期二後,保持聲勢直到六月初選結束,仍相當有挑戰;相對的,桑德斯雖然有相當高的支持率,但卻因為諸多的改革政策被認為太過激進,因此難以抓住溫和派和建制派的票源。
除了布塔朱吉和克羅布查,在超級星期二前夕宣布退選後,前民主黨參議院領袖瑞德(Harry Reid)以及在拉丁裔選民中相當受歡迎的前候選人歐洛克(Beto O'Rourke),都在超級星期二前一同表態支持拜登,這溫和派力量的整合,看似有利於民主黨的團結,讓拜登如虎添翼,但就2016年大選經驗,可能只會造成民主黨更加分裂。
2016年民主黨大會開票前夕,維基解密爆出民主黨的黨內高層竟然互通要聯手打擊桑德斯、拉抬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由於桑德斯的支持者多是受他的「理念」而非被他的「個人魅力」所吸引,因此黏著度相當高,這也導致桑德斯的支持者相當不滿民主黨的內定,甚至上街抗議,有十分之一的桑德斯支持者就在最後的全國大選中,將票投給了共和黨的川普。
若民主黨初選進到以黨代表和超級黨代表意見為主的僵局式黨代表大會,這些黨代表又照著自己的意向支持拜登,民主黨內恐怕要在看到一次2016年的分裂。筆者一位支持桑德斯的友人就表示,這些黨代表若不跟隨民意支持桑德斯,就等同於民主的失敗,他對民主黨的信任也會大幅下降。
為了避免重蹈2016年的覆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在2月26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主黨將全心全意地支持其選民提名的任何人,據報導,民主黨內的人士也正在避免初選進入僵局式黨代表大會,畢竟如此的走向對民主黨的形象和聲譽都不利,2020就更難擊敗川普了。
但要擊敗川普,也不是民主黨團結就好,由於美國大選的「選舉人團」制度規定總統候選人若在一州獲得最高票數,就能拿到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數」,也就是所謂的「勝者全拿」(the winner-take-all),因此2016年希拉蕊雖得到較高的總票數,卻輸給了川普。今(2020)年11月的選舉,川普仍佔有同樣的優勢,民主黨要贏得2020,看來還有一條相當艱鉅的路要走。
註:超級星期二的初選十四州包括:阿拉巴馬、阿肯色、加州、科羅拉多、緬因、麻薩諸塞、明尼蘇達、北達科塔、奧克拉荷馬、田納西、德州、猶他、佛蒙特、維吉尼亞州等,其中加州(415票)、德州(228票)、北卡羅萊納州(110票)都是超級大票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0美國大選”的相關議題
- 2020-03-06 女性候選人華倫也退出,美國民主黨初選成為「老白男」的對決
- 2020-03-05 花6.8億美元卻沒拿下一州:前紐約市長彭博宣布退選,呼籲選民支持拜登
- 2020-03-05 「超級星期二」拜登強勢回歸,但民主黨真有機會贏川普嗎?
- 2020-03-03 民主黨溫和派「整合」再進一步:「同志市長」布塔朱吉退選後公開支持拜登
- 2020-03-02 社會主義的逆襲:美國嚴重的貧富不均,讓桑德斯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年輕人」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